《惜秋華·七夕》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准。此詞為七夕憶姬之作,當作於宋理宗淳佑五年之後,當時蘇姬剛剛離去,詞人已在京城臨安。夏承燾《夢窗詞集後箋》:“卷中凡七夕中秋、悲秋詞,皆懷蘇州遣妾之作。”

惜秋華·七夕

吳文英〔宋代〕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准。

何處動凉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譯文

七夕之夜,小徑上已結起了蛛絲,西面小樓遮暗了斜墮的月兒,秋風吹亂了我頭上的花發。皇宮中正傳出漏聲,我想起傳說中王母娘娘狠心地用鈿釵劃出了一條銀河,活生生地將牛郎織女分隔在兩岸這一遺憾事。人世間的男女愛情也是如夢易醒,似風易散,算起來到是天上神仙度年如日,一瞬而過。牛郎織女雖是一年一度鵲橋會,但這相會也會很快來到的。縱然他們的相逢,似乎有“相見不相識”的滋味,但能够有這一年一度鵲橋會的準確時間,總勝得過那巫山神女的來去無蹤,毫無准訊。

不知從什麼地方吹來一股凉沁的秋風,耳中頓時聽到有桐葉飄落露井臺上的簌簌聲,觸動了詞人像屈大夫吟哦著楚辭一般凑成了哀切的韻律。因秋風起而仰望青天,只見彩雲被風分散,又想到天上的鵲橋恐怕也被風吹斷了吧。那牛郎與織女兩人的離別情,是沒有誰能問得清楚的。天上的銀河已經把他們阻隔了千萬年,人們只能望見織女星閃爍,好像在閃動著她那晶瑩的淚珠似的。我望著那些繡娘們在七夕中祈求“金針”,希獲“乞巧”的情景,不覺又牽扯出無限感慨。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緊扣題旨“七夕”,反復論述天上勝過人間;下片從詞題“七夕”引申發揮,抒發對所愛女子無由再會的感歎。全詞化用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來抒寫懷念去姬之情,將景物描寫、敘事、抒情三者結合,善用景物托情,風格含蓄委婉。

此詞發端“露罥蛛絲”一韻,從描寫所居環境人手:斜月下,夜露閃爍,小樓上,蛛絲懸掛。“蛛絲”“小樓”與《荔枝香近·七夕》“蛛絲暗鎖紅樓”意同,均以環境描寫,暗寫了姬之離去的蕭索。“秋驚華”人物進入畫面,言時光荏苒,人已年老鬢斑,此抒發了詞人嗟老的感慨。“宮漏未央”一韻,轉筆寫姬去之遺恨。此從側面表現了詞人輾轉反側、夜不成寐之狀。“當時鈿釵遺恨”一句,化用白居易《長恨歌》“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抒發了當時與姬分手之遺恨。“人間夢隔西風”一韻,反用白居易《長恨歌》“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言天上瞬,人間數年,心無金堅。天上人間難於相見,而且,夢又被西風吹斷,夢中也難於相見了,其悵然之情溢於言表。“相逢,縱相疏”一韻,又轉筆寫牛郎織女,他們雖然每年七夕才能相會,縱然會面稀疏,但總勝於自己與蘇姬之間的永不相聚。“巫陽無准”化用宋玉《招魂》的典故:“帝告丞陽(女巫)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魂魄離散,汝筮予之’。巫陽對曰:‘掌夢!上帝其命難從。若必筮予之,恐後之謝,不能複用巫陽焉。’”言女巫不為其招魂,囙此兩人不能夢魂相聚。此將牛女相聚雖短,與自己分而不聚作了對比,既切“七夕”之題,又深一層地表達了憶姬之悲。此與《荔枝香近·七夕》:“天上未比人間更情苦”之意相同。

過片“何處動凉訊”二韻,轉筆再寫眼前之景,與上片小樓墮月,秋驚華鬢相呼應,繼寫秋,梧桐葉落,陣陣秋聲,好像化作楚辭悲歎的音韻。此處以一問一答的管道,抒發悲秋之情。“彩雲斷”一韻,化用李白《宮中行樂詞》的語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歸。”以彩雲飛斷,鵲鳥飛散的形象來比喻與姬的分手。“此情難問”是直抒胸臆法抒發感慨。“銀河萬古秋聲”一韻,轉筆,扣題“七夕”寫牛郎織女事,言萬古以來,人們聽到秋聲,仰望婺女星時,總是一片清新潤朗,然而又可望而不可即。在此進一步表達了姬去遙遠的思憶之情。最後“輕俊,度金針”二韻,以七タ習俗結情。七夕之夜,婦女穿針乞巧,自己也想用金針牽動她的內心,然而一個“漫”字,寫出即使穿針牽心,也是徒勞而已。

全詞化用七夕牛女故事來抒寫懷念去姬之情,將景物描寫、敘事、抒情三者結合。善用景物托情,如“露霄蛛絲,小樓陰墮月”“彩雲斷,翠羽散”,同時在寫景之後,又加一直接抒情句,以加重情感,如“秋驚華鬢”“此情難問”等。在用詞煉字上,他主張“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組令之體;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如,開頭寫姬去樓空一片蕭索冷清,就以“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出之,寫斜月黯淡,秋葉沾露,小樓空寂,蛛絲懸掛的景物烘托,用詞雅而不露。又如寫秋景以渲染悲情,以“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的景語出之,既有秋風陣陣,梧桐葉落的形象,又用“楚騷”一詞形容秋聲,顯得內涵豐富而典雅。這種含蓄委婉的特色,正表現了夢窗詞的婉約風格。

創作背景

此詞為七夕憶姬之作,當作於宋理宗淳佑五年(西元1245)之後,當時蘇姬剛剛離去,詞人已在京城臨安。夏承燾《夢窗詞集後箋》:“卷中凡七夕中秋、悲秋詞,皆懷蘇州遣妾之作。”

資料標籤: 七夕節 文化 讀書 秋聲
本文標題: 《惜秋華·七夕》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60645099456660
相关資料
《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數日西風,打秋林棗熟,還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擬看星度。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問別來、解相思否。連日西風緊吹,打落了成熟的棗子,似乎在催促友人早早回鹽官去。這是一首送別詞,具體創
標籤: 吳江
《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鑒賞呢?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蘭時。懶妝斜立澹春姿。月落溪窮清影在,日長春去畫簾垂。“木蘭”,即木蘭舟的省稱。此言自己在觀賞了友人的舟中梅屏後,感受到屏中梅枝玉骨冰清傲霜鬥寒般的氣質。西施曾從範蠡遊五湖,此言李中齋小舟載著的梅屏,在千頃太湖的水
標籤: 浣溪沙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隱賞桂呈朔翁》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西風來晚桂開遲。簌簌驚塵,吹下半冰規。擬喚阿嬌來小隱,金屋底,亂香飛。重陽還是隔年期。一夜看承應未別,秋好處,雁來時。想再過重陽,就又是明年了。寫於陰曆九月十日,在毛荷塘隱居之處。言在荷塘小隱的山林告別時,那烟水淒迷之處引發出愁情,而這愁情
標籤: 桂花
《風入松·麓翁園堂宴客》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一番疏雨洗芙蓉。轆轤聽帶秋聲轉,早凉生、傍井梧桐。歡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風。貞元供奉梨園曲,稱十香、深蘸瓊鐘。麓翁之宴既是歡宴,又逢良辰美景,在皎潔的月光下,清風習習,園中修竹搖曳,堂內佳人起舞,呈現出一幅富貴夜宴圖。此詞在章法上,上片寫
標籤: 風入松 文化 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