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攻堅戰,以奇制勝的攻城典範

襄陽古城牆現貌。1948年7月7日至16日,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打破歷史上“攻襄陽必先奪南山”的慣例,採取“乘隙搗虛、撇山攻城、重拳破城、分割圍殲”等戰法攻克襄陽,殲滅國民黨軍1.4萬餘人。

襄陽古城牆現貌。

1948年7月7日至16日,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打破歷史上“攻襄陽必先奪南山”的慣例,採取“乘隙搗虛、撇山攻城、重拳破城、分割圍殲”等戰法攻克襄陽,殲滅國民黨軍1.4萬餘人。此役的勝利,為我軍建立渡江、入川的前進基地,同時切斷了國民黨軍華中白崇禧集團與西北張治中集團之間的聯系,堵死了國民黨軍從漢水流域南逃的退路。

乘隙搗虛,依山攻城。1948年6月中下旬,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聯合發起豫東戰役。為增援開封和挽救被我軍圍困的區壽年兵團,蔣介石急調胡璉、吳紹周兵團,由汝南、駐馬店北進馳援豫東。漢水流域中段的襄陽、樊城等地,僅剩國民黨第15綏靖區3個旅和部分保安團防守,力量相對薄弱。中原野戰軍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於7月3日發起襄樊戰役,當日就將襄陽地區的國民黨部隊全部逼退至襄陽城內及周圍山地。

襄陽古城,北通關中、洛陽,南接沙市、宜昌,東連武漢,西扼川陝大道,戰畧地位十分重要。襄陽城東、城北、城西北三面有漢水環抱,城南、城西南諸山環繞,地形複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僅城西有一條長約4千米的狹長走廊。襄陽守敵憑藉天然障礙,結合工事構築和兵力部署,形成了以漢水和週邊高地為屏障,以城牆外壕為依託,以地堡、塹壕等堅固工事為骨幹,以地雷、鐵絲網、鹿砦等障礙物為補充的縱深梯次環形防禦體系。

為防止國民黨軍在我軍强大攻勢下倉皇南逃,中原野戰軍和桐柏軍區首長命令第6縱隊司令員王近山統一指揮第6縱隊、陝南第12旅、桐柏軍區第3分區等力量,按照掃清週邊、依山攻城的步驟攻克襄陽。王近山根據襄陽守敵防禦特點,决定以並肩突擊、勇猛衝擊的戰術手段,首先集中兵力火力沿大山頭、虎頭山向羊裕山方向發起主要攻擊,而後主力從南門方向實施重點突破,殲滅襄陽守軍。

7月7日夜,第6縱隊向襄陽守敵週邊發起攻擊,第17旅先頭部隊旗開得勝,一舉攻佔城西萬山,迫使守軍弃山而逃。但襄陽週邊守敵憑險據守,通過施放毒氣、火力壓制、障礙阻滯等管道,使我軍各攻擊部隊傷亡較大、進展緩慢。

因勢而變,“撇山攻城”。第6縱隊指揮員在認真分析戰場態勢後,大膽决定打破歷史上“攻襄陽必先奪南山”的慣例,採取猛虎掏心、避強擊弱、鉗擊東關、佯攻城南的戰術手段,實施“撇山攻城”作戰,以避開城南外圍高地,開闢城西走廊直接攻城。

7月7日至13日,第12旅和桐柏軍區第3分區採取穩紮穩打的戰法,先後控制城南鳳凰山、鐵帽山等陣地,有效牽制和迷惑城南守敵。第18旅冒著背水作戰的危險,在桐柏軍區第3分區部隊的掩護下秘密直插城東,以突然猛烈的行動奪占東關護城堤,建立城東攻擊出發陣地,並接應友鄰第28旅渡過漢水。第17旅集中精銳力量採取梯次攻擊、多方向直插、反復爭奪等管道,從城西南高地與漢水之間的狹長走廊直接突擊西門,相繼攻克琵琶山、真武山、張家灣等城西防禦支撐點,打通了城西走廊;隨後,第17旅乘勢向襄陽城西關發起攻擊,先後攻佔守敵鐵佛寺、同濟醫院等城西陣地。至14日,襄陽守敵面對我軍的東西夾擊,不得不放弃城南諸山和樊城據點,撤兵收縮至襄陽城內,第6縱隊不戰而完全控制了襄陽南山。

聲東擊西,“重拳破城”。15日20時20分,攻城部隊以炮火為先導,對襄陽城內守敵發起總攻。陝南第12旅、第28旅採取架設浮橋、佯動造勢等管道,分別從城東北角、東南角發起助攻。國民黨軍第15綏靖區司令官康澤誤以為我軍從城東發起主攻,急調城內總預備隊6000餘人前往增援。

在城東部隊配合下,第6縱隊靈活採取集中兵力重點突破與分散兵力多點強擊相結合的管道,集中縱隊炮兵全力壓制和破壞西門附近敵火力點和工事,迅速將城牆炸開一個缺口,作為攻城第一梯隊的第17旅突擊隊乘機勇猛突入城內,依託逃敵城牆工事和陣地擊退了城西守敵10餘次反擊,鞏固並擴大了突破口,保障其主力部隊快速突入城內。緊接著,第16旅在城西北角採取自選突擊點的管道投入戰鬥,擔負入城巷戰的第18旅依託城南外高地乘機從南門登城。與此同時,城東的第12旅、第28旅亦相繼越過城牆外壕,突破守敵城防體系進入城內。

分割圍殲,清剿殘敵。各部隊採取多方向同時攻擊、迂回包圍、分路鉗擊等戰法向襄陽守敵縱深發展進攻,4支攻城部隊分別從城南、城東、城西、城西北四個方向與敵展開激烈巷戰,各攻城部隊靈活運用迫擊炮平射、工兵爆破、步兵攻擊等管道摧毀敵據點,以穿插、分割、包圍等戰術手段逐片逐區圍殲頑抗之敵。戰至16日6時,守敵大部被殲。國民黨軍第15綏靖區司令部及其特務營等數百人,被壓縮至楊家祠堂敵司令部和鐘鼓樓兩處據點,殘敵企圖依託有利地形和堅固工事負隅頑抗。

在我軍强大的軍事攻勢下和政治文宣喊話中,鐘鼓樓據點企圖頑抗之敵在抵抗無力、逃跑無望的情况下,不得不悉數繳械投降。16時,第6縱隊第18旅、陝南第12旅在炮兵、工兵的協同支援下,向守敵最後據點——楊家祠堂敵司令部發起攻擊,炸倒圍牆,轟塌碉堡,各突擊隊相繼沖進敵司令部。經30分鐘激戰,全殲守敵,俘獲敵第15綏靖區司令官康澤、副司令官郭勳祺。至此,戰役勝利結束。

襄陽攻堅戰,用兵的獨到之處在於反常用兵、以奇制勝,第6縱隊指揮員並未拘泥於“先掃週邊、再行攻城”的常規攻城戰法,而是打破慣性思維和固有傳統,因勢求變,積極主動突破作戰“瓶頸”,既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達到了攻城的突然性,又揚長避短、避強擊弱、直擊要害,避免了週邊慘烈的消耗戰,此役對未來都市作戰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資料標籤: 歷史 陸軍 國民黨
本文標題: 襄陽攻堅戰,以奇制勝的攻城典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9089912586627
相关資料
平津戰役,鑄就偉大勝利的關鍵一役
平津戰役經過圖平津戰役是我軍解放戰爭戰畧決戰階段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役,也是關鍵一役。特別是在遼沈戰役勝利後,我軍總兵力已達300萬,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已超過對手。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戰役正式打響。平津戰役的偉大勝利,形成了對國民
標籤: 平津戰役 傅作義 中國近代史 歷史 陸軍 中國軍情
石破天驚第一槍,南昌起義對今天建軍治軍的啟示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有一座名為《石破天驚》的雕塑:一隻強勁有力的大手,從崩裂的石塊中伸出,扣動著直指蒼穹的步槍扳機。它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27年8月1日淩晨2時,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石破天
標籤: 南昌起義 中國近代史 歷史
深刻把握東北抗聯精神的本質內涵
作為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東北抗聯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戰,彰顯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在日軍連續不斷的軍事侵略、各種手段的政治誘降、苛刻嚴密的經濟封鎖下,東北抗聯的旗幟始終不倒,就是因為東北抗聯將士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東北抗日聯軍的建立,
標籤: 軍事歷史 抗日戰爭 中國近代史 東北歷史 歷史 東北抗日聯軍
讓周恩來感慨“也是一面鏡子”的徐立清
徐立清是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授銜時的中將、政治工作領導人。他文韜武略,功勳卓著,然而在評定軍銜時,他建功不居功主動放弃上將軍銜,成為全軍唯一的正兵團級開國中將。周恩來感慨地說:“主席說許光達是一面明鏡,我說你徐立清也是一面鏡子,是難得的一比
標籤: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