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諸葛亮已經做出了決策,馬謖為何還要違背恩師之命?

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守衛街亭時,馬謖為何不聽恩師諸葛亮的話,選擇在山上紮營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最終,諸葛亮在前期占盡優勢的情况下被迫撤退,因為街亭一丟,諸葛亮面臨被抄後路的風險,只能撤退。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晋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守衛街亭時,馬謖為何不聽恩師諸葛亮的話,選擇在山上紮營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用兵其實非常老道,先是讓趙雲做疑兵,吸引了魏軍的主力,之後槍頭調轉,馬上帶人殺進了隴右,打了魏國一個措手不及,整個隴右五郡,直接投降了三個郡,可以說,諸葛亮的開局打得非常漂亮!接下來只要拖住魏國的援兵,諸葛亮就可以蠶食剩下的隴右二郡,完成全據隴右的目標!

在防守魏軍的人選上,諸葛亮力排眾議,選擇了馬謖,結果最終馬謖在街亭之戰中的表現非常差,不僅沒能成功的拖住魏軍的進軍步伐,而且還扔下軍隊直接跑了,躲起來了,令眾人憤恨!最終,諸葛亮在前期占盡優勢的情况下被迫撤退,因為街亭一丟,諸葛亮面臨被抄後路的風險,只能撤退。

街亭之戰後,關於此戰的討論,一直是熱門話題,不少人甚至為馬謖鳴不平,認為即便馬謖按照諸葛亮的計畫行事,也擋不住魏軍的步伐,因為街亭這個地方無城可守,相對來說,上山的勝率更大!事實上,持這種看法的網友,就是典型的把三國演義當成正史來看了,在正史中,街亭這個地方是有城池的!

《三國志》:諸葛亮出祁山。加郃比特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大家注意三國志中的“不下據城”四個字,這就說明,在當時的街亭,是有城池可守的!而且就在兩百年前,街亭附近曾發生了一場經典的守城之戰!

兩百年前的東漢,劉秀的手下來歙就在略陽城打了一場震驚天下的守城戰,當時來歙的手下只有兩千多人,而敵方有數萬兵馬,然而就是在這種差距懸殊的情况下,來歙卻守住了好幾個月,這就說明,當時的略陽城非常好守,且古代的攻城科技非常差!那麼這個略陽城又在哪裡呢?其實就在街亭不遠處!

《郡國志》:略陽縣有街泉亭,即故縣。

正是因為略陽城有成功的守城經驗,所以諸葛亮才會派人去守衛街亭,而諸葛亮的手下也對此沒有任何疑意,大家只是對守城人選的看法不同而已!這就說明,當時眾人其實都認為只要好好據守街亭的城池,是完全可以拖住魏軍的步伐的!馬謖的軍事謀略非常出色,連諸葛亮都對他讚歎有加,他不可能不知道街亭可以守住,不然他不會接受去守衛街亭的任務,那麼為何當馬謖到達街亭戰場後,卻違背了諸葛亮的作戰部署,不據守城池,反而跑到山上去紮營呢?

關於馬謖為何違背恩師諸葛亮的命令,跑到山上紮營,網上曾給出過許多不同的說法,今天本文便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為啥馬謖會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決策?

一、諸葛亮有心提拔馬謖

馬謖是荊州人,他們一家五兄弟被稱為“馬氏五常”,非常有名氣,諸葛亮在荊州也待過很長時間,所以他和馬謖兄弟其實早就認識的。馬謖的哥哥馬良,在劉備手下任要職,和諸葛亮的關係也是非常好,不過遺憾的是,馬良死於了夷陵之戰。馬良死後,他的弟弟馬謖仍然在蜀漢,所以諸葛亮出於對好友遭遇的同情,對馬謖照料有加,這一點,三國志也明確提到了!

《三國志》: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

《資治通鑒》:亮自臨祭,為之流涕,撫其遺孤,恩若平生。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諸葛亮和馬謖的關係非常好,且馬謖確實有才能,經常有諸葛亮意想不到的計謀,所以諸葛亮對他非常看重,有心提拔馬謖。當時蜀漢眾人就守衛街亭一事,並沒有什麼抗告,但是在守衛街亭的人選上,大家卻看法不一,在不少人看來,守衛街亭應該派魏延、吳懿等人,而諸葛亮卻違背眾人的意願,選擇了馬謖,足見諸葛亮對馬謖的偏愛!

《三國志》: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福斯在前。

諸葛亮力排眾議,選擇讓身為參謀的馬謖統兵前去守衛街亭,這其實就是諸葛亮在有心提拔馬謖,街亭如此重要,要是馬謖守住了街亭,這豈不是一個天大的功勞,到時候馬謖加官進爵,豈不是更加順理成章?

二、眾人對馬謖的態度

劉備進入益州時,馬謖的身份是荊州從事,之後馬謖又多次升官,先後擔任了綿竹縣令、成都縣令,這種升官速度,其實是非常恐怖的!劉備讓馬謖做蜀漢首都的市長,可見他對馬謖是多麼的信任!

從馬謖的履歷來看,他的資歷其實是非常老的,而且還是荊州一派的大才,應該是非常受大家尊重的,但是為何在眾人討論街亭守衛的人選時,大家卻一致的沒有推選馬謖呢?這令人非常奇怪!按照馬謖的資歷和能力來看,不應該沒人推選他啊?要知道,當年諸葛亮征討南中,正是因為採用了馬謖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策略,才成功的平定了南中,足見馬謖這個人的軍事才能,確實是值得稱讚的!

馬謖街亭之敗後,諸葛亮想殺馬謖,結果蔣琬勸諫諸葛亮,說馬謖乃是難得的智謀之士,不能殺!

《資治通鑒》:蔣琬謂亮曰:“昔楚殺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

從蔣琬的這番勸諫來看,雖然馬謖戰敗了,但他仍然認為馬謖是人才,不能因為一場戰敗就殺了。連蔣琬這等大才都如此評估馬謖,足見馬謖這個人還是有真才實學的,並非大家口中的草包!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馬謖資歷老,能力强,且是荊州一派的出名人物,為啥眾人不願意推舉他去守衛街亭,反而需要諸葛亮力排眾議呢?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劉備對馬謖的打壓!

三、劉備為何打壓馬謖

劉備臨死前,專門把諸葛亮照過來,叮囑他不可以重用馬謖,這一點其實是令人非常疑惑的!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臨死前並沒有談及其他人,反而特意叮囑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這是為何呢?

《三國志》: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事實上,劉備臨死前的這番話,基本算是給馬謖定了基調了,那就是不能重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馬謖在諸葛亮北伐的軍中,只是個參軍而已,並沒有更高的官職,這和他之前的履歷非常不符。而且劉備對馬謖的定調,也很好的解釋了為啥蜀漢眾將對馬謖的態度如此冷淡,不願意推薦他去守衛街亭!劉備作為蜀漢的前任老大,他的臨終遺言,誰敢去推翻?支持馬謖,豈不就是反對劉備?沒人會去幹這種傻事吧?

看到這裡,我們基本就可以將整件事情串聯起來了,也可以很好的解釋為啥馬謖會不聽諸葛亮的話,跑到山上去安營紮寨!

馬謖不據守城池,而是跑到山上安營,其實就是為了獲取更大的戰功,以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打破眾人對他的誤解!街亭有城池,守衛起來很簡單,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份功勞乃是諸葛亮有意贈送給馬謖的,守住了街亭的城池,遲滯了魏軍的救援步伐,根本不足以證明馬謖的能力!馬謖要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必須獲得更大的戰功,在馬謖看來,這份戰功便是擊潰魏軍!

馬謖認為,他紮營山上,佔有地利,魏軍前來攻山,必定要損兵折將,而如果魏軍繞過此山,那麼馬謖就可以襲擊魏軍的後方輜重,所以在馬謖看來,他這個“中心開花”的操作非常有效,可以最大限度的殺傷魏軍,甚至可以擊潰魏軍!只不過他沒想到,張郃也是一代名將,根本不中他的計,不直接派兵去攻山,而是截斷了馬謖的水源,讓蜀漢軍隊不戰自潰!

說白了,馬謖之所以不聽諸葛亮的命令,主要是因為劉備在臨死前給他定了調,說他不堪大用,他為了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必須獲取更大的戰功,所以才會跑到山上去玩了這麼一出“中心開花”的戰術!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會疑惑,劉備曾讓馬謖做過荊州從事、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為啥在臨死前卻說馬謖不堪大用了,馬謖究竟做錯了什麼,惹得劉備對他如此憤恨?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需要數千字來解釋,限於篇幅,本文這裡暫時不過多闡述,在本文的另一篇文章中曾有過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蒐索一下。在這裡本文直接就說一下結論,劉備之所以對馬謖如此不滿,乃是因為馬謖缺乏擔當,當年劉備讓馬謖前去平叛,馬謖沒去!在蜀漢最危險的時候,馬謖缺乏擔當,所以劉備再也不願意重用他了!不然以馬謖的資歷來看,他在蜀漢將會有非常高的地位!

本文標題: 既然諸葛亮已經做出了決策,馬謖為何還要違背恩師之命?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8916928438982
相关資料
為何諸葛亮要一次次北伐?他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麼?
那麼為啥諸葛亮要屢次北伐,進攻曹魏,至死不渝呢?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熱點,有人認為諸葛亮一次次北伐,是為了完成劉備的夢想,為了匡扶漢室,這種遠大的夢想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標籤: 諸葛亮 劉備 荊州 諸葛亮北伐 三國 曹魏
張繡在被賈詡勸降曹操之後,他受到了怎樣的待遇?
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張繡殺了曹操的兒子和典韋後,又投降了曹操,他最終下場如何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張繡在投降曹操後,確實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不僅和曹操結為了兒女親家,而且食邑遠超常人!不過曹丕威脅羞辱張繡之事,
標籤: 張繡 三國 三國志 曹丕 劉錶 袁紹
在唐朝時期,茄子除了作為蔬菜之外還有什麼作用?
茄子在全世界都有分佈,傳說古印度是其最早的馴化地,當然中國栽培茄子的歷史也非常悠久,許多研究者一般認為中國是茄子的第二起源地。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在唐朝時期,茄子除了作為蔬菜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在唐朝,茄子又被稱為昆侖瓜,它不僅是一種蔬菜
標籤: 蔬菜
趙雲與關羽戰敗的情况有天壤之別,為什麼差距如此大?
關羽的這場戰敗,發生在襄樊之戰中。見後方被襲,關羽主動撤出襄樊戰場,準備重新奪取荊州。可以看到,趙雲這一路退兵的情况相比於諸葛亮軍隊的撤退情况,要好很多,與關羽戰敗撤退時的情况更是有天壤之別,這是為何呢?
標籤: 趙雲 關羽 荊州 三國 諸葛亮 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