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惠能《菩提偈》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但這種樹的本名是什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惠能的這個觀點,實是對西方“淨土”的否定,為“頓悟”成佛提供了理論根據。

想知道唐代惠能《菩提偈》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嗎?據老資料網小編查閱,《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現時!


翻譯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沒有明鏡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乾淨,哪裡會有什麼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臺鏡。

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乾淨,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沒有明鏡台。

心裡本來就空無一物,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注釋

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

樹:這裡指菩提樹,意譯為“覺樹”或“道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稱此樹為菩提樹。但這種樹的本名是什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據說南朝梁時僧人智藥曾把這種樹自天竺移植中國。《雷州府志》記載:“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瓊山縣則把這種樹所結的果子稱為金剛子。這種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樹行禮。今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藏經閣旁左右兩側,各有一棵菩提樹。”

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仲介。臺: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

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發展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這個問題,小乘和大乘的觀點不一致,提出種種不同的見解,引起長期爭論。中國南北朝時盛談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視佛性說。天臺宗提出五種佛性,法相宗歸結為兩種佛性,華嚴宗更把“有情”眾生的佛性與“非情”之物的法性區別開來。清淨: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淨。

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的觀點,世務不淨,故稱塵務。

玄:佛教術語,這裡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信心銘》:“不識玄者,徒勞念佛。”對於佛教徒來說,通曉玄機,是至關重要的。

西方:佛教術語,指淨土所在的極樂世界。過去,佛教徒認為:東方日出,是萬物滋生之地;西方日落,才是萬物終歸之處。囙此,傳統的教義都認定佛教徒要以西方(或稱西天)為其歸宿。惠能的這個觀點,實是對西方“淨土”的否定,為“頓悟”成佛提供了理論根據。

本文標題: 唐代惠能《菩提偈》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8744244930293
相关資料
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瀟湘神》,一名《瀟湘曲》。瀟湘,瀟水流至湖南零陵縣西與湘水合流,世稱“瀟湘”。劉禹錫這首詞,便是題咏湘妃故事的。全詞雖為祭祀瀟湘神而作,但卻借古代神話湘妃的故事,抒發自己政治
標籤: 瀟湘神·斑竹枝 劉禹錫 瀟湘 文化 讀書 詩歌
宋代宋祁《玉樓春·春景》的寫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烟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下闕再從詞人主觀情感上對春光美好做進一步的烘托。這要求是“無理”的,囙此也是不可能的,卻能够充
標籤: 玉樓春宋祁 宋祁 玉樓春 綠楊
蘇軾的《行香子·述懷》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蘇軾是一比特思想複雜和個性鮮明的作家。於是有花間的沉淪,有避世的歸隱,而蘇軾是豪放達觀之人,“且陶陶、樂盡天真”,似乎忘掉了人生的煩惱。此詞雖在一定程度上流
標籤: 蘇軾 行香子·述懷 行香子 文化
杜甫的《夢李白二首·其一》抒發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在滿屋明晃晃的月光裡面,詩人忽又覺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顏依稀尚在,凝神細辨,才知是一種朦朧的錯覺。通過用典將李白與屈原聯系起來,不但突出了李白命運的悲劇色彩,而且表示著杜甫對李白的稱許和崇敬。
標籤: 李白 杜甫 夢李白二首 讀書 文化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