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毛澤東如何“調兵遣將”

毛澤東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由“誰來打”既是用人問題,也關乎戰爭能否打贏。無論是選配主要指揮員、建立指揮機构,還是挑選作戰部隊,毛澤東都慎重考慮與決策,體現了高超的戰爭指導藝術。抗美援朝戰爭中,毛澤東為什麼在第一次戰役後,調駐紮在上海的第9兵團進入東線戰場呢?

毛澤東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由“誰來打”既是用人問題,也關乎戰爭能否打贏。無論是選配主要指揮員、建立指揮機构,還是挑選作戰部隊,毛澤東都慎重考慮與決策,體現了高超的戰爭指導藝術。

選配驍勇善戰的高級指揮員

對於出兵朝鮮,毛澤東雖有充分考慮,然而由誰掛帥出征,卻是頗費了一番思量。他首先想到的是粟裕,可當時粟裕有病纏身正在調養,一時無法到任。時間和局勢變化不等人,毛澤東最終想到在大西北主政的彭德懷。雖然當時西北形勢仍然緊張,調離彭德懷也是萬不得已,但毛澤東深知彭德懷敢於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經過簡單溝通,彭德懷很快領會了毛澤東的戰略意圖,欣然接受了這一新的任命。入朝前彭德懷曾打趣自己是命中註定要和苦地方打交道,並說:“我們共產黨人註定要和‘苦’字、‘窮’字打交道。沒有窮、苦,還要我們共產黨人做什麼?”正是具備了這種為人民出生入死、不懼艱難困苦的品質,這場“開國第一戰”的歷史重擔才由他來承擔。

毛澤東認為,現代戰爭的指揮員要具備高於常人的戰畧眼光,才能更好地將指揮軍事行動放在全域盤子裏進行謀劃。毛澤東選定的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身上,就鮮明體現了這種寶貴的戰畧貭素。在最初接受任務時,彭德懷就認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入朝前,第13兵團將領曾聯名致電彭德懷:在缺少高射炮又無空軍掩護的情况下,出兵朝鮮的行為弊多利少,建議延后出動到空軍能够出動、裝備確有保證的時候。彭德懷怎不知沒有空軍掩護的仗有多難打,但他下定决心要和敵人搶時間。為此,困難再多、再大也要出動,否則將會更被動。正是因為彭德懷能在複雜戰場形勢下保持清晰判斷,堅定執行中央戰畧决定,及時排除雜音,才使抗美援朝戰爭初期的幾次戰役迅速改變了戰場局勢,打亂了敵作戰部署,使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方手中。

毛澤東認為,將無勇則不為將。他選擇的掛帥抗美援朝的將領都是戰功赫赫、威望極高。比如粟裕,他素以驍勇善戰著稱,軍事素養極高,又足智多謀,在解放戰爭中因“七戰七捷”被稱為“戰神”,無疑是作為勝戰覈心之不二人選。最終掛帥的彭德懷,他帶領西北野戰軍以少勝多,“三戰三捷”保衛黨中央的佳話一直傳頌,毛澤東用“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的詩句,高度評價了彭德懷的卓越軍事才能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由他掛帥,無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志願軍當時的一些弱點。

建立精幹高效的指揮機构

我軍的高級統帥機關,自革命戰爭時期以來就是以非常精幹高效的班子進行運轉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我軍最高統帥機關仍然是從革命戰爭年代延續下來的,總參謀部實際上還是由陝北帶來的那個小而精幹的班子,人數很少,總共只有20多人。抗美援朝戰爭中,第13兵團司令部、政治部改組為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組成了志願軍總部。總部機构很精幹、靈活。司令部只有作戰、情報、通信、軍務、機要、直工、行政七個處和一個辦公室,政治部只有五個部(處)。這樣安排,既保證了作戰指揮的集中統一,又能够充分發揮一線將領的核心作用和集體智慧。

作為志願軍總部前身的東北邊防軍指揮機构的建立雖然可謂一波三折、幾經調整,但這卻是毛澤東深思熟慮後進行配備的。一方面,毛澤東確定的指揮機构從作戰上說較為有利,配備了作戰經驗豐富、指揮才能出眾的鄧華擔任司令員,選配洪學智、韓先楚、解方等作為其得力幹將;另一方面,充分考慮了部隊的實際,保留了第13兵團主任杜平及組織部門。這樣的搭配不僅使戰前準備得到了保證,而且給指揮機构以時間磨合,為後來以13兵團部為基礎組建志願軍總部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毛澤東歷來重視指揮部的安全問題,志願軍總部辦公地點是由彭德懷親自選定的大榆洞,位於平安北道朔州郡南北兩座大山之間夾著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山溝裏。1950年11月24日,毛澤東在發給彭德懷等的電報中專門提醒指揮部的安全問題,指出:請你們充分注意領導機關的安全,千萬不可大意。此次戰役中敵人可能使用汽油彈,請你們研究對策。

慎重選擇參戰部隊

朝鮮戰爭爆發後,東北由戰畧後方變成了國防前哨,而當時東北邊防力量薄弱,在敵人進攻面前,如果不成立東北邊防軍進行制止,不僅朝鮮有淪亡的危險,我國大陸的和平建設也將無法進行。成立東北邊防軍我們就有主動權,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毛澤東基於對美國干涉和朝鮮戰爭持久化的預期判斷,果斷決策以第13兵團為主成立東北邊防軍。毛澤東這般堪稱用兵典範的戰畧預置,為取得戰爭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對新中國的穩定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今天看來仍極具戰畧眼光。

人民解放軍在革命戰爭時期只有陸軍一個軍種,依靠著“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深知,我軍即將面臨的現代戰爭形態與之前是完全不同的。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剛成立的人民空軍力量非常弱小。毛澤東慎重考慮了使用空軍的需要與可能、眼前使用與長遠建設的關係,權衡利弊後毅然作出了空軍參戰的決策。在戰法打法上,毛澤東肯定了劉亞樓提出的不能零零碎碎地去同敵人進行拼消耗的空戰,應積蓄起來選擇適當時機集中分批地使用的原則。志願軍空軍在2年零8個月的作戰中,取得了擊落美機330架、擊傷95架的重大戰果,創造了讓敵心驚膽寒的“米格走廊”,在掩護後方重要目標安全、保障後方交通運輸的暢通和開創我軍多軍種協同作戰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美援朝戰爭中,毛澤東為什麼在第一次戰役後,調駐紮在上海的第9兵團進入東線戰場呢?我們可以從毛澤東與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的談話中得到解答:軍委要用人所長,要用部隊所長,解放戰爭你兵團練就了一身的硬骨頭,是善打阻擊、勇戰惡敵的部隊之一,現在用你兵團的目的就在於此。毛澤東這裡的“用人所長”是指,宋時輪曾是華野十縱的司令員,而他帶領的十縱,有號稱“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美譽;“用部隊所長”是指,第9兵團下轄的3個軍都是我軍的王牌部隊。毛澤東認為,既然陸戰1師號稱美軍的頭號王牌,那麼我們也要派出革命军能打硬仗的王牌,來一個“王牌對王牌”。事實也證明,在接下來的長津湖戰役中,9兵團給美軍以巨大打擊,展現了頑強能戰的戰鬥精神。

本文標題: 抗美援朝中毛澤東如何“調兵遣將”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7646996896239
相关資料
中原野戰軍奔襲函谷關粉碎敵人夾擊企圖
1947年8月,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突破黃河天險挺進豫西地區後,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急調整編第76師新編第1旅、整編第13師第135旅等部進至靈寶、陝縣,企圖配合洛陽之敵夾擊我軍。為粉碎敵人企圖,第4縱隊首先以第11、第13旅攻擊靈
標籤: 函谷關 中原野戰軍 中原
這張籌款收據見證寧都人民與紅軍的魚水情深
1929年1月14日,為打破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會剿”,以解决嚴重的經濟給養困難,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4軍主力3600多人離開井岡山,踏上轉戰贛南的艱難行程。國民黨守軍懾於紅軍在大柏地勝利的聲威,不戰而弃城逃竄。如今
標籤: 寧都 中國近代史 歷史 毛澤東 朱德 陳毅
從一張珍貴的黨證讀懂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陳列著一張浸染鮮血的珍貴黨證。這張黨證四寸見方,白布黑字,平平展展。黨證的主人陳波,原名陳漢清,於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陳波領取黨證後,縫製了一隻小皮囊,別在腰帶上,專置黨證及用作黨費的錢幣
標籤: 陳波
身經百戰、九死一生,一起閱讀獨臂將軍晏福生的戰鬥故事
新中國的開國將帥們無一不是從硝煙中走來,無一不是經過戰火的淬煉。在共和國的開國將軍中,僅獨臂將軍便有九比特。他們身經百戰,九死一生。這其中就有晏福生。1923年,晏福生參加了安源工人俱樂部和工會。晏福生把師部非戰鬥人員組織起來,編成兩個連,
標籤: 獨臂將軍 中國近代史 歷史 南泥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