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中央革命博物館的建立和開放

中央革命博物館的主展廳雖然不大,但是展出的革命文物與蘇區發展建設密切相關,備受各界群眾喜愛。

中央蘇區的文體活動現場

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政權就開始嘗試建立保管、陳列各類革命文物的博物館。其中,由中央蘇區教育人民委員部籌建,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二蘇大”會)召開期間對外開放的中央革命博物館就是其中規模較大、級別最高的博物館。它的建立和開放,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對革命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以及提高和改善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的初心。

創辦蘇維埃中央革命博物館構想的提出

早在井岡山時期,《紅軍第四軍第六次代錶大會决議案》中就提出,要“編纂紅軍戰史及死難衕誌傳略,並收集其遺囑遺物作紀念品”。雖然限於當時嚴峻的革命形勢,這一決議案還未能考慮到建立革命博物館來陳列和保存這些革命文物,但是收集、整理革命人物的相關文獻資料、實物等設想已經開始萌生。

隨著各地各級蘇區政權陸續建立及各項蘇區建設工作的開展,文博工作也被提上各地蘇區政府的議事日程。1930年8月,在中共閩西特委的指導下,閩西蘇區政府及其下屬各縣蘇區政府就希望籌備建立革命紀念館或博物館,藉以提高羣衆的革命覺悟,進而做好黨政文宣教育工作。這些嘗試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新建的一些紀念館或博物館普遍規模不大,尤其是陳列品較少,囙此參觀的羣衆不多,影響也較為有限。

蘇區博物館建設工作乃至文博工作取得較大進展,還是在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之後。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一蘇大”會)召開期間,大會籌備委員會就舉辦過紅軍戰利品展覽。這次展覽雖然陳列品不多,但在蘇區幹部群眾中引起强烈反響,於是便啟發了中央蘇區政府建立中央革命文物博物館的構想。

在蘇區各項建設事業全面開展後,作為承擔中央蘇區文化工作的主要部門,中央蘇區教育人民委員部在成立之後召開的第一次文化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要做好蘇區革命遺跡在內的各類文物的徵集、保管等工作”。該會議結束之後,各省、縣、鄉蘇區政府教育部門也紛紛召開了各地的文化教育工作會議,並根據上級會議指示精神著手開展了本級革命遺跡的收集工作。

1932年5月,《江西省工農兵第一次代錶大會文化教育工作决議》發佈,要求“各地方遇有新舊書籍、標本儀器、古物及革命的遺跡,應由當地政府投送省文化部處理與保管”;1932年9月,“閩浙贛省蘇”也發佈了的《第二次閩浙贛省蘇大會文化工作决議案》,提出:“蒐集鬥爭中的紀念品,及為革命犧牲的紅色戰士的可留為紀念的物品,一切革命烈士的紀念品等等,建立革命紀念館,使羣衆觀覽,興奮羣衆革命的鬥爭情緒。”當年冬天,蘇區中央教育人民委員部還與中央土地部籌辦了中央農產品展覽,展出了200多件農產品,為蘇區中央教育人民委員部建設革命博物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除了各級蘇區文教部門,革命互濟會等群團組織也參與了革命紀念館或博物館的籌備工作。其中,1933年4月14日,中央蘇區革命互濟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還通過了《為建立革命博物館及紀念黃公略、趙博生紀念碑决議案》,不僅明確贊成中央蘇區創辦中央革命博物館的建議,並要求互濟會配合各級蘇區政府做好相關籌備工作。

各項準備工作成熟後,為加快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建工作的步伐,1933年5月,蘇區中央政府設立了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並將其設定在中央蘇區教育人民委員部內,由該部的工作人員具體負責這項工作。之後為了讓中央革命博物館的管理工作常態化,又將其劃入教育人民委員部社會教育局,由該局直接負責其建成之後的日常管理工作。

1933年6月,中央蘇區執行委員會第27次會議作出召開“二蘇大”會的決議,隨後,“興建一批建築工程迎接二蘇大的召開”也成為大會籌備委員會的一項重頭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代表蘇區文化建設成果的中央革命博物館就被“二蘇大”的籌備委員會納入大會的籌備項目之一,與紅軍烈士紀念塔、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台、公略亭、博生堡、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等工程一起作為“二蘇大”的獻禮工程。而這一決定也讓中央革命博物館的籌建工作迅速有序開展起來。

革命文物徵集工作的開展

要把中央革命博物館建設落到實處,還需要解决兩件大事:一是場館搭建,二是革命文物的徵集。能够擁有一個較大的場館固然好,但當時的蘇區環境十分惡劣,不僅經常面臨戰爭威脅,經費也比較緊缺,囙此蘇維埃中央革命博物館的籌建負責人决定不再新建專門的場館,而是將現成空置的寺院、廟堂、辦公室等進行改造,用於陳列革命文物。

在解决場館問題之後,中央革命博物館的籌建工作就主要落在了陳列品的徵集方面。1933年5月25日,中央蘇區教育人民委員部在各法律檔的基礎上,由代部長徐特立簽發了《中央革命博物館征集陳列品啟事》,並刊登在6月29日的《紅色中華》上。該啟事一方面說明了中央教育部成立革命博物館的目的,即促進蘇區文化教育,還告知了社會各界革命博物館將暫時建在中央蘇區政府所在地的計畫;另一方面還重點呼籲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革命文物的徵集工作,“始請各機關、各群眾團體及個人,幫助蒐集下列各種物品,寄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具體包括三大類:一是“革命檔案(1933年以前的),包括標語(貼在壁上的標語,或標語稿本);各種決議案、訓示信、報告;傳單畫報、雜誌、報紙及政治簡報;革命的印刷品或抄本;統計圖表等”;二是“反動的檔案(敵人進攻的計畫書、反動傳單品、反革命政治派別的各種檔案等)”;三是“私人的物品”,包括“革命領袖的、烈士的、反革命領袖的”。

此後,為了擴大革命文物的徵集範圍,時任中央蘇區教育人民委員部秘書長、社會教育局局長阮山在1934年1月13日的《紅色中華》上又發表了《教育人民委員部獻給二蘇大會的禮物——籌備中央革命博物館》一文。文中將待徵集的革命文物分為10類,包括:世界革命領袖照片及其事蹟;中國土地革命歷史的變遷;中華全國蘇區發展形勢圖;犧牲烈士的遺像及其光榮事蹟;犧牲烈士紀念品;紅軍和地方武裝勝利品;機關部隊革命團體的紀念品;紅軍機關和地方武裝所發明的與自製的軍用品;蘇區各地的特產品;蘇維埃文化。這些革命文物的10個分類與之後中央革命博物館的展廳佈置基本一致。

中央革命博物館隆重開館

1934年1月,“二蘇大”會在瑞金隆重召開。大會召開期間,中央革命博物館也與其他獻禮工程一同正式對外開放。

中央革命博物館的主場館位於瑞金東郊的一座舊祠堂。這裡除了新建的中央革命博物館,還有中央蘇區土地部下屬的農事試驗場和農產品展覽館。這些展覽館集聚在一起,有利於羣衆集中參觀。除此之外,中央革命博物館在中央蘇區教育人民委員部寫字樓內部還設有一個主展廳。這個主展廳是一間大厢房,與中央蘇區教育人民委員部下屬的社會教育局辦公室毗鄰,距離“二蘇大”會的大禮堂只有一裡路。

“二蘇大”會召開期間,中央蘇區教育人民委員部不僅與“二蘇大”會的會務組一起安排了“二蘇大”會外地代表專門前往參觀,還呼籲在瑞金的蘇區政府機關、群眾團體、紅軍組織集體參觀,並邀請居住在附近的羣衆積極參觀。中央革命博物館的主展廳雖然不大,但是展出的革命文物與蘇區發展建設密切相關,備受各界群眾喜愛。同時,中央革命博物館還免費對外開放,是一所完全公益的文化機构,對蘇區紅色文化的普及與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本文標題: 蘇維埃中央革命博物館的建立和開放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434170084514
相关資料
0比14,華南抗日遊擊隊一次乾淨俐落的伏擊戰
1945年4月15日,屬華南抗日遊擊隊組成部分、由中共靈川特別支部領導的靈川抗日政工隊和潞江抗日自衛隊60餘人,由抗日政工隊副隊長全昭毅率領,在桂北靈川縣甘棠渡與潭下之間的嶺尾渡,伏擊搶劫物資的日軍,全殲其一個班14人,自己無一傷亡,創造了
標籤: 遊擊隊 軍事歷史 抗日戰爭 歷史 日軍 甘棠
軍史文物|浙南遊擊區用於秘密聯絡的六面密印
六面密印是紅軍南方三年遊擊戰爭期間,浙南遊擊區用於秘密聯絡的一種印信,木質,立方體,六面均刻有花紋,其中五面花紋相似,另還有一面四周有花紋,中部是空的。同時,這一地區黨領導的地方武裝也有近千人。為了增强挺進師和地方武裝通信聯絡的保密性,師政
標籤:
粵贛邊支隊獅子腦設伏殲敵,粉碎國民黨“清剿”
1947年春,中共廣東區委根據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關於恢復武裝鬥爭的訓示,在九連山、東江、滃江、五嶺等地區,以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北撤時留下的武裝骨幹為基礎,先後建立14支人民武裝,於1947年12月至1948年4月的戰鬥中,粉碎了國民黨
標籤:
嶽寨阻擊戰,八路軍大破日偽“新戰術”
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八路軍開闢了湖西抗日根據地,位於蘇魯豫皖四省接合部,因其大部分位於山東省南陽、獨山、昭陽、微山等南四湖以西而得名。由於該地區地理位置特殊,戰畧地位重要,湖西地區成為敵、偽、頑與八路軍反復激烈爭奪的地區,鬥爭顯得尤其殘酷
標籤: 八路軍 抗日戰爭 陸軍 歷史 裝甲車 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