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Communications》刊發華中科技大學夏寶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本文則闡述了該團隊在高效鎳鐵基析氧催化劑的最新研究進展:採用微生物腐蝕方法構築鐵硫物種修飾的鎳鐵氫氧化物納米層,從而大幅提升其析氧催化活性。化學與化工學院楊歡博士為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化學與化工學院夏寶玉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2020年10月8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以研究長文形式刊發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夏寶玉、劉宏芳、郭興蓬教授帶領的能源資料服役與防護團隊最新研究成果《Preparation of Nickel-Iron Hydroxides by Microorganism Corrosion 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該團隊聚焦傳統腐蝕電化學和現代能源電化學交叉,專注能源資料與科技的服役與失效領域,研究並利用腐蝕電化學等製備關鍵能源資料並改善其服役水准和壽命。本文則闡述了該團隊在高效鎳鐵基析氧催化劑的最新研究進展:採用微生物腐蝕方法構築鐵硫物種修飾的鎳鐵氫氧化物納米層,從而大幅提升其析氧催化活性。該方法將傳統腐蝕工程和新能源科技有效地結合起來。化學與化工學院楊歡博士為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化學與化工學院夏寶玉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腐蝕電極的製備、形貌和結構表徵示意圖

當前,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强和對清潔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開發可替代的新能源轉換和存儲體系勢在必行。析氧反應在各種可再生能源包括金屬空氣電池和電解水中處於重要地位,其緩慢的反應動力學需要價格昂貴、資源稀缺的貴金屬催化劑。囙此,開發成本低、環境友好、高性能的析氧催化劑對於清潔能源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高活性鎳鐵基催化劑的設計已經取得突破,然而,自下而上的製備方法需要複雜的前驅體溶液和嚴格的合成條件以實現納米結構的精准調控,阻礙了此類電催化劑的大規模應用。針對上述難題,郭興蓬、劉宏芳、夏寶玉教授帶領的能源資料服役與防護團隊採用微生物腐蝕策略自上而下構築了硫化亞鐵修飾的鎳鐵氫氧化物納米層,從而大幅提升了鎳鐵氫氧化物納米層的析氧活性(圖1),其腐蝕電極在1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僅需220 mV的過電位(圖2)。X射線同步輻射吸收光譜和理論計算表明,由化學腐蝕產生的鎳鐵氫氧化物和硫酸鹽還原菌代謝生成的鐵硫物種之間的協同作用改善了腐蝕電極的催化活性。

這項工作不僅提供了一種高效的電催化析氧反應催化劑,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種簡單的微生物誘導電化學氧化還原法構築高效電極資料的策略,將傳統腐蝕工程與新興電化學能源科技有效地結合起來,為開發環境友好、效能更加優异的電催化資料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激發研究人員對化學、生物學、工業腐蝕、納米材料設計和現代能源科技之間多學科交叉的研究興趣,對發展新能源科技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華中科技大學以及化學與化工學院和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等各方面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8891-x

資料標籤: 金屬腐蝕 能源 電化學
本文標題: 《Nature,Communications》刊發華中科技大學夏寶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7568671447
相关資料
深大高院熊海研究員課題組在聚集誘導發光-AIE領域發表論文Chinese,Chemical,Letters
核苷構建的螢光超分子有機凝膠或水凝膠由於其可調控的穩定性和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在藥物傳遞、組織工程和感測器設計中的應用等越來越受到人們廣泛地關注。與此同時,在類似情况下以5-乙基-2’-脫氧尿苷為原料合成的相關TPE-EdU衍生物不能獲得有機
標籤: 研究員 科學 科普
大工朱明華等人揭示海參中抗生素的生物積累和轉化規律並構建毒代動力學模型
抗生素污染已成為威脅生態和人體健康的重要問題,但抗生素能否在海水養殖生物海參中積累和轉化尚不清楚;棘皮動物的毒代動力學模型缺乏,也限制了科學養殖海參方面的技術需求。海參體內中共檢出7種抗生素的轉化產物,其中4種首次在水生物體內發現。還構建了
標籤: 海參 動力學 生物轉化 朱明華 科普
醫用超聲遠程激勵納米材料,調控神經可塑性和恢復中腦退行神經元功能
多巴胺能神經元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中腦區域,由此發出的多條神經纖維通路參與認知識別、運動控制、興奮成癮等生理活動,是引起動物一切行為反應的基礎。開發非侵入式、簡單並且有效的策略恢復內源性多巴胺神經元的功能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標籤: 超聲成像 神經元細胞 科學 科普 調控
深大高院陳峰教授團隊在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分離效率高且無需預先調節培養液的pH值,在pH4-11範圍內對小球藻的回收率均能達到95%以上,顯著優於Fe3O4磁珠。與傳統的Fe3O4磁珠相比,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分離過程快、適用範圍廣等優點。
標籤: 陳峰 科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