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學電腦學院李洪東特聘副教授在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IF=17.12)。
阿爾茨海默症內含子保留多組學分析主要流程
單個基因通過可變剪接可產生不同的轉錄本。內含子保留(Intron Retention,IR)是一種主要的可變剪接模式。IR與阿爾茨海默症(AD)的關聯尚不清楚。本項目對84例AD患者和80例對照個體的大腦樣本以及128例小鼠大腦樣本中的IR進行了系統分析。首先從RNA-seq數據中進行了IR檢測,分別從2173個人類基因和1736個小鼠基因中鑒定出了4535和4086個IR事件,發現IR是人類和小鼠大腦內較為普遍的現象。差异分析表明IR能够揭示常規基於外顯子水准的方法不能發現的差异表達基因。研究發現內含子表達水准與AD患者的神經纖維纏結病變程度具有顯著相關性。結合蛋白質組學數據,發現了具有高可信度的由保留的內含子翻譯產生的新的多肽。進一步,研究結合基因組學和剪接因數表達數據,對內含子可能的遺傳和轉錄調控因素進行了分析。本項目基於多組學數據,對阿爾茨海默症與IR的關聯進行了系統分析,為尋找新的AD生物標誌物和病理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數據。
該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中南大學電腦學院李洪東特聘副教授為第一作者,美國系統生物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Nathan D. Price教授為通訊作者;中南大學為第一署名組織。
本文轉載於中南大學新聞網(http://news.csu.edu.cn),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聯繫郵箱:yzhao@koush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