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環所在黃土高原人工林地和自然草地的土壤水—植物水同位素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自1950年以來,黃土高原實施了一系列的植被恢復工程,其中自然草地恢復和人工造林恢復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最重要的兩種植被恢復模式。該研究有助於深入理解黃土高原兩種不同植被恢復模式下水文迴圈的差异。

自1950年以來,黃土高原實施了一系列的植被恢復工程,其中自然草地恢復和人工造林恢復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最重要的兩種植被恢復模式。然而,這兩種植被恢復模式如何影響土壤水—植物水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這一關鍵問題一直尚未報導。針對該科學問題,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劉金召副研究員聯合金釗研究員和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吳華武副研究員,將黃土高原中部南小河溝自然草地恢復(董莊溝)和人工造林恢復(楊家溝)對比小流域中的禾本科植物作為研究對象:董莊溝(1.15 km2)自1954年開始實施草地封育政策,現已形成天然的自然草地生態系統;楊家溝(0.87 km2)自1954-1958年實施人工造林措施,現已形成人工森林生態系統(圖1)。採用氫和氧穩定同位素(δ2H和δ18O)科技對兩個小流域不同坡向的土壤水、根系水和葉片水進行連續測定。結果表明:兩個流域的植物根系水和葉片水都可以很好地記錄土壤水和降雨的同位素變化,主要受到溫度的控制;自然恢復流域的草本科植物相比人工林地的草本科植物具有更大的土壤蒸發作用,而禾本科植物蒸騰作用在兩個流域差异不顯著(圖2);某些月份的植物根系水和土壤水之間存在偏差,暗示根系水吸收可能存在分餾,或者存在其他的水源(例如,露水等)。該研究有助於深入理解黃土高原兩種不同植被恢復模式下水文迴圈的差异。

圖1黃土高原中部南小河溝自然草地恢復(董莊溝)和人工造林恢復(楊家溝)。其中兩個小流域照片來自Jin et al.,2014。

圖2降雨、土壤水、根系水和葉片水δ2H和δ18O值的關係圖:楊家溝(a)和董莊溝(b)。

該研究成果近期線上發表於國際期刊《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該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共同資助。

詳文詳見:Liu JZ,Wu HW,Cheng Y,Jin Z,Hu J(2021).Stable isotope analysis of soil and plant water in a pair of natural grassland and understory of planted forestland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49,106800.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1.106800

資料標籤: 植物 黃土高原
本文標題: 地環所在黃土高原人工林地和自然草地的土壤水—植物水同位素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6961173085
相关資料
深圳先進院等在超導物理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15年,Nature刊文報導在硫化氫中發現了超過200K的超導轉變溫度,2018年LaH10創造了260K的超導臨界溫度記錄。隨後,理論研究預測,不同於含有S-H極性共價鍵的硫化氫,在含有氫團簇的金屬氫化物中同樣可以實現超過200K的超
標籤: 深圳 超導體 科普 電子 科技新聞
深圳先進院等在冷凍電鏡科技領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電腦輔助藥物設計中心袁曙光課題組與德國馬普生物物理所合作,利用真實細胞膜冷凍電鏡科技,解析了血清素受體5-HT3離子通道的高解析度三維精細結構,並通過生物計算系統闡述了其信號轉導的分子原理。深圳先進院鄒榮峰
標籤: 細胞膜 冷凍電鏡 科學 科普
國家天文臺,|,FAST望遠鏡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的jitter模式
FAST是現時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降低脈衝星計時陣中的毫秒脈衝星的jitter雜訊能顯著提高FAST探測納赫茲引力波的能力。利用FAST靈敏度高的巨大優勢,馮毅等人通過分析J1022+1001的單脈衝,首次發現了毫秒脈衝星的
標籤: 脈衝星 fast 天文 毫秒 引力波 fast望遠鏡
西南石大致密氣藏儲層幹化、提高氣體滲流能力的基礎研究
緻密氣藏具有孔喉半徑小、高毛管力、黏土礦物豐富等特徵,原生水飽和度高、同時鑽完井等過程中各種濾失水也會導致近井地帶高含水飽和度,這些水極大地阻礙了緻密氣的流動。本項目針對降低緻密氣藏含水的幹化劑研製、幹化反應相態、微觀孔喉表徵及儲層微觀條件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