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王傳超教授課題組等在Nature發文,應用古DNA解析東亞人群形成史

人群大規模的遷徙和混合使得東亞地區人群之間的遺傳差异越來越小,現代的東亞族群之間的差异比8000年前减少了至少4倍。綜合考古學、語言學等證據,該研究系統性地重構了東亞人群的形成、遷徙和混合歷史。

2月22日,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傳超教授課題組與哈佛醫學院David Reich教授團隊合作,聯合全球43個組織的85比特共同作者在Nature期刊上發錶文章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通過古DNA精細解析東亞人群形成歷史。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發佈了東亞地區距今8000到1000年前166個古人基因組捕獲測序數據,涵蓋了中國陝西新石器時代五莊果墚遺址、中國臺灣新石器到鐵器時代漢本和公館遺址、蒙古國50餘個考古遺址、俄羅斯遠東地區Boisman、Yankovsky和黑水靺鞨等遺址、日本繩文人遺址等,研究人員還報導了中國和尼泊爾46個現代族群的383個樣本的晶片分型數據以及108個考古碳十四測年數據。

研究人員利用古DNA數據檢驗了東亞地區農業和語言共擴散理論,有許多重要發現:(1)漢藏同源:5000年前黃河流域的農業人群在中國北方傳播農耕、漢藏語言和相關科技,在遺傳上成為了藏族和漢族的共同祖先人群之一;(2)南島與壯侗同源:3000-2000年前臺灣地區的古人與大陸壯侗語人群有緊密的遺傳關係,南島語人群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來自北方農業人群的基因混合影響,南島和壯侗的祖先人群向南擴張,傳播南島語和壯侗語,並對南亞語人群有遺傳貢獻;(3)自蒙古高原、貝加爾湖到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的8000多年前的採集狩獵人群與其後的蒙古和通古斯語人群有著較强的遺傳連續性,在遺傳上並未明顯受到來自農業人群的影響,反駁了語言學家Martine Robbeets提出的西遼河農業人群的擴張促成了原始泛歐亞語(Transeurasian)傳播的假說。

人群大規模的遷徙和混合使得東亞地區人群之間的遺傳差异越來越小,現代的東亞族群之間的差异比8000年前减少了至少4倍。研究人員還觀察到日本繩文時期、中國臺灣、東南亞等新石器到鐵器時代的古人群有遺傳上的聯系,表明他們的一部分祖先人群可能來自共同的早期沿海遷徙路線,這與早期分子人類學上所觀察到的舊石器時代Y染色體單倍群D的分佈相吻合。研究者們發現8000多年前蒙古國的採集狩獵人群與黑龍江流域的採集狩獵人群在遺傳上非常相似,而在5000年前青銅時代早中期顏那亞草原遊牧人群從歐洲向東擴張進入蒙古,而後被4000-3500年前到來的青銅時代中晚期草原遊牧人群所取代時,在距今2000年前左右又有與漢族有關的遺傳成分進入到蒙古。該研究還從古DNA角度對漢族人群的源流做出了分析,認為南北方漢族的祖先人群主要是由新石器時代南北方農業人群混合形成的,由北向南呈現梯度混合模式。

因受到氣候和土壤等環境條件影響,中國南方的古人骨骼樣本保存狀況較差,該研究使用1240K和外顯子捕獲測序方法,突破科技瓶頸,首次成功地對中國臺灣的古代樣本進行了DNA選取、富集和高通量測序。綜合考古學、語言學等證據,該研究系統性地重構了東亞人群的形成、遷徙和混合歷史。這是目前國內開展的東亞地區最大規模的考古基因組學研究,此次所報導的東亞地區古人基因組樣本量是以往國內研究機構所發表的樣本量總和的兩倍,改變了東亞地區尤其是中國境內考古基因組學研究長期滯後的局面。

該研究是由王傳超教授團隊與哈佛醫學院(David Reich教授)、德國馬普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Johannes Krause教授)、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李輝教授和金力院士)、維也納大學進化人類學系(Ron Pinhasi副教授)、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Hui-Yuan Yeh助理教授)、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科學博物館(Alexander N Popov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張虎勤教授)、蒙古國國家博物館研究中心、烏蘭巴托國立大學考古系、華盛頓大學人類學系、臺灣成功大學考古所、加州大學人類學系等全球43個組織的85比特共同作者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聯合完成的。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韋蘭海副教授、胡榮助理教授、郭健新博士後、何光林博士後和楊曉敏碩士參與了研究工作。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東南各族群的遺傳混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多學科視角下的南島語族的起源和形成研究”、廈門大學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A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等資助。

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36-2

本文轉載於廈門大學新聞網(https://news.xmu.edu.cn),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聯繫郵箱:yzhao@koushare.com

本文標題: 廈門大學王傳超教授課題組等在Nature發文,應用古DNA解析東亞人群形成史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6948284987
相关資料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GRL,基於氣候網絡方法的太平洋年代際振盪的冷暖位相轉折預測
現時,PDO的成因機制尚不明確,其形成可能由多個物理過程共同作用而成,如大氣的隨機強迫、中低緯度海氣相互作用、海洋渦旋輸送等,這大大新增了系統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導致PDO的預測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由於PDO的冷暖比特相對應著截然不同的氣候影
標籤: pdo 科學 科普
北京大學張澤民課題組發表單細胞數據綜合新方法
利用單細胞RNA測序科技產生可靠新發現的重要途徑是綜合多來源的數据集。現時的主流批次效應消除方法都很難在兩者之間做到可靠的平衡。張澤民實驗室博士後王東方等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iMAP,為單細胞數據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標籤: 數據綜合 大數據 生物技術 imap
中南大學謝輝團隊發文揭示一種新型“腸-骨軸”骨代謝調控模式
骨質疏鬆症性骨折輕則影響機體功能,重則致殘甚至致死。該研究探明了兒童腸道菌群及其富含的益生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的骨保護功效,並揭示了一種由腸道菌功能性EVs介導的新型“腸-骨軸”骨代謝調控模式,為骨質疏鬆症的防治提
標籤: 骨質疏鬆症 謝輝 益生菌
中國科大成功構築無機“圖靈結構”催化介面
1952年,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圖靈提出:某些重複的自然圖案可能是由兩種特定物質通過“反應-擴散”的過程相互作用產生。“圖靈結構”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敏銳教授研究組利用“反應-擴散”的機制,首次實現了在無機過渡金
標籤: 圖靈 科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