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在手性胺合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傅堯教授與陸熹特任副研究員在手性胺合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開發鎳氫催化烯醯胺不對稱氫烷基化,實現溫和條件手性脂肪胺模組化合成。2019年零售額前200名的藥物中,超過三成都含有手性胺結構。高效、便捷合成手性胺化合物是有機合成化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傅堯教授與陸熹特任副研究員在手性胺合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開發鎳氫催化烯醯胺不對稱氫烷基化,實現溫和條件手性脂肪胺模組化合成。研究成果於2月26日以“Catalytic asymmetric reductive hydroalkylation of enamides and enecarbamates to chiral aliphatic amines”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手性胺是重要的手性助劑以及醫藥、天然產物的關鍵合成中間體。2019年零售額前200名的藥物中,超過三成都含有手性胺結構。高效、便捷合成手性胺化合物是有機合成化學研究的重要方向。常規催化合成手段,如亞胺/烯胺氫化、亞胺烷基化、烯烴氫胺化等,在雙烷基取代手性脂肪胺合成中存在底物結構局限。

圖示:烯醯胺還原氫烷基化合成手性脂肪胺

研究團隊提出“烯烴還原偶聯“概念,開發廉價金屬鎳催化體系,以烯烴替代當量金屬試劑實現溫和條件碳-碳偶聯,簡化合成步驟、豐富底物範圍、提升官能團相容性(Nat.Commun.20167,11129;J. Am.Chem.Soc.2017139,12632;J. Am.Chem.Soc.2020142,214)。近期,研究團隊在飽和碳偶聯合成手性胺方向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實現鎳氫催化烯醯胺不對稱氫烷基化。反應使用性質穩定、易於獲取的烯醯胺與烷基鹵化物為原料,高對映選擇性製備醯基保護的手性脂肪胺化合物,反應條件溫和、底物適用範圍廣。反應可應用於多種天然產物、藥物分子高效合成和修飾。例如,反應可以實現生物鹼毒芹堿、多動症藥物利地美、哮喘藥卡莫特羅等生理活性分子或其同位素標記物的高效合成。此外,反應還可實現烯醯胺與α-硼酸酯鹵化物的不對稱氫烷基化,製備具有兩個手性中心的β-胺基硼酸酯。新方法串聯有機含硼化合物豐富的轉化,如氧化和芳基化等,將有助於開發複雜結構的胺類手性分子。

該研究展示了一種鎳催化飽和碳偶聯模組化合成手性脂肪胺的新策略,為含手性胺結構藥物、天然產物和含氮複雜手性分子合成提供了新方法,是常規手性胺合成策略結構局限的補充與突破。

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王加旺(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和李炎(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安徽省生物質潔淨能源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1600-x

本文轉載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聞網(http://news.ustc.edu.cn/index.htm),版權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聯繫郵箱:yzhao@koushare.com

資料標籤: 手性化合物 科普
本文標題: 中國科大在手性胺合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6819882976
相关資料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磊研究組在種子見光萌發的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種子見光後解除休眠而萌發,是很多種子植物中重要的生理和形態發生過程。本研究中通過比較種子形成與萌發過程中轉錄組變化規律,鑒定到藍銅蛋白Plantacyanin是遠紅光調控的種子萌發過程中的關鍵因數。遺傳學實驗證實了PIF1通過抑制miR40
標籤: 種子植物 種子萌發 農資
電子科技大學周軍教授團隊在晶片奧林匹克會議ISSCC發表人工智慧晶片論文
電子科技大學為該論文唯一組織,周軍教授指導的博士生劉嘉豪為第一作者,周軍教授為通訊作者,晶片設計團隊共包含12比特成員,晶片的前後端設計工作均在團隊內完成。
標籤: 人工智慧 晶片 神經網路
暨南大學光子技術研究院海外英才創新團隊在雷射彩色列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暨南大學光子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向平、曹耀宇、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畢磊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光子技術研究院博士後胡德驕、碩士生李昊為共同第一作者。暨南大學為第一單比特。暨南大學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全新的雷射彩色影像列印科技可以實現大面積、低成本、高
標籤: 納米效應 科學 納米 科普
北理工在室溫超導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隨後人們提出富氫化合物有可能在高壓條件下更容易實現超導電性。在這一系列激烈競賽中,國內科研人員作出了眾多重要的研究成果。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姚裕貴課題組首先理論指出摻雜的H3S在250GPa下完全可以實現280K即室溫超導的目標[Phy
標籤: 科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