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熊斌課題組突破迴圈腫瘤細胞檢測技術壁壘

2月18日,在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熊斌教授的一項研究突破了迴圈腫瘤細胞檢測技術壁壘,可為惡性腫瘤的精准診療提供技術支援,被授予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月18日,在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熊斌教授的一項研究突破了迴圈腫瘤細胞檢測技術壁壘,可為惡性腫瘤的精准診療提供技術支援,被授予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復發轉移是惡性腫瘤死亡的首要原因,迴圈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作為從實體瘤原發灶或轉移灶脫離進入外周血循環的腫瘤細胞,在惡性腫瘤轉移中發揮關鍵作用。CTC在血液中極為稀少,約每1億個細胞中1個CTC,其檢測科技起點高、要求高,存在技術壁壘,同時深入理解侵襲錶型CTCs產生及介導腫瘤復發轉移的分子機理,研究CTC檢測臨床實踐過程中的意義和價值,能够細化、量化腫瘤復發轉移模式,是解决惡性腫瘤復發轉移這一“老、大、難”臨床問題的重要環節,也是惡性腫瘤的精准診療的有力武器之一。

熊斌課題組圍繞CTCs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歷時10年,形成了迴圈腫瘤細胞檢測研究體系,為惡性腫瘤的精准診療提供强有力的理論及實踐依據,該成果體系經專家組認定在該領域中達國際領先水准。

據悉,CTCs轉移機制的研究及快速檢測設備的開發,面臨三大關鍵問題:侵襲錶型CTCs產生及其介導腫瘤轉移的分子機制;CTCs錶型及數目變化的臨床意義;現有CTCs檢測體系效率低、科技起點高、要求高,需在上述三個關鍵問題實現科技突破。

自2010年,熊斌課題組攜手友芝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建立CTC與腫瘤微環境互做模式,闡明了CTC上皮間質轉化的分子以及其介導遠處轉移的分子機制,並通過多種手段實現了CTCs的高效、高純度捕獲,建立了CTCs捕獲鑒定科技體系,揭示了CTCs檢測的臨床意義和價值,最終成功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TCBIOPSY®檢測系統,突破了CTCs檢測技術壁壘,為惡性腫瘤的精准診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術支援。

本項目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Advanced Materials、Theronostics、Molecular Canc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Nanomedicine、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等),累計發表SCI論文60餘篇,影響因數總計超150分,SCI他引總次數達1000餘次。

該項目自開展以來,舉辦全國性和全省性學術會議共計16次,並應邀在2015年全國臨床腫瘤學術大會、2016年中國實驗外科學術大會和2019年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上彙報了CTCs在腫瘤診療中的應用。

課題組在項目實施期間共獲得17項國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1項。CTCBIOPSY®迴圈腫瘤細胞檢測儀,已經獲得CFDA的認證,進入臨床應用。在全國200多家三甲醫院應用,檢測惡性腫瘤病例100多萬例,在指導惡性腫瘤的精准治療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本文轉載於武漢大學新聞網(http://news.whu.edu.cn),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聯繫郵箱:yzhao@koushare.com

資料標籤: 腫瘤 腫瘤細胞 癌症 ctc
本文標題: 武漢大學熊斌課題組突破迴圈腫瘤細胞檢測技術壁壘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6784480983
相关資料
福建師範大學陳騏課題組在錶觀遺傳修飾與DNA免疫識別通路藥物聯合用於腫瘤治療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福建師範大學南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學院陳騏課題組在錶觀遺傳修飾與DNA免疫識別通路藥物聯合用於腫瘤治療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二者藥物聯用在多種小鼠腫瘤模型中均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效果。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一種新型的免疫調節機制,為進一步的癌
標籤: 錶觀遺傳 dna 藥品 科普
北大柯楊教授團隊基於健康相關大數據建立“癌症現患與生存監測”新模式
作為全球第二大死因,癌症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人群水准的癌症現患率與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是癌症監測領域中的兩個重要維度。國際範圍內,癌症的現患與生存監測主要依託於人群腫瘤登記與報告系統開展。
標籤: 癌症 食管癌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雲/李運良/莊巍課題組在基因編碼二維紅外探針研究酶活性中心柔性方面獲得重要進展
文中報導了一種新的二維紅外探針間疊氮酪氨酸,通過在鐵依賴性酶DddK的活性位點上的基因摻入,二維紅外監測及分子力學計算表明,由於活性中心水運動受限降低,活性中心鐵氧化生成Fe和加入變性試劑均使酶活性顯著降低。該工作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標籤: 酶活性 基因合成 科學 基因探針 二維 科普
武漢理工大學木士春教授團隊在酸性電解水催化資料方面取得新進展
現時,鉑族催化劑仍然是酸性質子交換膜電解水系統的最佳選擇。但Ru基催化劑在酸性介質中的產氫效能不高,限制了其在酸性電解槽中的應用。然而,現時對Ru基異質介面結構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對此,木士春教授團隊對Ru基異質介面的電子結構、活性起源及酸性
標籤: 電解水 科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