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何慶瑜團隊又一重要成果發表於Advanced,Science

近日,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何慶瑜教授課題組基於熱穩定靶標鑒定科技揭示了小分子莪術醇克服非小細胞肺癌TRAIL耐藥的新敏化機制,發現了莪術醇在無明顯毒副作用的濃度下,能够顯著敏化非小細胞肺癌細胞,促進TRAIL最大程度殺傷腫瘤細胞,並詳細解析了莪術醇通過靶向NQO2敏化TRAIL耐受的腫瘤細胞的分子機制。

近日,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何慶瑜教授課題組基於熱穩定靶標鑒定科技揭示了小分子莪術醇克服非小細胞肺癌TRAIL耐藥的新敏化機制,發現了莪術醇在無明顯毒副作用的濃度下,能够顯著敏化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細胞,促進TRAIL最大程度殺傷腫瘤細胞,並詳細解析了莪術醇通過靶向NQO2敏化TRAIL耐受的腫瘤細胞的分子機制。

TRAIL是腫瘤壞死因數超家族(TNFSF)成員,它與現時臨床上使用的敵我不分的化療藥物相比,能够選擇性殺傷絕大數腫瘤細胞而對人體正常細胞無明顯細胞毒性,是細胞凋亡領域抗腫瘤藥物的研究熱點。然而許多腫瘤細胞包括NSCLC細胞對TRAIL產生耐受,進而限制其臨床應用。

有研究表明,腫瘤細胞表面TRAIL受體(如DR5)的遺失,是導致腫瘤對TRAIL鈍化的重要原因,囙此,重塑腫瘤表面受體是提高TRAIL治療效果的關鍵。尋找無毒副作用的輔助藥物來提高腫瘤細胞對TRAIL的敏感性,是當前解决TRAIL耐受問題的關鍵挑戰。在對天然產物化合物庫的篩選及體內體外實驗中,莪術醇不僅毒副作用小,而且能够顯著協同TRAIL殺傷NSCLC細胞(圖1),引起了科研人員的極大關注。

圖1.TRAIL敏化劑的篩選流程圖。

尋找小分子藥物的作用靶點,一直是藥物研究領域的難點。在本課題中,研究人員首次將蛋白質熱穩定科技與穩定同位素標記質譜科技(SILAC)聯合應用,對莪術醇的靶標蛋白進行深度挖掘,發現NQO2蛋白為莪術醇的候選靶標蛋白(圖2)。隨後,經過一系列分子動力學、分子生物學、分子模擬等實驗,發現莪術醇通過靶向NQO2蛋白,激發腫瘤細胞內部的內質網應激,啟動CHOP-DR5通路,進而大幅度提高腫瘤細胞表面TRAIL受體DR5的表達,從而提高腫瘤對TRAIL的敏感性(圖3)。

圖2.熱穩定定量質譜科技鑒定NQO2為莪術醇的潜在靶標蛋白。

圖3.機制圖:莪術醇能够通過抑制NQO2敏化耐受TRAIL的腫瘤細胞,

進而促進TRAIL誘導的腫瘤細胞凋亡。

本研究延續腫瘤細胞“受體重建”策略,利用蛋白熱穩定靶標鑒定質譜科技發現了TRAIL受體DR5“重建”的關鍵分子NQO2,闡明了該蛋白在TRAIL耐受中的作用,其在臨床腫瘤中的表達量將為莪術醇與TRAIL聯用的臨床獲益及有效性提供重要參攷。

本研究所提出的莪術醇與TRAIL在製備抗腫瘤聯合用藥中的應用,已經獲批專利(專利號:201810802651.0)。

本文的第一作者為博士後張靜,何慶瑜團隊的汪洋副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本工作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2017YFA05051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770888)、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9A15150101962019A1515110597)、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018M643372)、暨南大學科研培育與創新基金(31770888)等基金的支持。

原文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240775/

資料標籤: 腫瘤細胞 腫瘤 莪術
本文標題: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何慶瑜團隊又一重要成果發表於Advanced,Science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6145538719
相关資料
精密量測院與美國學者首次聯合發現潮汐變化對美國海岸洪灾發生頻率的影響
精密量測院研究員柳林濤、博士研究生李思達與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ThomasWahl助理教授等開展合作,首次評估了潮汐變化對海岸洪灾發生頻率的影響,指出潮汐長期變化對海岸洪灾的貢獻。該研究由中科院精密量測院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
標籤: 洪灾 潮汐表
上海光機所在焦耳級釹玻璃雷射放大器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物理聯合實驗室在焦耳級重複頻率釹玻璃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提出一種LD端面泵浦方形棒狀釹玻璃的科技方案,提升了釹玻璃放大器的光光效率。本研究為進一步發展大能量高效重複頻率釹玻璃放大器
標籤: 科普
成都生物所揭示了亞高山森林次生演替過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動態及驅動因素
眾所周知,西南亞高山森林是中國第二大林區,由於上世紀大規模的採伐活動,形成了“草-灌木-次生林-原生林”完整的連續次生演替序列。現時還沒有該地區次生演替過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動態及其驅動機制的研究。囙此,研究西南亞高山次生演替中土壤細菌和真菌
標籤: 土壤微生物 群落結構 土壤結構 群落演替 植物 科普
上海光機所提出可用於實現多工和動態路由的拓撲表面波光子體系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聯合英國伯明罕大學張霜教授團隊,從理論上研究了兩個拓撲非平庸光子體系之間的表面態,提出了特殊的表面波傳播模式,並且利用它設計了非互易性波導,通過改變磁場的强弱可以動態的改變表面波的傳播行為。相關結果發表
標籤: 多工 表面波 拓撲 動態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