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熱河哺乳形動物的挖掘趨同演化與脊柱的演化發育意義

在這個發育機制下,物種為適應自然選擇而產生的生態習性和生物力學需求,產生了哺乳形動物身體軀幹的多樣性。其中,中國掘獸的正型標本保存有已報導三列齒獸中最完整的頭後骨骼,也是熱河生物群裏首次發現的基幹哺乳形動物化石,代表了非哺乳下孔類迄今為止已知最晚的孑遺物種。特別的是,在中國掘獸後掌中,第一掌骨和指骨完全退化遺失。

2021年4月7號,《自然》(Nature)雜誌線上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毛方園副研究員、張馳副研究員與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孟津研究員等關於早白堊熱河生物群哺乳形動物的研究成果:穴居和挖掘適應在不同哺乳形動物中獨立演化了多次,骨骼表現除了肢骨的特化,還伴隨有椎體的形變和量變;根據現生哺乳動物的體節發生(somitogenesis)中基因調控中軸骨數目和體節分區形態機制,結合化石記錄,研究人員提出哺乳動物化石軀幹的多樣性錶型變化範圍和現生哺乳動物的類似,體現了具有一定可塑性的發育機制,這種機制在中生代哺乳形動物中已經形成,並保持到現生種類中。在這個發育機制下,物種為適應自然選擇而產生的生態習性和生物力學需求,產生了哺乳形動物身體軀幹的多樣性。

論文報導了早白堊熱河生物群的兩個哺乳形動物新屬新種,產自九佛堂組的三列齒獸中國掘獸(Fossiomanus senensis)和義縣組的真三尖齒獸陳氏掘齒獸(Jueconodon cheni)。兩個種的正型標本都為保存基本完好的骨架。其中,中國掘獸的正型標本保存有已報導三列齒獸中最完整的頭後骨骼,也是熱河生物群裏首次發現的基幹哺乳形動物化石,代表了非哺乳下孔類迄今為止已知最晚的孑遺物種。

兩種動物都具有明顯的、適應掘土穴居生活的肢骨特化,是熱河生物群中首次發現的前爪挖掘型穴居動物。和地面行走奔跑、樹上攀援、水中游泳的種類相比,其肢骨變得短粗,前肢尤甚,後肢較弱。肱骨強壯,其遠端極寬,達到肱骨長度的60-70%。強壯的內外髁突(entepicondyle,ectepicondyle)為腕部和指屈肌(內側)和伸肌(外側)的附著點,可以產生强大的內、外的力量,用於挖掘。尺骨鷹嘴突長,且鷹嘴突與肘關節樞軸遠端的尺骨其餘部分的長度比例通常較高,反映出該類動物外力的新增。作為挖掘工具,手掌寬闊,爪長而結實,第一指骨明顯長於其它指骨,而其它的指骨和掌骨都變短、變粗。軀幹長而靈活,脖子短粗有力,尾巴小减小阻力,這些都是挖掘型穴居動物肢骨常見的適應變化。特別的是,在中國掘獸後掌中,第一掌骨和指骨完全退化遺失。陳氏掘齒獸的頭骨也體現了一些相關的適應變化,頭的輪廓呈三角形,吻部尖,鼻骨變厚,眼眶較小,枕部增大用於附著頸、肩部肌肉,以輔助掘地。

研究基於簡約法和似然法方法進行的系統發育分析,從以哺乳型動物(mammaliaforms)為主體,擴大到了哺乳形動物(mammaliamorphs),成為現時哺乳形動物系統發育最為全面的一個分析。通過貝葉斯方法中的tip-dating計算,研究獲得了哺乳形動物主要類群的分异時間,為了解哺乳形動物的演化提供了時間框架,也為解釋挖掘穴居以及脊椎變化在哺乳形動物不同支系中趨同演化提供了系統發育框架。從該系統發育關係看,穴居和挖掘適應在不同的哺乳形動物中獨立演化多次。由於適應類似的生態環境,以及有相似的生物力學需要,親緣關係很遠的物種趨同演化,形成類似的骨骼錶型特徵。但兩個屬種又具有和系統關係相關的特徵差別,如三列齒獸中國掘獸有齒骨後骨,而在三尖齒獸掘尖齒獸則已經進入中耳位置。即便均為適應挖掘而同樣強壯的手掌,中國掘獸的手腕部卻比較長,腕骨關節面不明顯;而掘尖齒獸的腕骨跟現生哺乳動物的類似,緊湊而有明確的關節面。

兩個新屬種均表現了薦前椎數量的新增,其形成原因複雜。從演化發育的角度看,哺乳動物脊柱的差异體現在脊椎的形變(homeotic)和量變(meristic)。形變主要涉及脊柱的形態功能分區: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主要受同源异形(Hox)基因組的調控,薦前椎體主要受hox4-11基因的調控。形變指相鄰兩區的脊椎在形態和功能上的替換。如前部的胸椎如果遺失肋骨,具頸椎的形態和功能,或者前部的腰椎,如果有了肋骨,具胸椎的形態和功能。量變則由胚胎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內沿從頭到尾的方向重複分化成體節的速度所决定。體節分化速度由體節發育中的分節時鐘(segmentation clock)控制,遵從時鐘和波前模型(clock-and-wave front model),而分節時鐘受一套複雜基因的在時間和空間上嚴格調控,呈一種週期性的振盪表達模式;週期快慢控制體節數量和大小,進而决定了脊椎數量和大小。

化石中雖然發育過程已經不存在,但它們所具有的錶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斷發育的過程。比如,使用頸椎數和薦前椎體數的比例(CP,cervical to presacral vertebrae)估測化石中椎體形變和量變。當這個比例數變小而脊椎數新增時,說明椎體形變數變同時發生。如中國掘獸具已知下孔類最小的CP值(0.184),但它的薦前脊椎數(38)卻是最大的。相對於祖先類型的CP值(0.23)和薦前脊柱數(26),中國掘獸椎體節數和椎體形變同時發生。掘尖齒獸也有類似的情况,但程度較低。現生哺乳動物中,薦前椎體數在非洲獸類中普遍增多,被認為是非洲獸的一個形態學上的近裔特徵。其中薦前椎體數最大的是蹄兔,有的個體中薦前椎體數和中國掘獸一樣,可達38枚,這是現時已知下孔類中最高的數量。儘管和非下孔類爬行動物相比,下孔類脊椎變化顯得保守,但觀察到的變化也是相當可觀的。

此外,現代發育生物學證實脊椎數量的變化,除了分節時鐘,還受其它一些發育因素影響,導致胚胎保持軀幹在體軸上延伸,軀幹向尾部轉換等節點的變化等,從而改變軀幹部相對脊椎數量和形態。化石下孔類的脊椎數量和形態的變化範圍,和現生哺乳動物的類似,說明現生哺乳動物中觀察到的發育機制和發育的可塑性,在中生代的哺乳形動物中就已經存在。從系統發育看,這種發育機制可能是在哺乳動物形(或下孔類)的共同祖先中演化出來的,至今幾乎沒有明顯變化。但實驗動物(主要是小鼠)中觀察到的發育機制,並不能完全解釋化石和現生哺乳形動物中軸骨的多樣錶型。

研究推斷,一個物種適應自然選擇而產生的生態習性和生物力學需求,如運動的快慢、背部穩定性、步態對稱性、以及新陳代謝效率等,會影響胚胎發育機制,在不同種類中形成多樣的脊椎數量和形態的變化,使其軀幹具多種變化適應不同環境。行動緩慢的物種,脊椎數量趨向明顯增加;而貓科動物那種具有背部大幅運動的快速奔跑種類,脊椎數量趨於穩定。穴居的中國掘獸和掘尖齒獸,也體現了這種關係。但這並不是一個穩定的規律,不具有一般性。在化石和現存的哺乳動物形態中觀察到的多種模式表明,發育和選擇壓力可能對特定物種的作用管道是不同的。但發育機制的可塑性和多樣的選擇壓力,對哺乳形類動物中軸骨形態多樣性演化起了關鍵作用。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基金等專案資助。

原文連結https://dx.doi.org/10.1038/s41586-021-03433-2

中國掘獸和陳氏掘尖齒獸正型標本(毛方園供圖)

中國掘獸和陳氏掘尖齒獸牙齒和肢骨對比(毛方園供圖)

哺乳形系統發育框架及主要類群的分异時間(張馳分析)

中生代哺乳形類主要生態習性代表門類脊柱對比及演化發育機制示意圖(毛方園供圖)

中國掘獸和陳氏掘尖齒獸生態復原(趙闖繪)

熱河生物群主要哺乳類復原圖(趙闖繪)

本文轉載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聯繫郵箱:yzhao@koushare.com

本文標題: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熱河哺乳形動物的挖掘趨同演化與脊柱的演化發育意義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5006094775
相关資料
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鐘新教授在不可壓縮磁流體力學方程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西南大學為該成果的唯一完成單位,鐘新教授為獨立作者。自2019年以來,鐘新深入研究了磁場對可壓縮和不可壓縮流體力學方程組解的存在性和奇點的形成的影響,並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標籤: 科普
蘭州化物所在選擇性氫芳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在眾多合成烷基化芳香胺的方法中,烯烴與芳香胺的氫芳化反應是一種高效且原子利用率為100%的合成方法。但是,在烯烴與芳香胺的反應過程中,至少會生成6個產物,精確調節該反應的化學和區域選擇性從而可控合成單一氫芳化產物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囙此,針
標籤: 科學 分子篩 科普
Mol,Plant丨蘭州大學苟小平教授再次揭示受體激酶CIKsCIK受體激酶在擬南芥中調節幹細胞訊號的保守和分化功能
此外,CLE40能迅速誘導CIKs的磷酸化水准,這部分依賴於ACR4。雖然CIK在SAM和RAM中起著保守和冗餘的調節作用,但該結果表明它們在這些分生組織中表現出不同的功能。
標籤: 幹細胞 mol 擬南芥 科學 科普
天文臺研究人員通過機器學習方法為國際大型多波段巡天項目提供支援
基於此,研究人員通過機器學習方法構建了適合不同波段樣本的最優分類器,為X射線牛頓天文望遠鏡第九次發佈數據提供了分類預測和概率。該成果是天文資訊技術在國際多個大型多波段巡天項目融合數據中的應用典範,為進一步開展X射線源的細緻分析和研究工作具有
標籤: 天文 x射線 天文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