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吳青峰研究組揭示下丘腦神經元多樣性的起源

作為中樞神經系統最為複雜的腦區之一,下丘腦神經元類型高度多樣化,通過調控自主神經、內分泌和行為控制哺乳動物的內穩態。過去對下丘腦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神經元環路和功能,然而我們對下丘腦發育過程中複雜的譜系命運變化關係,以及神經元多樣性的起源所知甚少。

哺乳動物的下丘腦由功能複雜的核團構成。作為中樞神經系統最為複雜的腦區之一,下丘腦神經元類型高度多樣化,通過調控自主神經、內分泌和行為控制哺乳動物的內穩態。過去對下丘腦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神經元環路和功能,然而我們對下丘腦發育過程中複雜的譜系命運變化關係,以及神經元多樣性的起源所知甚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吳青峰研究團隊結合譜系追跡和單細胞測序科技,繪製了下丘腦的動態發育圖譜,並重構了從放射狀膠質細胞(RGCs),中間前體細胞(IPCs),新生神經元到肽能神經元的下丘腦發育譜系樹。研究表明RGCs能够進行多潜能分化,並產生兩群Ascl1+和Neurog2+ IPCs。有別於大腦皮層中的IPCs,下丘腦Ascl1+ IPCs也顯示出命運雙向性,能同時產生谷氨酸能(興奮性)和GABA能(抑制性)神經元。此外,該研究識別出29類由獨特的轉錄因數、神經遞質和/或神經肽組合編碼的神經元亞型,解析了這些神經元的空間定位和命運决定子調控網絡,並且發現新生的神經元能够進一步分化為多種肽能神經元,進一步產生命運多樣化。最後,對下丘腦RGC的尅隆分析也證明單個RGC能够分化成多種神經元亞型。

此項研究提供了單細胞水准的下丘腦發育網絡,表明發育譜系樹上的多個細胞類型逐級推進和放大,產生了命運多樣化的神經元亞型,即級聯放大模型可用於解析下丘腦神經元多樣性的起源。並在不同譜系等級上都用群體譜系追跡法進行了驗證。此研究為下丘腦發育的未來研究指明了方向,將有助於理解下丘腦的動態發育過程及高度多樣化的神經元的命運决定,為治療厭食、嗜睡、失眠等神經系統疾病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礎和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結果於2021年4月21日線上發表在Cell Stem Cell雜誌(DOI:10.1016/j.stem.2021.03.020)。吳青峰研究組博士生張宇虹、許鳴銳、石翔、孫雪蓮以及博士後穆文輝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吳青峰研究員為通訊作者。何苗教授、姚明澤教授等參與了相關工作。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北京市科學與工程學院技術委員會的支持。

圖:級聯放大模型解析下丘腦神經元多樣性的產生起源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本文標題: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吳青峰研究組揭示下丘腦神經元多樣性的起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3745760389
相关資料
中科院新疆天文臺船帆座脈衝星的單脈衝觀測研究獲進展
船帆座脈衝星是位於船帆座內與船帆座超新星遺跡相成協的孤立脈衝星,在射電、可見光、X射線和伽瑪射線波段都有脈衝輻射。這顆脈衝星自轉速度高達每秒11.2轉,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是現時已知最亮的脈衝星。
標籤: 脈衝星 天文臺 船帆座 科學 科普
成都生物所在浮萍高效磷資源利用機制和缺磷條件下高澱粉生物質生產研究上獲進展
土壤中雖然含有無機磷,但由於鹼性金屬離子的結合作用、微生物的競爭吸收和雨水、灌溉水的沖刷,導致其中可供植物利用的磷酸鹽處於很低的水准,全球約70%的耕地可利用磷含量極其匱乏。同時大多數植物磷利用效率普遍較低,能吸收利用的環境磷酸鹽不到總量的
標籤: 生物質 植物 關鍵 磷酸鹽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東北地區多年凍土退化研究獲進展
中國東北地區的多年凍土是興安嶺-貝加爾湖型多年凍土的一部分,是高緯度和高海拔多年凍土的過渡類型。中國東北地區是全球多年凍土退化最顯著的區域之一。多年凍土的退化對區域生態環境、水文過程、碳迴圈以及寒區工程的建設和運行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環境
標籤: 生態環境 科學
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核糖體蛋白的機制研究獲重要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稻研究團隊周道繡課題組首次在真核生物中報導了組蛋白去乙醯化酶對核糖體蛋白乙醯化修飾的調控及其功能的影響。該研究將蛋白的賴氨酸乙醯化修飾調控從轉錄水准擴展到蛋白質翻譯水准,拓展和深化了人們對於錶觀調控機制的認知。
標籤: 核糖體 科普 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