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化所,|,大陸風化作用的磷轉折,華南埃迪卡拉紀陡山沱組發現最早的陸生真菌狀化石

現代地球的磷迴圈研究表明,大陸風化來源的溶解態磷是海洋磷儲庫最主要的輸入通量,進而制約了海洋的初級生產力。生物登入是生命演化的重要轉折,衍生的生物風化作用是大陸風化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歷史時期不同生物種類的登入可能演化了不同的生物風化作用,進而影響了大陸向海洋的溶解態磷輸入通量。

C-N-P是地球生命的基本組成元素(如代表初級生產力的浮游植物平均組成為C:N:P=106:16:1),其中磷含量較低但是一些關鍵的生物大分子都需要磷,如攜帶有生命遺傳資訊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和作為細胞活動能量載體的三磷酸腺苷(ATP),囙此磷又被稱為制約性宏觀營養元素(limiting macronutrient element)。現代地球的磷迴圈研究表明,大陸風化來源的溶解態磷是海洋磷儲庫最主要的輸入通量,進而制約了海洋的初級生產力。生物登入是生命演化的重要轉折,衍生的生物風化作用是大陸風化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歷史時期不同生物種類的登入可能演化了不同的生物風化作用,進而影響了大陸向海洋的溶解態磷輸入通量。

沉積磷礦床的地質演化揭示了新元古代末期(如中國的陡山沱期磷礦,大約614Ma)的第一次全球爆發性成磷事件,暗示了雪球地球(635Ma)之後大陸風化溶解態磷輸入的爆發性新增,表明635Ma前後大陸風化作用發生了明顯的轉折。對現代大陸植物的磷獲取策略研究表明,陸地植物根部共生的真菌是礦物磷的主要分解者和攝取者(真菌分泌有機酸溶解礦物磷,同時還具有驚人的比表面積攝取溶解的礦物磷);但最早的植物登入始於奧陶紀,因而植物登入不可能是635Ma大陸風化轉折的觸發者。通過碳、氧和鍶同位素等地球化學名額的研究推斷,新元古代地球已經演化為地衣(真菌和藍細菌共生)登入的綠色行星;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也表明,真菌可能在距今約15-9億年前就已經起源,但真菌登入可能發生在630-800 Ma。囙此,有理由推測真菌的登入和繁盛可能决定了635Ma的大陸風化轉折,但缺乏决定性的實體化石證據

然而早期真菌的化石記錄很少,因為真菌的絲體非常脆弱,難以保存。現時公認最早的可靠陸生真菌化石記錄來自於蘇格蘭的萊尼燧石(距今約4.1億年前),極為難得地記錄了真菌多種類群(比如壺菌門、子囊菌門和球囊菌門等)的早期形態和生活史。真菌化石在前寒武紀更是稀少,且都保存於海相環境中,並不能確定它們是否原來生長在陸地環境。

最近,來自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生甘甜、羅泰義研究員)、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龐科副研究員、周傳明研究員、萬斌副研究員)、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肖書海教授)、貴州師範學院(周光紅副教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黎剛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易棲如博士),以及美國辛辛那提大學(Andrew D. Czaja副教授)等多家組織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從華南瓮安地區埃迪卡拉紀陡山沱組底部蓋帽白雲岩(距今約6.35億年前)的席狀孔洞(sheet-cavity)矽質膠結物中首次報導了黃鐵礦化的真菌狀微體化石。這些大量保存的微體化石,代表了當時已經佔據由地表水溶蝕形成的喀斯特孔洞環境的真菌類生物;它們在這種隱秘的生境中悄悄地開啟了真菌適應並改造陸地環境的歷程。相關成果已於近期在《自然》(Nature)雜誌子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線上發表。

這些微體化石以黃鐵礦化的形式三維保存,同時保留了少量的有機物殘留。研究人員利用一系列的原位分析科技,對化石進行了詳細的形態學觀察、三維重建和多種元素、同位素、譜學等分析。

研究發現,微體化石主要由兩類結構組成,一種是可多次分叉的絲體,另一種是與絲體相連接的空心球體。其中,絲體按照直徑大小的區別,可分為形態類型A(直徑在5-9微米之間)和形態類型B(直徑在2-3.4微米之間)。絲體長度可超過幾百個微米,甚至更長。絲體內部是空心的,沒有橫向的隔壁。

兩種類型的絲體都可以進行多次分叉,包括二歧分枝和單軸分枝。有些單軸分枝的絲體,其短的側枝可以較大幅度彎曲。相鄰的短側枝可相互靠近,甚至最終融合在一起。發生融合的短側枝,既可以來自同一根主絲體,形成“A”形分枝融合系統;也可以來自不同的主絲體,形成“H”形或者梯形分枝融合系統。當融合現象在一個絲狀體系統中多次發生時,可形成密集的網狀結構。

與絲體相連的球體是中空的。形態類型A和B的絲體都可以與一種小的球體(直徑在10-26微米之間)相連,它們既可以出現在絲體的中間,也可以在絲體的末端連接。此外,還有一種大的球體(直徑在36-102微米之間),可以與類型A的絲體相切,或者被其從球體中間穿過。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微體化石可以解釋成為生活在溶蝕孔洞環境中的真菌類生物,尤其是可以和現生的接合菌類進行很好的對比。它們的絲體代表了沒有分隔的菌絲結構,小的球體代表了用於繁殖的厚垣孢子,而大的球體則可能是與菌絲體共生的生物體。

真菌狀微體化石保存在陡山沱組底部蓋帽白雲岩的席狀孔洞矽質膠結物中,絲體有時被玉髓質葡萄狀結構和晚期成岩作用形成的脈截斷。結合以往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提出圍繞蓋帽白雲岩、溶蝕孔洞、真菌狀化石形成過程中各個地質事件之間的一種可能的模式。(1)在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結束後,在距今約6.35億年前發生了蓋帽白雲岩沉積,由於冰川的快速消融導致陸殼和海洋大陸架部分發生反彈,導致了部分蓋帽白雲岩抬升暴露並發生喀斯特溶蝕等事件,最終在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的雙重影響下,使得在部分蓋帽白雲岩中形成了席狀孔洞;(2)鈣質膠結物,包括多種洞穴堆積物,在席狀孔洞形成之後不久就開始充填其中的空間;(3)真菌狀生物及其共生生物,佔據了席狀孔洞的內表面,它們在生長和/或死亡後不久,就被孔洞中不斷形成的葡萄狀膠結物包埋,其形態結構被三維保存下來(發生在距今約6.35-6.32億年前);(4)後續發生微體化石的黃鐵礦化和玉髓交代、粗晶石英和方解石沉澱等過程,它們發生的具體時間仍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發生在陡山沱組第二段沉積形成之前(在距今約6.32億年之前)。

本次研究表明,真菌狀生物至少在距今約6.35-6.32億年之間,就已經在喀斯特溶蝕孔洞環境中茁壯成長。它們比顯生宙萊尼燧石等環境中保存的陸生真菌化石提前了2億多年,也比最早的陸生高等植物化石記錄(隱孢子)提前了至少1億年。

本次發現的真菌狀化石佐證了雪球地球之後大陸風化作用的轉折,即由真菌(可能以地衣的形式)登入引導了大陸生物風化作用的增强,導致了海洋中溶解態磷和粘土礦物的通量的快速新增,促進了海洋初級生產力的上升和更多的有機碳埋藏;二者的耦合觸發了大氣氧濃度的持續上升,為埃迪卡拉紀複雜多細胞生命的出現和宏體動物的輻射鋪平了道路。

此項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留學基金委、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相關項目的聯合資助。

論文相關資訊:Gan,T.,Luo,T.*,Pang,K.*,Zhou,C.,Zhou,G.,Wan,B.,Li,G.,Yi,Q.,Czaja,A.D.,Xiao,S.* Cryptic terrestrial fungus-like fossils in the early Ediacaran Period.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0975-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資料標籤: 化石 真菌孢子 科學
本文標題: 地化所,|,大陸風化作用的磷轉折,華南埃迪卡拉紀陡山沱組發現最早的陸生真菌狀化石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3581457249
相关資料
上海矽酸鹽所在氟基固態電池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李馳麟研究員團隊研製出聚合增强型的鋰氟轉換全固態電池。該成果突破了轉換型全固態電池的高倍率效能瓶頸,為發展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柔性氟基固態電池提供了新的科技方向。
標籤: 電池
物理所,|,從磁性到熱電,磁性材料中熱電效應的熱力學起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磁性和熱電效應具有密切的關係。從自旋熱力學出發,闡明了磁性d電子體系中自旋熵影響熱電輸運的普適規律,並揭示出磁熱效應和熱電效應的內在關係,為探索高效磁性熱電資料指明了道路。
標籤: 熱力學 熱電效應 電子自旋 熱力學溫度 熱電資料 科學
西北農大農學院溫曉霞教授團隊在長期保護性耕作農田氮功能微生物群落變化調節農田土壤N2O排放方面取得進展
結果表明,深松耕及免耕通過改變土壤理化性質,調節了氮功能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增强了保護性耕作農田土壤N2O匯的能力,减弱了N2O源的能力,最終實現了N2O排放的减少。這一研究為進一步全面揭示保護性耕作農田土壤氮功能微生物群落、N2O排放
標籤: 微生物 土壤結構 群落結構 三農 科普
上海交大附屬胸科醫院韓寶惠教授團隊取得晚期肺癌研究新進展
日前,肺癌臨床研究領域又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附屬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韓寶惠教授團隊開展的臨床研究專案“鹽酸安羅替尼膠囊一線聯合用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探索性研究”取得最新成果。
標籤: 肺癌 化療藥物 放化療 藥品 免疫治療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