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浆所在誤差場鎖模非線性物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EAST大科學工程團隊孫有文三維物理課題組在誤差場鎖模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由誤差場滲透引發的鎖模現象是引起电浆大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裝置高參數穩態運行面臨的挑戰之一。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闡明誤差場鎖模理論的適用範圍,課題組在射頻波加熱下研究了誤差場鎖模閾值與密度之間的定標關係。

近日,EAST大科學工程團隊孫有文三維物理課題組在誤差場鎖模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以“Penetration of n = 2 resonant magnetic field perturbations in EAST”和“Density scaling of error field penetration in radio-frequency-dominant heating plasmas in the EAST tokamak”為題發表在核聚變領域權威期刊Nuclear Fusion [Ren J.,Sun Y. W.,Wang H. H.,et al,Nucl.Fusion:61,056007(2021)和Ye C.,Sun Y. W.,Wang H. H.,et al,Nucl.Fusion:61,056010(2021)],博士生任傑和葉程為文章第一作者。

由誤差場滲透引發的鎖模現象是引起电浆大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裝置高參數穩態運行面臨的挑戰之一。為此,為了闡明誤差場鎖模的物理規律,近二十年來,國際上主要的托卡馬克裝置為此開展了大量的誤差場鎖模定標實驗研究。EAST裝置自從共振磁擾動(RMP)系統建立以來,針對現時國際上誤差場鎖模研究懸而未決的問題開展了一系列誤差場鎖模相關的實驗和理論研究。課題組前期開展了EAST固有誤差場量測[Wang H. H.,et al,Nuclear Fusion:56,066011(2016)],並通過理論自洽解釋了EAST觀測到的誤差場鎖模閾值與多物理參數之間的定標關係[Wang H. H.,et al,Nuclear Fusion:58056024(2018);Wang H. H.,et al,Nucl.Fusion:60126008(2020)]。研究成果得到了韓國KSTAR和美國DIII-D兩大裝置的證實。

課題組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利用誤差場鎖模評估了EAST裝置n=2固有誤差場的大小,並詳細研究了托卡馬克电浆非線性模式耦合的現象。評估指出n=2的固有誤差場非常小,有利於裝置運行到更高參數區間。更為重要的是,在n=2誤差場鎖模引起n=1鎖模實驗中,首次直接觀測到鎖模期間非線性耦合證據(圖1)。該研究有助於共振磁擾動對邊界局域模控制的物理機理理解以及推動ITER關注的三維磁擾動高n模式下芯部-邊界控制相容物理問題的解决,同時也為未來的鎖模理論模型發展提供了方向。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闡明誤差場鎖模理論的適用範圍,課題組在射頻波加熱下研究了誤差場鎖模閾值與密度之間的定標關係。通過研究發現,誤差場鎖模理論可以突破歐姆能量約束時間的限制,進一步應用到更大的參數區間。為了進一步理解誤差場鎖模非線性物理過程,課題組還與大連理工大學王正汹團隊合作,在誤差場鎖模物理區間中,開展誤差場鎖模的類比工作,證實了EAST誤差場鎖模實驗中的理論分析和結論(圖2)。該研究進一步證實了EAST之前獲得的結論:托卡馬克誤差場鎖模可以在理論模型和實驗上面得到自洽的結果。這意味著可以依託理論模型評估未來托卡馬克聚變裝置的誤差場容忍度。

以上工作得益於EAST大科學裝置團隊成員間的共同合作,這些研究結果對於以後聚變堆設計以及評估聚變堆能否穩態高參數運行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相關研究受到國家重點研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連結:

1.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1-4326/abea57

2.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1-4326/abeed5

圖1.EAST直接獲得誤差場鎖模實驗非線性耦合證據

圖2.EAST誤差場鎖模密度定標理論、類比和實驗吻合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本文標題: 电浆所在誤差場鎖模非線性物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3413826655
相关資料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所陳宇航研究組在植物SLAC1冷凍電鏡結構研究中取得突破
氣孔控制植物CO2攝取和水分蒸騰散失,其開閉受到高度嚴格的調控。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陳宇航研究組通過冷凍電鏡科技解析了高等植物SLAC1的三維結構,並進一步應用電生理學科技系統地鑒定了SLAC1通道的關鍵磷酸化位點。
標籤: 植物 發育生物學 科學 科普 關鍵
湖南大學,|,晶片效能湖大新思路,超短溝道的垂直電晶體
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劉淵教授團隊,通過使用範德華金屬集成的方法,實現了超短溝道的垂直場效應電晶體,為半導體器件效能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湖南大學在《NatureElectronics》發表研究論文。此外,通過低溫電學測試表明,在3.
標籤: 電晶體 電晶體 科普 摩爾定律
城市環境研究所利用逐日夜間燈光數據量化COVID-19影響下人類活動時空變化取得進展
本文研究2020年中國春運前後COVID-19導致的大面積人類活動和夜間燈光劇烈變化,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數據和方法的支撐。本文以中國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為研究區域,使用逐日夜間燈光數據NPP-VIIRS,探究不同區域人類活動在COVID-1
標籤: 疫情 傳染病
上海矽酸鹽所在金屬鹵化物閃爍晶體材料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閃爍晶體作為輻射探測器的關鍵覈心資料,已廣泛應用於高端醫學影像、國土安全、高能物理等領域。為滿足高性能能譜及成像探測器對靈敏度和置信度的要求,開發新型高光輸出、高能量分辯率的閃爍晶體材料已成為輻射探測領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標籤: 晶體 科學 激子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