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長江中游史前城址研究取得新進展

走馬嶺古城修建於長江中游地區史前城址第二波建造“浪潮”,在該遺址取得的考古發現為研究長江中游地區史前城址的演變以及社會變遷提供了重要資料。

4月30日,國際學術期刊《亞洲考古研究》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A&HCI收錄)線上發表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科研成果。該期刊匿名評審認為,該文作者在走馬嶺遺址取得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對該城址的年代、佈局、生計經濟、陶器生產等進行了全面的原創性分析。

論文題為《長江中遊地區史前城址的出現:以走馬嶺遺址發掘為例(The emergence of walled towns in prehistoric middle Yangtze River valley: Excavations at the Zoumaling site)》(以下稱“《走馬嶺》一文”)。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單思偉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李濤博士為論文通訊作者。

城址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件,標誌著人類社會在組織形態上出現重大變化。世界範圍內的考古學研究共同揭示出,城址的出現與人類社會的複雜化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不過,一直以來,許多研究過於關注城址本身(尤其是城牆的建造),而忽略了城的出現與社會變化之間的微妙關係。要理解這種關係的本質,既需要聚落、環境、生計管道、葬俗等方面的資訊,更需要從家戶、村落、區域三種不同空間尺度進行探討。長江中游地區現時發現了19座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6900—4500年)的城址,這些城址規模差異較大,但普遍超出了單個家庭的建造能力,有理由相信,城址的建造和維護伴隨著大量的人力投入。

《走馬嶺》一文以湖北省石首市走馬嶺遺址2015—2019年發掘資料為例,指出該遺址上古城址的建造時間早至屈家嶺下層文化時期,人群活動集中在屈家嶺上層文化時期和石家河文化時期,煤山時期之後城址被弃用,前後延續時間近1600年。城牆堆土而成,在佈局上形成了內、外雙城牆。人群主要居住在內城西北部地勢稍高處,至屈家嶺上層文化時期,人群在居住位置、居址大小等方面出現差別,從出土遺物看,家戶之間出現了地位或財富方面的分化。城內居住者種植水稻和粟類作物,並通過捕獵獲取野生肉類食物(如牛和鹿)。屯子崗墓地位於外城之外,出土的隨葬陶器在年代、風格和組合上與城內出土陶器保持一致,表明該墓地是城內居民死後的集中埋葬地。與城內居住房址之間的明顯差异不同,墓葬隨葬品之間的差异很小。城內出土陶器均為日常實用器,從屈家嶺文化時期到石家河文化時期,陶器都在城內生產和燒制,陶土來源於城內西側的水門及其周邊。參攷中原地區和長江下游史前城址的人力投入,走馬嶺古城的主體修建時長不會超過一代人,很可能通過合作式的生產組織而完成。

走馬嶺古城修建於長江中游地區史前城址第二波建造“浪潮”,在該遺址取得的考古發現為研究長江中游地區史前城址的演變以及社會變遷提供了重要資料。

《亞洲考古研究》的兩位匿名評審對《走馬嶺》一文給出很高的評估,認為“本文對長江中游史前社會的複雜性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我們深入瞭解該地區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在走馬嶺遺址取得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對該城址的年代、佈局、生計經濟、陶器生產等進行了全面的原創性分析。寫作語言流利、準確,具有很高的可讀性。”

現時,走馬嶺遺址研究團隊正在開展手工業生產、墓葬分析以及古環境復原等工作,未來將聚焦家戶和村落尺度上的綜合性研究,進一步闡釋該遺址出現的家戶差异及其與社會複雜性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專案“走馬嶺史前城址考古資料整理與研究”和武漢大學“雙一流”建設專項人才啟動經費支持。

論文連結: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c%7EjN8MrPs8kk5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資料標籤: 考古 文物 走馬
本文標題: 武漢大學長江中游史前城址研究取得新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3385854950
相关資料
古脊椎所破解長期懸而未決的真板齒犀起源問題
板齒犀屬體型巨大,具有一個最長可達2米的額角,是曾經生存在歐亞大陸的犀科動物。雖然板齒犀屬被認為與中華板齒犀屬關係密切,且板齒犀類2000萬年以來從鼻角向額角的演化過程已被重建,但板齒犀屬,即真板齒犀的起源問題尚未得到圓滿的解釋。囙此,推定
標籤: 板齒犀
廈大​王菡子教授課題組於國際電腦視覺頂級期刊發表魯棒模型擬合最新成果
魯棒模型擬合是電腦視覺領域一個極具挑戰的問題,被廣泛用於消失點檢、3D重構、運動分割等任務中。由於大量離群點數據的影響和多模型結構之間的相互干擾,為有效並魯棒地估計模型參數帶來了巨大挑戰。為此,提出了一種基於潜在語義空間的魯棒模型擬合方法。
標籤: 電腦視覺 數據擬合 科普
昆明動物所Douglas課題組在生物多樣性快速監測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如今高通量條碼科技在環境保護和管理相關決策研究中的適用性已獲得廣泛的共識,但是若要在更廣的領域應用該方法,還需要進一步减少PCR擴增、文庫構建以及測序所帶來的錯誤和偏好。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楊春燕為該文章的第一作者,DouglasYu研
標籤: 科學 條碼 科普
上海交大生科院馮雁團隊在《Nucleic,Acids,Research》上發文,“Argonaute-PCR耦聯實現低豐度突變基因的超高靈敏度檢測”
上海交通大學副研究員劉倩和博士生郭翔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馮雁教授為通訊作者。研究工作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仁濟醫院、人和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等合作完成。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中心提供研究平臺支持。
標籤: 基因合成 馮雁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