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科研團隊在胃癌治療靶點與天然藥物研發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兩年,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焦作義團隊從胃癌治療的臨床問題出發,通過胃癌治療靶點篩選、臨床大樣本驗證,分子機制深入挖掘、靶向天然藥物篩選和胃癌人源化模型建立,在胃癌發病和靶向藥物耐藥機制以及天然靶向藥物開發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現時,由於胃癌的腫瘤異質性和化療藥物的耐藥等問題,進展期胃癌綜合治療效果欠佳,因而開發新型胃癌治療藥物意義重大。近兩年,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焦作義團隊從胃癌治療的臨床問題出發,通過胃癌治療靶點篩選、臨床大樣本驗證,分子機制深入挖掘、靶向天然藥物篩選和胃癌人源化模型建立,在胃癌發病和靶向藥物耐藥機制以及天然靶向藥物開發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團隊研究發現,HER2下游存在一條新的訊號通路HER2/SHC1/SHCBP1/PLK1,該訊號通路的异常啟動與赫賽汀耐藥密切相關。並據此篩選發現了新型的SHCBP1-PLK1複合體的抑制劑茶黃素-3,3’-雙沒食子酸(TFBG),TFBG可顯著增敏赫賽汀治療胃癌的療效。該項研究成果揭示了HER2調控腫瘤生長的新機制,為研發赫賽汀臨床增敏劑提供了新思路。上述成果以“Hyperactivation of HER2-SHCBP1-PLK1 axis promotes tumor cell mitosis and impairs trastuzumab sensitivity to gastric cancer”為題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焦作義和孫輝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萃英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石文貴、博士研究生張耕源為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連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3053-8

此外,焦作義團隊還針對Wnt/β-catenin訊號通路异常的胃癌患者,在新治療靶點和靶向天然藥物開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成果闡明了β-catenin破壞複合物關鍵蛋白RACK1在胃癌中缺失的上游泛素化調控機制,發現泛素結合酶UBE2T作為治療胃癌的有效靶點,在調控Wnt/β-catenin訊號通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更值得關注的是該團隊基於有效靶點UBE2T進一步研發了有效治療胃癌的天然藥物柴胡皂苷,為Wnt/β-catenin訊號通路异常啟動的胃癌患者靶向藥物開闢了新前景。相關研究成果以“A novel UBE2T inhibitor suppresses Wnt/β-catenin signaling hyperactivation and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 by blocking RACK1 ubiquitination”為題發表於Oncogene,焦作義和孫輝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俞澤元為第一作者。

原文連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8-020-01572-w

上述成果研究得到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及甘肅省重點研發計畫等項目支持。這兩項研究從現時臨床上胃癌治療存在的問題出發,在胃癌治療的新靶點及天然藥物的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成果線上發表後,引起了國內外腫瘤學界和生物醫藥行業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興趣,為胃癌臨床靶向治療提供了新思路,也對中藥單體天然藥物研發產生了有力推動作用。

圖1.該研究發現胃癌治療靶點HER2下游存在一條新的訊號通路HER2/SHC1/SHCBP1/PLK1,該訊號通路的异常啟動與胃癌靶向藥赫賽汀的耐藥密切相關。茶黃素-3,3’-雙沒食子酸(TFBG)是SHCBP1-PLK1複合體抑制劑,其與胃癌靶向藥物赫賽汀聯用,表現出優异的抗HER2陽性胃癌的療效(Shietal.NatureCommunications)。

圖2.這項研究闡明了β-catenin破壞複合體關鍵蛋白RACK1在胃癌中被上游的泛素化結合酶UBE2T降解的分子機制,並靶向UBE2T開發了低細胞毒性的小分子抑制劑,可在體內外抑制胃癌的進展(Yuetal.Oncogene)。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資料標籤: 胃癌 赫賽汀 藥品
本文標題: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科研團隊在胃癌治療靶點與天然藥物研發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2261511681
相关資料
大工創新創業學院研究團隊在時間序列資料挖掘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時間序列分析與挖掘的主要目的是根據已有的歷史資料分析對未來數據進行預測,其科技在醫療、教育、金融、製造等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是人工智慧研究中的核心技術之一。金博團隊提出了雙自我調整序列學習網絡模型用以提前預測下一階段的治療用藥,達到相對較好
標籤: 時間序列 大數據 資料挖掘科技 創業 人工智慧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丨從地球到火星,VLBI太空導航4億千米
5月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攜帶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VLBI,簡單說就是為探測器開個導航。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葉叔華院士提出了建設中國VLBI
標籤: 天文 太空 航太
哈工大航太院董永康教授團隊研究專案獲”第七届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獎”科技發明類一等獎
在5月16日召開的第七届“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獎”終評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太學院立德樹人先進導師、國家重大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專案負責人董永康教授所領導研究的“高性能分佈式布裡淵光纖傳感技術、儀器及應用”項目獲評科技發明類一等獎。
標籤: 光學工程 中國軍情
華中科大解孝林、彭海炎團隊《自然·通訊》,基於香豆素酮光氧化反應的高速3D列印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解孝林、彭海炎團隊報導了一種基於香豆素酮光氧化的高效3D列印方法,通過控制光敏劑在光聚合過程中的光反應,為高效的增材製造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標籤: 香豆素 3d列印 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