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等在《自然·綜述·方法導論》發表掃描探針顯微術領域綜述論文

編輯同期配發了PrimeView推介。掃描探針顯微鏡是納米科技領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利用其尖銳的針尖逐點掃描樣品,可在原子/分子/納米尺度上獲取表面的形貌和豐富的物性。自誕生以來,SPM已被廣泛應用於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和生物學等多個領域,改變了人類對物質的研究範式和基礎認知。

近日,應《自然·綜述·方法導論》邀請,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輕元素先進資料研究中心江穎教授聯合瑞士巴塞爾大學Christoph Gerber教授(原子力顯微鏡發明者之一)、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量子納米科學中心主任Andreas Heinrich教授、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Daniel Müller教授和美國康奈爾大學威爾康奈爾醫學院Simon Scheuring教授等多位掃描探針顯微術領域國際知名學者,共同撰寫了題為“掃描探針顯微術”(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的綜述文章【Nature Reviews Methods Primers 1,36(2021)】;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博士後邊珂為第一作者,江穎為通訊作者。編輯同期配發了PrimeView推介。

論文截圖

掃描探針顯微鏡(SPM)是納米科技領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利用其尖銳的針尖逐點掃描樣品,可在原子/分子/納米尺度上獲取表面的形貌和豐富的物性。SPM主要包括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198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2016年度科維理獎),通常以針尖獲取的微弱電流和力訊號作為反饋進行掃描成像,固定針尖位置則可以獲得掃描隧道譜和各類豐富的力譜。此外,通過施加局域的電壓脈衝和作用力,針尖還可以實現對單個原子/分子和化學鍵的精准操縱。針尖通常採用物理剪切和電化學腐蝕法製備,而更精細的功能化針尖需利用單個原子或分子進行修飾。為了拓展SPM的探測自由度,以獲取光子、電場、磁場、應力、溫度等資訊,科學家還發展出一系列SPM的變型系統。

自誕生以來,SPM已被廣泛應用於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和生物學等多個領域,改變了人類對物質的研究範式和基礎認知。在物理學領域,SPM可以在原子尺度上探究單個缺陷的電子態、單個磁性原子的自旋能級結構及其新奇磁相互作用,並構建原子尺度的量子門和量子圍欄等新奇物理器件;在超高真空環境中,SPM為研究單分子級的化學反應過程提供了有力手段,同時也適用於大氣和液相環境中多相催化、電化學、分子自組裝等領域的高分辨表徵;在材料學領域,SPM不僅可以探究超導和拓撲資料的局域電子態結構及其微觀機制,還可以實現二維資料、光電功能化資料和鐵電資料的局域電學、光學、磁學性質以及生長動力學的高分辨表徵。此外,SPM還被廣泛應用於生物體系(包括器官、組織、生物薄膜、蛋白質以及核酸)中的結構表徵和成像,通過功能化的AFM針尖採集單分子/單細胞力譜,探究生物基團或細胞間的各類相互作用,利用快速掃描AFM還可實时觀測細胞分裂等生物學過程。

現時,SPM存在著針尖在掃描過程中對樣品不可避免的擾動、受限的探測頻寬和時間分辨能力、難以探測埋藏介面的微觀資訊等科技瓶頸,有望通過與超快雷射、量子傳感、精密量測、光學微腔等科技融合取得突破。SPM未來的發展趨勢包括相干探測和操控、複雜三維納米結構的表徵和解構、極端物理條件下的SPM以及生物活體系統的原位表徵等。

A.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示意圖;B.利用掃描探針操控單分子化學反應;C.單個Ti原子的磁共振譜線;D.利用力譜探測病毒在細胞上的擴散和結合行為;E.單個水分子的振動譜;F.外膜蛋白質的原子力顯微鏡成像;G.單個水合鈉離子的原子力顯微鏡成像

《自然·綜述·方法導論》(Nature Reviews Methods Primers)創刊於2021年1月,致力於加强多學科對綜合性、複雜性科學問題的協同攻關,通常圍繞一個重要主題,邀請跨地區、跨學科的多名頂尖學者合作撰寫介紹和總結先進方法或科技的引導性綜述,旨在面向更為廣泛的讀者,概述該主題相關方向的發生發展、方法與應用。江穎等在該文中詳細介紹了掃描探針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設備構造,展示了如何實現高分辨成像、譜學以及原子分子操縱科技,總結了掃描探針顯微術在物理學及其他領域的最新應用,並梳理了該領域所面臨的科技挑戰和未來發展前景。

相關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教育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和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輕元素量子資料交叉平臺的支持。

綜述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6-021-00033-2;

http://jiang.pku.edu.cn/file/2021/NatRevMethodsPrimer2021_SPM.pdf

編輯推介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6-021-00037-y

江穎老師相關報告視頻連結:

https://www.koushare.com/video/videodetail/12921

https://www.koushare.com/video/videodetail/11383

https://www.koushare.com/video/videodetail/3900

https://www.koushare.com/video/videodetail/1483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本文標題: 北大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等在《自然·綜述·方法導論》發表掃描探針顯微術領域綜述論文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60311941169
相关資料
大工能源與動力學院研究成果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近日,能源與動力學院唐大偉教授課題組在化學鏈制氫載氧體研究中取得進展。該科技的發展可為能源系統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提供有力支撐。載氧體的熱力學氧分壓直接决定其氫氣收率。儘管如此,鈣鈦礦載氧體的電子結構與熱力學氧分壓之間的內禀關係仍不清
標籤: 能源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秦曉英課題組調控新型硒化物顯著提高其熱電轉換效能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能源資料與器件製造研究部秦曉英研究員課題組在Cu2SnSe3資料體系熱電效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ACSNano上。現時對於Cu2SnSe3熱電效能的優化主要是通過Sn比特摻雜提高空穴濃度,然而這
標籤: 熱電資料 科學 熱導率 科普
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王雪强教授最新《JACS》!
近期,湖南大學的王雪强教授、譚蔚泓院士等人利用核酸適配體Sgc8c和抗癌藥物CombretastatinA4製備了三種不同鍵鏈的偶聯物,用以研究藥物釋放機制及其對抗癌效力的影響。基於這一發現,研究進一步設計了XQ-2d-CA4偶聯物,在誘導
標籤: 谷胱甘肽 科普 藥品
Nature,Communications丨可印刷Ti3C2Tx,MXene-氟聚合物複合材料中的介面壓電極化鎖定
為了實現偶極子對齊,電極化被認為是壓電材料後處理中的一項必要任務。最近有研究表明利用納米填料極化含氟聚合物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一問題,但是對於由納米填料填充壓電聚合物範本產生的偶極取向機制仍不清楚。這項工作揭示了PVDF-TrFE和Ti3C2T
標籤: 複合材料 納米 pv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