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崔田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

近日,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段德芳教授、寧波大學崔田教授等人,與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苗茂生教授等人合作,在超高壓下雙原子分子晶體結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到目前為止,元素週期表中唯獨氟在超高壓下的結構演化還不清楚,由於氟在元素週期表中的獨特位置,研究它在高壓下的結構演化,具有特殊的意義。

近日,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段德芳教授、寧波大學崔田教授(吉林大學唐敖慶教授)等人,與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苗茂生教授等人合作,在超高壓下雙原子分子晶體結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以“Multistep Dissociation of Fluorine Molecules under Extreme Compression”為題,於2021年6月4日發表於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

在足够高的壓力下,所有的分子體系都會解離成原子相,並伴隨著新奇特性的出現,如理論預言絕緣的氫分子晶體在高壓(大於550 GPa)下轉變成金屬原子氫,成為室溫超導體;實驗發現氮分子晶體在110 GPa解離為立方結構的聚合氮(cg-N),是高能量密度資料;實驗發現鹵族單質碘、溴和氯分別在23 GPa、80和258 GPa分子解離轉變為非公度結構,原子相具有超導特性。到目前為止,元素週期表中唯獨氟在超高壓下的結構演化還不清楚,由於氟在元素週期表中的獨特位置,研究它在高壓下的結構演化,具有特殊的意義。

圖1理論預測超高壓下氟的混合相和原子相的結構示意圖。

早在2007年,崔田課題組就針對I2和Br2雙原子分子體系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構建了一個合理的調製結構,很好地表徵了固態溴的非公度相,揭示了彈性常數C44軟化是導致分子相解離機制(PRB 76,104113,2007);發現非靜水壓引起碘的超導轉變溫度(Tc)隨壓力增大而升高,很好地解釋了長期未能得到解釋的實驗現象(PRB 79,064518,2009)。該工作採用基於第一性原理的晶體結構蒐索方法,發現氟分子相在2.75 TPa發生部分解離,出現了分子和聚合鏈共存的混合相,然後轉變為由聚合鏈和原子共存的混合相,最後在30 TPa下轉變為純原子相。至此,弄清了超高壓下最後一個雙原子分子F2的解離過程,它在高壓下獨特的結構演化,是其他任何元素中都沒有的。預測的這兩個混合相和原子相都呈現金屬性,並具有超導電性,使得高壓下的氟成為元素超導體中的一員。該工作對氟在極端壓力下結構演化行為的研究,填補了雙原子分子高壓行為的最後一塊空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吉林大學的段德芳教授,通訊作者為寧波大學的崔田教授和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苗茂生教授。該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委項目、吉林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與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天河一號的大力支持。

論文全文連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6.225704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本文標題: 吉大崔田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59810304207
相关資料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線粒體microRNA成像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線粒體microRNA成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線粒體定位microRNA可通過調控線粒體基因表達,影響線粒體的形態、代謝、氧化還原穩態、自噬和凋亡。mitomiR的异常表達與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
標籤: 科學 科普 microrna
上海矽酸鹽所在光催化製備活性氯物種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當前工業上一般通過電解食鹽水生產Cl2,該方法存在金屬電極成本昂貴、電量能耗過大等不足。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能源和環境催化資料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光催化製備Cl2的方法,即利用光作為輸入能源,以BiOCl為光催化劑,在類比海水中實現
標籤: 光催化 科學 科普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科研人員在錳氧化物中證實CE相伴隨相分離表面態
鈣鈦礦錳氧化物是典型的强關聯資料,其展現出一系列性質迥異、相互競爭的電子相。其中,在窄能帶的半摻雜錳氧化物中出現的CE相是强關聯體系中極為特別的一種相,它是少有的同時表現出電荷、自旋與軌道序的絕緣相。錳氧化物中反鐵磁相和電荷有序相一般同時發
標籤: 科學 科普 ce 電荷
首次揭示!矽納米柱嵌鋰過程的塑性流動和原子尺度應力變化
然而,矽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會出現巨大的體積膨脹,導致矽負極的斷裂和粉化,進而電池容量迅速衰减。而現時的研究未能捕捉到嵌鋰過程矽負極中產生的微觀結構和應力變化,且很難通過實驗觀察到塑性變形,無法從機理上進一步分析。
標籤: 原子 納米效應 納米 科學 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