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證據!吃紅肉與DNA損傷、結直腸癌相關基因突變的分子聯系

結直腸癌是對初始在結腸或直腸部位的組織發展形成的癌症統稱。結直腸癌導致的死亡人數在中國癌症死亡人數排行榜中位列第五。IARC工作組在2015年時調查了800多項研究,最有影響力的證據已經顯示出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與包括結直腸癌在內的十幾種癌症之間存在聯系。

結直腸癌(大腸癌,CRC)是對初始在結腸或直腸部位的組織發展形成的癌症統稱。它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的2020年全球最新資料顯示,結直腸癌是僅次於乳腺癌和肺癌的第三大常見癌症,患者占比高達9.4%,其中中國結直腸癌患者占全球31%。結直腸癌導致的死亡人數在中國癌症死亡人數排行榜中位列第五。

IARC工作組在2015年時調查了800多項研究,最有影響力的證據已經顯示出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與包括結直腸癌在內的十幾種癌症之間存在聯系。

已知較高的紅肉和加工肉攝入量、較低的膳食纖維、較高的酒精攝入量和較低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都是結直腸癌的風險因素。然而,這些因素對患者直接導致突變的作用仍有待闡明。

北京时間6月18日,發表在國際腫瘤研究頂級期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雜誌Cancer Discovery(IF=29.5)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腫瘤學家Marios Giannakis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將結直腸突變特徵與食用加工或非加工紅肉聯系起來,提供了二者之間的機制聯系,並進一步闡明紅肉在結直腸癌發生和發展中的作用。

臨床前模型實驗表明,食用紅肉可能會促進結腸中致癌化合物的形成,但該研究未能顯示與患者結直腸癌發展的直接分子聯系。研究人員表示,現時缺乏證明結直腸癌患者具有的特定突變模式是攝入紅肉導致的。囙此,確定結腸細胞中導致癌症的分子變化,不僅可以揭示紅肉在結腸直腸癌發展中的作用,還將為癌症預防和治療提供新的途徑。在這項研究中,為了確定相關的遺傳變化,研究人員對參與三項美國全國性前瞻隊列研究(護士健康研究I/II和健康專業人員隨訪研究)900個配對的結直腸癌患者正常和結直腸癌組織進行了全外顯子組DNA測序。所有患者在診斷結直腸癌之前的幾年中都提供了關於飲食、生活方式和其他因素的資訊。對DNA測序數據的分析結果顯示,在正常和癌變的結腸組織中存在一些突變特徵,包括一個訓示烷基化的特徵,這是一種DNA損傷形式。DNA的烷基化損傷可以導致複製過程中的錯配,已被認為是引起基因突變及誘發相關疾病的原因。

研究人員發現,烷基化特徵與診斷前攝入加工或未加工紅肉顯著相關,但與攝入其他食物或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無關。而且,攝入紅肉與本研究中發現的任何其他突變特徵都沒有關聯。

在此前的研究中,Giannakis團隊發現,食用紅肉與遠端結腸的癌症發病率有關,遠端結腸的正常和癌症組織的烷基化損傷明顯高於近端結腸組織。

研究人員通過一個預測模型確定了KRAS和PIK3CA基因是烷基化誘導突變的潜在靶點。與這一預測結果一致,他們發現,攜帶KRAS G12D、KRAS G13D或PIK3CA E545K驅動了突變的結直腸腫瘤與沒有這些突變的腫瘤相比,烷基化特徵的富集程度更高。烷基化特徵還與患者生存相關:與損傷水准較低的患者相比,腫瘤具有最高水准烷基化損傷的患者結直腸癌特异性死亡風險高出47%。

該研究首次在結腸細胞中發現了一個烷基化突變特徵,並將其與食用紅肉和癌症驅動突變聯系起來。這些發現表明,食用紅肉可能導致烷基化損傷,並誘導KRAS和PIK3CA的致癌突變,從而促進結腸直腸癌的發展。這項研究提供的數據進一步支持了食用紅肉作為結直腸癌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也為預防、檢測和治療這種疾病提供了機會。

Giannakis解釋說,如果醫生能够識別出那些具有在遺傳上容易累積烷基化損傷的個體,可以建議他們限制紅肉攝入量,以作為一種精確的預防形式。此外,烷基化突變特徵可以作為一種生物標誌物,用於識別結直腸癌風險較高的患者或在早期階段檢測癌症。由於烷基化特徵與患者的生存率相關,囙此它也有可能作為一種預後生物標誌物。但Giannakis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探索這些可能性。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的一個局限性是研究參與者的潜在選擇偏倚,因為在隊列研究中無法從所有發病的結直腸癌病例中獲取組織標本。現時,Giannakis的團隊正在探索攝入紅肉與烷基化損傷在不同患者群體中的潜在作用。

論文連結:

https://cancerdiscovery.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21/06/11/2159-8290.CD-20-1656

原文刊載於【中國生物技術網】公眾號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本文標題: 重磅證據!吃紅肉與DNA損傷、結直腸癌相關基因突變的分子聯系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59798250446
相关資料
EES丨喬世璋教授,電催化CO2還原中的“氧”活力
由於多種可能的反應路徑和最終產物的存在,電化學CO2還原反應本質上是複雜的。囙此,產物選擇性是CRR電催化劑設計中一個始終要面臨的難題。然而,現時仍然無法全面地解釋CO2還原反應的選擇性,比如無氧碳氫化合物和含氧醇類產物的競爭性生產。最近,
標籤:
北京大學謝正偉團隊在頂刊發佈一種基於深度學習和基因指紋的藥效預測新系統
一方面,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在複雜體系方面的成功應用使研發人員認識到其在藥物研發領域巨大的應用潜力。基於這些數據開發新的深度學習算灋使得藥物研發正在加速藥物研發的行程。選取基因指紋作為中間名額具有多樣性和多種疾病中的普適性。研究人員將這種方法
標籤: 基因合成 系統學習 科普
《AFM》,雷射誘導表面重構納米多孔金修飾二氧化鈦納米線!
基質輔助雷射解吸質譜在檢測蛋白質和DNA等高分子量生物分子方面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納米結構基底的物理化學性質對雷射解吸電離質譜的效能有重要影響。對基底性質的基本理解可以為高效LDI矩陣的設計和開發提供見解。來自韓國延世大學等組織的科研人員研究
標籤: 納米線 納米 多孔資料 科學 科普
JCI,湯富酬/喬傑團隊利用DNA甲基化追溯囊胚培養液中游離DNA細胞來源
部分流產胚胎主要是源於胚胎的非整倍體染色體異常,在移植胚胎前鑒定並排除非整倍體胚胎是輔助生殖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以檢測體外培養胚胎的培養液中游離DNA為代表的無創植入前胚胎遺傳學檢測,因沒有對胚胎本身進行取樣操作,能够避免上述問題,但無創檢
標籤: 甲基 dna 追溯系統 dna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