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所高性能水溶性雙光子光功能資料及仿生水凝膠微納3D列印新進展

以水為介質的水相環境飛秒鐳射雙光子微納3D列印由於具有綠色環保、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引起了生物醫學組織工程領域的廣泛關注,成為近年來微納3D列印重要發展方向和熱點之一。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慧介面科學中心有機納米光子學實驗室鄭美玲研究員團隊,近期在水溶性雙光子引發劑設計及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微納3D列印科技能够實現具有納米精度的3D微納結構的加工,在眾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飛秒鐳射雙光子微納加工技術是一種基於非線性光學效應的微納3D列印科技,可以突破光學繞射極限限制,實現3D複雜微納結構與器件的可控製備。以水為介質的水相環境飛秒鐳射雙光子微納3D列印由於具有綠色環保、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引起了生物醫學組織工程領域的廣泛關注,成為近年來微納3D列印重要發展方向和熱點之一。然而,圍繞水相環境雙光子微納3D列印核心技術,由於現有雙光子引發劑的水溶性差、雙光子聚合引發效率低,導致所製備的三維水凝膠微結構精度差、細胞毒性大,尚存在如何提高資料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從而提高結構精細度等科學問題。

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慧介面科學中心有機納米光子學實驗室鄭美玲研究員團隊,近期在水溶性雙光子引發劑設計及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高性能水溶性雙光子光功能資料分子設計思想與策略,有效提高了雙光子吸收截面和生物相容性,突破了非水溶性資料的雙光子吸收特性與水溶性難以兼顧的瓶頸,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高效水溶性雙光子引發劑,並應用於仿生3D水凝膠結構的構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https://doi.org/10.1021/acsami.1c02227(DOI: 10.1021/acsami.1c02227)。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智慧介面科學中心有機納米光子學實驗室的鄭美玲研究員,高文為論文第一作者。

作者利用離子型π共軛體系來提高雙光子引發劑的水溶性和雙光子吸收特性的同時,還通過結合不同的疏水基團調節其生物相容性。在水相環境下的雙光子聚合過程中,利用具有相對較大內腔尺寸和良好的水溶性的葫蘆脲7作為主體對引發劑分子進行包結,通過改變聚合微環境,進一步提高了雙光子吸收截面,從而提高了引發效率。等溫量熱滴定測試和量子化學類比結構顯示主客體化學相互作用後絡合物的最佳絡合比為1:1。研究團隊利用這種新型水溶劑引發劑結合水溶性單體設計了組分簡單的水相聚合光敏資料,並且實現了聚合閾值僅為3.7 mW、最細線寬180 nm的水相環境中的高精細仿生水凝膠結構的構築。

研究團隊利用該光敏體系實現了結構保真度和力學性能良好的仿生3D水凝膠細胞支架結構的3D列印,研究了細胞在支架上的生長行為,螢光探針標記和顯微成像研究證實了該類引發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這為水凝膠資料在組織工程領域中的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圖1離子型π共軛水溶性雙光子引發劑的設計與合成

圖2量子化學類比主客體化學相互作用

圖3仿生3D水凝膠細胞支架的構築

該工作是研究團隊前期一系列仿生水凝膠工作的深入和拓展(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9,11,1782–1789,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7,9,42247–42257;Appl.Surf.Sci.2017,416,273–280;J. Mater.Chem.B2015,3,8486-8491;Chem.Soc.Rev.2015,44,5031-5039;J. Mater.Chem.B2014,2,4318-4323)。相關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納米科技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中國科學院國際夥伴計畫等項目的大力支持。

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ami.1c02227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本文標題: 理化所高性能水溶性雙光子光功能資料及仿生水凝膠微納3D列印新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59432103091
相关資料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深地科學卓越研究中心厘定一套俯衝帶純沉積物熔融形成的S型花崗岩
前人將由變火成岩部分熔融而成的花崗岩稱為I型花崗岩,由變沉積岩部分熔融而成的花崗岩稱為S型花崗岩。純沉積物來源的S型花崗岩遠比想像中的要少,而誤用非純沉積物來源的花崗岩作為地殼的地球化學端元,會造成很多不合理甚至是錯誤的結論。囙此厘定純沉積
標籤: 哀牢山 科學
Nature子刊,|,南方科技大學龔欣等展示了人類ABCA4在不同功能狀態下的三個低溫電鏡結構
人類ATP結合盒亞家族A轉運體介導各種脂質化合物的跨膜轉運。人類ABCA轉運體的突變已被描述為導致與脂質轉運受損有關的嚴重遺傳性疾病。然而,人們對ABCA轉運體的底物識別和轉運的機制細節知之甚少。ABCA轉運體負責在不同器官和細胞類型中轉運
標籤: 科普
【Nat,Communi】研究發現創造耐熱作物的關鍵
該發現是是創造耐熱作物的關鍵。據預計到2050年,全球變暖可能使農作物減產三分之一。進一步研究表明,RCB是熱響應性PIF4積累所必需的,同時RCB與HMR能够直接相互作用。
標籤: 植物 科普
【Nature】全面綜述提高作物產量的方法!
此外,該文還認為加速作物改良必須利用自然進化的性狀和合成生物學。1960年代的綠色革命使主要的主糧作物的產量急劇增加,從而滿足了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的需求。葉片內部CO2濃度的新增導致氣孔孔徑的减小。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