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天文臺科研人員揭示類太陽恒星耀發活動的特徵時間

觀察太陽耀斑的光變曲線,會發現光變輪廓具有明顯的先上升(上升相)後下降(下降相)特徵。因而,耀斑的上升相和下降相的特徵時標,對耀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物理意義。典型的類太陽恒星耀發光變輪廓,可見圖1。結果顯示,類太陽恒星耀發的上升相時間中位數為5.9分鐘,下降相時間中位數為22.6分鐘。

1859年9月1日,英國天文學家Richard C.Carrington和Richard Hodgson分別獨立觀測到太陽表面的局部突然增亮現象,這種現象被太陽物理學家稱之為“flare”,中文譯名“耀斑”。隨著觀測儀器的不斷進步,對太陽耀斑的觀測研究已經進入了多波段、高空間分辯率、高時間分辯率和高譜分辯率的階段。觀察太陽耀斑的光變曲線,會發現光變輪廓具有明顯的先上升(上升相)後下降(下降相)特徵。一般來說,耀斑的上升相代表了太陽磁場能量通過磁重聯過程快速釋放的過程,而其下降相則代表了耀斑源區的逐漸冷卻過程。因而,耀斑的上升相和下降相的特徵時標,對耀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物理意義。

無獨有偶,在對恒星光變曲線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突然增亮現象,也被稱作“flare”。由於恒星缺少空間分辯率的觀測,恒星天文學家將其譯為“耀發”。雖然恒星耀發的研究歷史也很悠久,但是累計觀測到的恒星耀發的樣本數並不多,而類太陽恒星的耀發樣本就更少了。Kepler空間望遠鏡在2009年發射升空之後,對特定天區進行了持續的測光觀測,獲取了大批量恒星的光變曲線,為類太陽恒星耀發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樣本,尤其是其中的高頻採樣(short-cadence,簡稱SC)數據,帶來了耀發光變輪廓的大量豐富資訊。典型的類太陽恒星耀發光變輪廓,可見圖1。

KIC 4543412恒星上一次耀發的精細光變輪廓。Trise代表上升相時間,Tdecay代表下降相時間,數據點間的時間間隔約為1分鐘

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賀晗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Kepler的SC數據,選取恒星參數與太陽接近的20顆有顯著耀發活動的類太陽恒星,從光變曲線中識別出184個恒星耀發樣本,基於耀發的光變輪廓確定了每個耀發樣本的上升相和下降相時間(見圖1),然後對耀發的上升相時間和下降相時間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類太陽恒星耀發的上升相時間中位數為5.9分鐘,下降相時間中位數為22.6分鐘。這一結果與太陽耀斑的時標一致,因而支持兩者具有相同的物理機制。

研究進一步發現,類太陽恒星耀發樣本的上升相和下降相時間均符合對數常态分配,表現為尖頭–長尾的分佈形態(見圖2),該分佈通過了Kolmogorov–Smirnov檢驗,置信水准為0.95。這一結果為恒星耀發特徵時間分析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可作為未來此類研究的基準,用於比較各類恒星上耀發時間的分佈規律。此外,該分佈結果可以作為系外行星大氣建模的輸入因數,對分析恒星耀發活動施加於系外行星大氣的影響以及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具有重要意義。

圖2:左側的上圖和下圖分別為耀發樣本的上升相時間和下降相時間分佈長條圖(藍色),以及對數常态分配擬合曲線(紅色)。右側上圖和下圖分別為上升相時間和下降相時間各自取對數後的正態分佈圖

本研究工作以快報(Letter)的形式發表於國際重要天文學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NRAS: Letters,2021,505,L79-L83),論文審稿人評估該工作是“重要且有趣的(important and interesting)”。《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已有190多年的歷史,1859年Carrington和Hodgson發現太陽耀斑的論文即發表於該刊。

論文作者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貴州大學和美國紐澤西理工大學,國家天文臺閆岩博士和賀晗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本項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和中國科學院留學基金資助。

論文地址:https://academic.oup.com/mnrasl/article-abstract/505/1/L79/6297375。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資料標籤: 天文 太陽
本文標題: 國家天文臺科研人員揭示類太陽恒星耀發活動的特徵時間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58658713351
相关資料
蘇州醫工所董文飛課題組開發配比特響應型可降解生物資料用於乳腺癌治療
然而化療藥物在遞送過程中仍面臨釋放過程不够可控和腫瘤免疫微環境調控性弱等挑戰。囙此,構建一種智慧藥物遞送載體實現化療藥物的可控釋放和免疫調控,對提高腫瘤的化療-免疫綜合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標籤: 腫瘤 生物治療 藥品
成都生物所在同步糖化發酵製備γ-聚谷氨酸的科技研究中獲進展
現階段,γ-PGA主要是通過各類芽孢杆菌以葡萄糖、甘油等為碳源發酵製備,生產成本過高。為了節約成本,已有研究嘗試使用富含木質纖維素的農業廢棄物、通過分步糖化發酵工藝進行γ-PGA製備,然而這種工藝步驟過多、操作複雜,同時有大量廢水和廢渣產生
標籤: 聚谷氨酸 農業 pga 三農
暨大微電子學院麥耀華教授團隊在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暨南大學為通訊組織,王有生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王有生副研究員和麥耀華教授為文章共同通訊作者。然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仍然制約其快速的商業化行程。然而,NiOx基反式鈣鈦礦太陽電池中的介面缺陷嚴重影響光生載流子的非輻射複合,極大地降
標籤: 效率
成都生物所在氣候變化背景下入侵植物在我國的動態變化研究中獲進展
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的外來植物入侵形勢嚴峻。以上入侵植物的肆意蔓延給入侵地的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甚至人畜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為了能有效地防控外來入侵植物,早期發現以及快速反應極為重要,而外來入侵植物的分佈動態則被是早期發現
標籤: 植物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