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人象衝突”調研報告獲廣泛關注

近日,隨著雲南“斷鼻家族”象群北遷引發關注,“人象衝突”這一概念也進入公眾視野,北師大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人象衝突”調研報告獲廣泛關注。亞洲象肇事之處,留下的糞便。

近日,隨著雲南“斷鼻家族”象群北遷引發關注,“人象衝突”這一概念也進入公眾視野,北師大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人象衝突”調研報告獲廣泛關注。

2020年,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宏新教授團隊兩赴滇西南,深入亞洲象分佈的普洱和西雙版納兩市三縣區,在各級地方政府、自然保護區、林草研究機構等部門召開十餘場座談會,走訪亞洲象“肇事”涉及村莊,並近距離觀察到亞洲象損毀農田、人象相遇等危險場景,以科學探究人象衝突的深層次原因、影響和對策。調研結束後歷經兩個多月形成文稿,之後又徵求了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張立教授和雲南大學生命科學院陳明勇教授等多位亞洲象研究專家意見,於2021年1月初形成研究報告初稿、4月中旬形成第二稿,5月31日第三稿定稿後授權澎湃新聞《智庫報告》全文刊發。

在雲南,兩隻亞洲象嬉戲中。課題組航拍於雲南

成群結隊的亞洲象在深山出沒。課題組拍攝於雲南

亞洲象肇事之處,留下的糞便。課題組拍攝於雲南

調研報告一經刊發,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由中國科學院首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報刊《中國科學報》以及綜合性科學網站——科學網第一時間對研究報告中提及的基礎科學研究現狀問題予以關注並深入挖掘,當日即在科學網上發表了團隊署名文章《野生亞洲象基礎研究不能適應决策需要》;次日,《中國科學報》發表了團隊署名文章《基礎研究能否“追上”北竄野生象》;6月2日,《中國科學報》網路版再次以團隊署名發表《“肇事”412起,經損680萬元!北竄野象攔得住嗎》;上述文章被《光明網》《科普中國網》《今日科學》等多家媒體轉載。

中國科學報刊發王宏新教授課題組文章《基礎研究能否“追上”北竄野生象?》

人民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師範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宏新教授

6月3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發佈消息稱:6月2日21時55分,北遷象群沿玉溪市紅塔區進入昆明市晉寧區。“亞洲象為何北遷且引發廣泛關注”“中國及全球亞洲象保護情况如何”“亞洲象國際保護交流的重點和問題在哪裡”,圍繞這一系列問題,人民網記者專訪了王宏新教授,當日即刊登了專訪文章《亞洲象數量百年內下降90%我國近年來為何不降反增?》,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要進展以及亞洲象國際交流合作進行了詳細闡釋。專訪文章一經刊登,人民資訊、中國科技網、新浪、網易、騰訊、中華網等媒體廣泛轉載。4日,王宏新教授接受了《中國日報》記者採訪,當日刊登的新聞報導中,多處引用了研究報告覈心觀點;同日,國家生態環境部首長、中國環境報社主辦的《中國環境報》網路版發佈了團隊署名文章《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加强棲息地精細化管理,讓大象不再“出圈”》。

研究報告也引起了行業首長部門的高度重視:6月1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自然資源輿情日報》大幅摘錄了研究報告覈心觀點和政策建議;2日,研究團隊應約為自然資源部首長報紙《中國自然資源報》撰文,強烈呼籲開展亞洲象棲息地“退地還荒”工程試點;次日,該文由中國自然資源報社《自然資源內參》採納,專文報部領導參閱;8日,《中國自然資源報》再次發表王宏新教授署名文章《退地還荒,讓北上野象迷途知返——從雲南野生象群“離家出走”看荒野地保護》,文章結合團隊對荒野地保護國際經驗和退地還荒理論前沿近三年來的跟踪研究,並結合中國實際首創性地提出了實施“退地還荒”工程,也是團隊提出的根本性解决人象衝突的創新性政策建議。10日,《光明日報》形成三篇內參上報決策層。

中國自然資源報報刊發王宏新課題組文章《退地還荒,讓北上野象迷途知返》

中國日報首次刊發王宏新教授文章《Kunming braces for march of wild elephants》

中國日報再次刊發王宏新教授文章《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key to balance with nature》

6月中旬以來,“北上”象群流浪之旅仍在繼續,尤其是無人機在17日拍到兩隻小象打鬧而再次登上熱搜。18日,財新網專訪《王宏新:“退地還荒”可避免人象沖突損失量級增長》文章發表,提出隨著亞洲象活動範圍越來越廣,其肇事呈現出“點多面廣”和頻發、高發的態勢,被動的物理隔離與保險補償措施猶如揚湯止沸,只能進一步縱容亞洲象侵入村莊,引發更大範圍的人象衝突。如果不從根本上解决亞洲象棲息地問題,人象衝突的損失也將隨時間推移呈量級增長,實施退地還荒,已成為亞洲象保護不容回避的政策選擇。該專訪文章引起廣泛關注,“退地還荒”概念也開始被廣泛傳播。24日,《中國日報》在頭版、二版刊登了記者深度報導文章《National park proposed for wild elephants》(建立亞洲象國家公園),並發表王宏新教授署名英文文章《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key to balance with nature》(推進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關鍵)。此外,研究報告還引起文化縱橫、中俄頭條等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南方週末、財經雜誌和法新社等國內外媒體也紛紛提出採訪。

近年來,王宏新教授團隊專注跨學科研究,尤其是著眼於野生動物保護(尤其是食物鏈頂端肉食動物)和退地還荒的經濟-社會-生態系統耦合研究。2020年3月,王宏新教授團隊曾在《Science》上發表Letter《Wildlife consumption ban is insufficient》,引起國際學術界廣泛關注,並受邀擔任Nature、World Development、BJM Global Health等學術期刊(均為Q1區)匿名審稿人,在向自然科學領域交叉發展中取得突破。此次王宏新教授團隊的研究報告及後續相關衍生成果,對於科學探究緩解人象衝突和促進野生動物保護,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資料標籤: 衝突管理 王宏 時政
本文標題: 北師大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人象衝突”調研報告獲廣泛關注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58567940456
相关資料
上海光機所在CsPbBr3鈣鈦礦量子點摻雜光纖的製備和光譜效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科技實驗室在無機CsPbBr3鈣鈦礦量子點摻雜光纖的製備和光譜效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本研究採用堆垛法製備了光纖預製棒,再進行拉絲和熱處理得到了以CsPbBr3量子點微晶玻璃為纖芯,磷酸鹽
標籤: 量子點 光纖損耗 光譜 科學 科普
Advanced,Photonics封面,|,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分辨强場隧穿電離量子軌跡的新方案
原子分子內部的電子運動是自然界中諸多物理過程、化學反應、生命過程等現象的本質原因。囙此,捕捉原子分子內部電子層面的運動對認識並操控這些現象具有重要意義,是科學家們一直追求的目標。近期,華中科技大學陸培祥教授、周月明教授、張慶斌教授團隊提出了
標籤: 量子 原子 分子和原子 科學 量子力學 科普
南開朱守非課題組,銅催化環丙烯的開環硼化反應
朱守非課題組發展了銅催化環丙烯開環硼化新反應,合成了一系列立體構型單一的3,3-二取代的烯丙基硼烷類化合物。該研究拓展了催化卡賓對B-H鍵插入的反應類型,為烯丙基硼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該反應自2013年被首次發現以來,人們先後實現了以重氮
標籤: 丙烯 卡賓 科普
Circulation(IF=24)|,重大進展!首都醫科大學羅大力團隊發現惡性高熱樣心律失常的潜在分子機制
鈣螯合蛋白,包括Casq1和Casq2同種型,緩衝Ca2+並分別調節其在骨骼肌和心肌的肌漿網中的釋放。與CASQ1或CASQ2突變相關的人類遺傳性疾病包括惡性高熱/環境中暑和兒茶酚胺能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然而,患有MH/EHS事件的患者經常
標籤: 惡性高熱 心動過速 异氟醚 e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