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科大化藥學院謝衛青教授在士的寧(strychnine)的不對稱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化學與藥學院謝衛青教授在馬錢屬吲哚生物鹼士的寧的不對稱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OrganicLetter》上。化學與藥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王鵬岩和2018級碩士研究生陳俊翰為本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魏宏博博士和謝衛青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這是現時已報導士的寧合成路線中最高效的不對稱合成路線。

近日,化學與藥學院謝衛青教授在馬錢屬吲哚生物鹼士的寧(strychnine)的不對稱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Organic Letter》上。化學與藥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王鵬岩和2018級碩士研究生陳俊翰為本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魏宏博博士和謝衛青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圖1士的寧的結構及研究總結

士的寧是1818年由法國化學家Pelletier和Caventou從馬錢子植物中選取得到一類生物鹼(圖1),士的寧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對成年人的致死量為100-300 mg。臨床上通常用少量的士的寧來選擇性興奮脊椎,新增骨骼肌的緊張度,主要用於輕癱和弱視的治療。由於結構高度複雜,其結構的確證充滿挑戰,經過幾代化學家們的努力,Robison和Woodward分別於1964年和1965年提出其正確結構,後被單晶實驗所證實。士的寧具有一個高度稠和七環骨架、6個手性中心,並且其中的5手性中心在同一個六元環上,囙此它的合成很具挑戰性。自Woodward於1954年首次完成其全合成,國際上共有20個研究小組完成了士的寧22次全合成。在國內,2018年四川大學秦勇教授應用其課題組發展的光誘導自由基串聯反應,採用仿生合成策略用16步完成了士的寧的不對稱全合成。現時,雖然已有很多國內外課題組完成了士的寧的合成,但士的寧的特殊結構骨架仍然是啟發新的合成策略的源泉和檢驗新合成方法學的標杆。

圖2不對稱催化串聯雙Michael加成反應及馬錢屬吲哚生物鹼的簡短合成

最近,謝衛青教授課題組在馬錢屬吲哚生物鹼全合成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進展。應用課題組發展的不對稱催化串聯雙Michael加成反應以十克級規模合成光學活性四氫吡咯螺氧化吲哚(圖3)。接下來經過分子內脫水環化構建E/G環,再經過烯丙比特遷移還原,然後應用鈀催化分子內Heck環化反應構築D環,總共以9步、16%的總收率完成了士的寧合成前體异士的寧(Isostrychnine)的不對稱全合成。這是現時已報導士的寧合成路線中最高效的不對稱合成路線。

相關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orglett.1c01828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資料標籤: 藥學院
本文標題: 西北農科大化藥學院謝衛青教授在士的寧(strychnine)的不對稱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57867530985
相关資料
雲南天文臺伽瑪射線暴甚高能輻射機制研究獲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毛基榮研究員和王建成研究員使用顫抖輻射機制對伽瑪射線暴在TeV能段的甚高能輻射進行了詳細研究,證明顫抖輻射是產生伽瑪射線暴TeV光子的重要物理機制。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爆發天體,是重要的甚高能輻射源和宇宙線源。這一
標籤: 天文 科學 湍流 望遠鏡 科普
復旦大學葉明新、​沈劍鋒《自然·通訊》,超彈性負泊松比PI氣凝膠,-269.15℃,5000次壓縮不變形!
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起飛後73秒內發生爆炸,震驚了全世界。事故原因是由於右側固態火箭推進器上的一個橡膠O型圈在低溫下發生了彈性失效。航空航太領域中的超低溫環境對航天器和相關設備中彈性資料的效能提出了重大挑戰。例如,火星表面的最低溫度為130
標籤: 氣凝膠 泊松比
北京協和醫學院王偉偉團隊《Bioact.Mater.​》,共組裝、自佐劑抗原錶比特疫苗增强腫瘤疫苗接種效果
多肽疫苗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多肽抗原免疫原性較低,在體內無法激起足够强烈的T細胞反應;二是自組裝疫苗中多肽抗原量無法精確控制。囙此,開發出更高效的平臺以增强多肽疫苗的接種效果是亟待解决的問題。囙此,研發製備方法可控、簡單且接種效果强的多肽
標籤: 抗原錶比特 多肽合成 免疫佐劑 抗原呈遞細胞 問題疫苗
哈佛大學David,J.,Mooney《自然·材料》,生物障礙“打不過就加入”!癌症納米醫學最新展望
儘管現時已經有少數的納米醫學療法開花結果,但納米顆粒在體內迴圈過程中遇到的巨大障礙卻一直被忽視而始終無法得到克服。哈佛大學的DavidJ.Mooney團隊撰寫了最新展望性綜述文章,討論了癌症納米醫學中遇到的生物障礙(屏障),並從兩個方面詳細
標籤: 癌症 生物醫學 納米效應 納米 生物技術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