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自暴發以來,以其高致病性和傳染性,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同時也給各個國家和地區帶來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COVID-19在全球的傳播凸顯了迫切需要有效的方法來迅速發展治療和預防SARS-CoV-2。
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s)以其天然來源的物質轉運特性、內在的長期血液迴圈能力和優良的生物相容性,可高效地遞送各種化學藥物、蛋白及核酸等多種活性分子及藥物,在納米載體遞送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嶄新的治療潜力。
近日,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熊思東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發表了題為:Taggedextracellular vesicles with the RBD of the viral spike protein for delivery of antiviral agents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通過基於VSVG病毒蛋白的方法將SARS-CoV-2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裝載EVs膜上(RBD-EVs),RBD是SARS-CoV-2附著、融合和進入細胞的關鍵區域,在細胞水准及類器官模型中證實,RBD-EVs可特异性識別SARS-CoV-2受體ACE2高表達的細胞,並特异性胞內積累。
圖1:基於VSVG病毒蛋白的方法將病毒RBD裝載EVs膜上(RBD-EVs)
此外,利用hACE2人源化轉基因小鼠模型,證實了RBD-EVs能够在ACE2高表達的組織器官中特异靶向和富集,且未引發炎症因數高表達;在抗病毒方面,將抗病毒siRNA裝載入RBD-EVs,發現RBD-EVs能够高效的將siRNA特异性遞送到肺組織,進而抑制SARS-CoV-2假病毒感染。
圖2:SARS-CoV-2病毒刺突蛋白的RBD標記細胞外囊泡,用於遞送抗病毒核酸對抗SARS-COV-2感染
總的來說,本研究開發了一個安全和有效的工程化胞外囊泡系統,在體內可特异性靶向遞送抗病毒核酸或其他藥物進入特定組織,具備對SARS-CoV-2病毒感染精准治療的潜力。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1.05.049
原文刊載於【生物世界】公眾號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