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成功研製分佈式光纖地震傳感設備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暘、趙東鋒團隊與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王寶善、姚華建團隊合作,成功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佈式光纖聲波/振動傳感系統,該設備使用現有通訊光纜可進行地震監測、地質災害預測、地下結構成像、都市地下空間探測等。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暘、趙東鋒團隊與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王寶善、姚華建團隊合作,成功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佈式光纖聲波/振動傳感(DAS)系統,該設備使用現有通訊光纜可進行地震監測、地質災害預測、地下結構成像、都市地下空間探測等。DAS設備自2021年6月部署在合肥紫蓬山進行連續觀測,已成功監測到定遠縣2.3級地震(6月4日)、宣城2.7級地震(7月22日)、菲律賓6.6級地震(7月24日)、臺灣宜蘭縣5.8級地震(8月5日)等一些區域和全球地震。

(a)安徽定遠6月4日14時15分2.3級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距約100km(b)安徽宣城7月22日14時33分2.7級地震,震源深度15 km,震中距197 km(c)菲律賓7月24日04時49分6.6級地震,震源深度100 km,震中距2036 km(d)臺灣宜蘭8月5日05時50分5.8級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距927 km

當發生地震時,地震波傳播到光纜時,光纖會產生應變而被拉伸或壓縮,由於相干雷射在光纖介質中的彈光效應,瑞利散射光的振幅和位相就會發生改變,通過接收並解調背向瑞利散射光就可以獲得地震波的資訊。DAS科技利用相干雷射在光纖介質中的彈光效應來感知和傳輸外界的振動和聲波訊號,具有分佈式、集成度高、遠距離傳輸、抗干擾性强、分辯率達米級等優點,為地震監測和地下結構成像提供了一種全新科技途徑。

研究團隊通過對DAS專用雷射光源、後向瑞利散射光與本振光的相干探測、拍頻訊號相位解調以及系統軟體算灋等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研製成用於高解析度地震監測和成像的分佈式光纖聲波/振動傳感設備。該設備監測頻率範圍為10毫赫茲至20千赫茲,定位精度為3.5米,監測長度達40公里。該系統可以利用現有的通訊光纜進行地震監測、地質災害預測和都市地下空間探測等,服務國家防灾减灾重大需求和城市規劃發展。

DAS設備主要由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特任副研究員張强完成,資料處理由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生孫天為完成。該工作得到了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資助和支持。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

資料標籤: 地震 地震預測
本文標題: 中國科大成功研製分佈式光纖地震傳感設備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49303419422
相关資料
上海交大ITEWA團隊解析定形相變儲熱複合材料製備、效能及熱管理
論文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吳閩强,通訊作者是李廷賢研究員。然而,以固-液相變為代表的傳統PCM存在熱導率低、易泄露、相分離和過冷度大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相變資料在可再生能源儲能、建築節能、電子器件熱管理等方面的發展與應用,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相變
標籤: 相變資料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牛國清研究組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取得新進展
2018級碩士研究生王霞為第一作者,2019級碩士研究生付宇蝶和王美燕參與了部分工作,牛國清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為該論文第一完成單位,植物資源保護與種質創新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和南方山地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級培育基地分別為第二和
標籤: 合成生物學 生物技術 西南大學 科學 科普 微生物
山東大學藥學院王鳳山教授團隊提出酶法糖基化修飾活性多肽的新策略
王鳳山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生鄭小菊為第一作者,山東大學為唯一通訊組織。王鳳山團隊期望建立一種多肽糖基化修飾方法,以實現結合多肽的快速、高效、綠色的糖基化修飾。這種酶法糖基化修飾活性多肽的策略為多肽的糖基化修飾提供了一個普適的方案,能
標籤: 王鳳山 多肽合成 藥品
植物所科研人員揭示礦物保護和微生物内容對凍土碳動態的關鍵調控作用
凍土區“增溫快、碳儲量大”的特點使其成為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脆弱區,凍土碳迴圈與氣候變暖之間的迴響關係也囙此成為全球變化研究群體廣泛關注的焦點話題。特別是,尚不清楚礦物保護、微生物内容以及底物質量調控凍土碳動態的相對重要性。進一步研究發現,Q
標籤: 動態 科學 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