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成功與否,與你的腸道菌群息息相關!

眾所周知,腸道微生物組與人類健康和疾病密切相關,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以及抑鬱症和老年癡呆症等精神類疾病。此前,大量研究已經證實,腸道菌群的組成因人而異,健康人的具有很大相似性;而不健康的人,在細菌組成上則顯示出很大差异。也就是說,减肥成功與否,還要看你的腸道菌群。

最近,總聽很多人抱怨:“為什麼我管住嘴了,也邁開腿了,可體重依然穩定的如泰山一般。”

這一定是與你的腸道微生物組有關。

眾所周知,腸道微生物組(即腸道菌群)與人類健康和疾病密切相關,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以及抑鬱症和老年癡呆症等精神類疾病。此前,大量研究已經證實,腸道菌群的組成因人而異,健康人的具有很大相似性;而不健康的人,在細菌組成上則顯示出很大差异。

腸道菌群的組成和多樣性還與身體質量指數(BMI)和代謝健康標誌物相關,並被證明可以調節動物的體重。

最近的人類實驗也表明,腸道菌群的基線組成可以决定個體對减肥干預措施的反應。也就是說,减肥成功與否,還要看你的腸道菌群。然而,這一現象背後的功能决定因素仍難以捉摸。

有研究認為腸道菌群的生態組成對减肥結果產生了因果影響。然而,這一說法還存在爭議。

北京时間9月15日,發表在美國微生物協會旗下期刊《mSystems》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和系統生物學研究所(ISB)的研究團隊為這個存在爭議的說法新增了新的證據。該研究發現,一個人的腸道菌群的確會影響其减肥的成功率,而這與BMI無關。該研究還為診斷測試打開了大門,未來有望可以識別出能因改變健康生活管道而减肥成功的個體,以及可能需要施加更嚴格干預措施的個體。該研究也為開發基於腸道菌群的減肥產品開闢了新的途徑。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105名參與節食計畫的參與者,他們都參加了一個商業健康項目,其中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導。隊列中的每個參與者都有基線血液代謝組學、血液蛋白質組學、臨床數據、飲食調查問卷、糞便16S rRNA基因測序數據和體重變化的隨訪數據。

大約一半(48人)參與者顯示出持續的體重下降和代謝健康名額的改善;而另一半人(57人)對干預措施沒有反應,保持了穩定的體重。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减肥成功人的腸道菌群具有更高的細菌生長率,並且富含將飲食營養物質轉用於細菌細胞生長的基因。相反,那些對减肥無效的人腸道菌群的細菌生長率較低,但具有將不可吸收的纖維和澱粉分解為可吸收的糖的能力較高。而且,他們的腸道菌群也為腸道炎症環境做好了準備。

研究人員認為,飲食能量的獲取、宿主-微生物競爭以及共生菌對炎症的調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宿主對减肥干預的反應,這一點不依賴於基線BMI或代謝健康狀態。而為代謝優化的腸道生態系統和較高的細菌生長率似乎更有利於减肥。

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較高的普雷沃菌屬(Prevotella)基線水准可以改善對標準化高纖維飲食的减肥反應。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同樣發現在减肥成功的個體中,基線細菌生長率較高,部分由Prevotella所驅動。Prevotella和其他擬杆菌屬似乎更能有效地利用複雜澱粉和纖維的降解產物來促進生長,並减少從食物中獲取的熱量。

研究人員表示,確保腸道微生物可以有效將從膳食纖維中分離出的糖轉化為短鏈脂肪酸和/或减少腸道中細菌纖維降解基因的豐度,將有助於改善通過健康生活管道干預的减肥反應,以及更好的代謝健康。

研究通訊作者、ISB助理教授Sean Gibbons博士總結道:“我們這項工作可能會帶來新的診斷方法,以確定哪些人對健康生活管道的改變反應良好,哪些人可能需要更嚴格的措施來實現减肥。通過瞭解哪些微生物和代謝過程有助於促進腸道菌群驅動的减肥,我們可以開始設計有針對性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干預措施,以讓那些對抗减肥的腸道微生物組變成更有利於减肥的微生物組。“

論文連結:

https://journals.asm.org/doi/epub/10.1128/mSystems.00964-2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聯繫郵箱:yzhao@koushare.com

本文標題: 减肥成功與否,與你的腸道菌群息息相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44957123836
相关資料
尉海軍教授等人Materials,Today,聚合物電解質及固態鋰金屬電池介面
聚合物電解質基固態鋰金屬電池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穩定的高能電化學儲能器件。相比於無機固態電解質,聚合物電解質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柔韌性,能與電極資料緊密接觸。基於聚合物電解質的SSLMBs在過去幾十年中得到了廣泛研究。其次,聚合物電解質與鋰金屬負
標籤: 電化學 鋰聚合物電池 負極資料 電池
首醫大基礎醫學院安威教授團隊《Am,J,Transplant》發文闡述肝再生增强因數減輕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損傷新機制
基礎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碩士研究生孔維寧和該系李文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安威教授為通訊作者。安威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於肝臟損傷與修復研究,前期工作顯示,肝再生增强因數ALR作為一種肝臟內源性小分子蛋白,可明顯促進肝細胞再生,並減輕多種因素引起的
標籤: 線粒體 缺血再灌注損傷 細胞自噬 肝細胞 科普 肝臟
南京土壤所在硫化鎘氧化溶解過程中的晶面效應方面取得進展
有研究表明,晶型納米顆粒存在不同的暴露晶面,其中占主導的暴露晶面顯著影響顆粒表面的吸附/解吸、氧化/還原、溶解/沉澱等過程,但主導晶面對CdS-NPs的環境化學過程與機制尚不清楚。
標籤: 硫化鎘 科學 cds 科普
CRAFT高功率電源平臺獲重要進展,成功實現100,kA直流回路分斷
近日,电浆所CRAFT項目電源團隊首次研發成功100kA的單體真空開關並成功分斷100kA直流回路,在世界高儲能直流分斷科技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基於人工過零的直流回路分斷科技承擔著超導磁體失超保護的重任,是確保CRAFT項目磁體安全的重要防線
標籤: 電路回路 科普 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