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李明教授發現湖泊藍藻向地下水遷移證據。該成果以“Multi-proxy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cyanobacteria invasion from a eutrophic lake into the circumjacent groundwater”為題發表於環境科學與生態領域著名期刊Water Research上。
湖泊和水庫的富營養化會促使有害藍藻水華發生,而地表水通常會與地下水不斷交換。本研究通過擴增子測序、螢光定量PCR、藻毒素檢測、室內培養及土柱滲透試驗等多手段研究發現藍藻能够從富營養化湖泊(太湖)向其周圍地下水滲透,且其含量會隨著離湖岸距離的新增而减少。影響藍藻下地下水遷移的主要因素有包氣帶孔隙大小、藍藻粒徑大小和形狀等。該研究還明確了太湖周邊地下水中微囊藻可能來源於湖水,席藻可能來源於表層土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葉思思為論文第一作者,李明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相關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同時還獲得了唐仲英基金會仲英青年學者項目的資助。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1.117578
以上內容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網:https://news.nwsuaf.edu.cn/xscg/edfab84cea3d4c6e88b46c4e24b63c38.htm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聯繫郵箱:yzhao@koush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