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健康院研究證實治癒耐多藥結核病有新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粵港澳呼吸系統傳染病聯合實驗研究員張天宇課題組聯合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奧克蘭大學&奧塔哥大學教授庫克·葛列格里和俄羅斯科學院教授馬斯洛夫·德米特裏,研究證實新藥TB47與專利過期老藥形成純口服組合,有望在4個月內治癒耐多藥結核病。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粵港澳呼吸系統傳染病聯合實驗研究員張天宇課題組聯合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奧克蘭大學&奧塔哥大學教授庫克·葛列格里和俄羅斯科學院教授馬斯洛夫·德米特裏,研究證實新藥TB47與專利過期老藥形成純口服組合,有望在4個月內治癒耐多藥結核病。相關研究9月17日線上發表於《抗微生物劑與化療》。據悉,並列第一作者為餘崴、約瑟夫·布哈裏。

結核病俗稱癆病,是由結核分枝杆菌(簡稱結核菌)引起致死性疾病,以肺部結核最為常見。隨著耐藥結核病的不斷出現,結核病具有死灰復燃的危險。儘管世衛組織在1993年就已宣佈世界進入結核病緊急狀態,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3個新藥被準予,但是由於毒副作用等原因,只能用於難治性結核,換言之,至今無一線新藥。

張天宇課題組之前研發的靶向分枝杆菌呼吸鏈細胞色素bc1氧化酶複合物的抗結核新藥TB47與氯法齊明具有獨特的組合殺菌、滅菌活性,添加TB47的孟加拉療法可能將之前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9個月以上的療程縮短到5個月以內,這與現時使用四種一線藥物治療普通結核病需要的6個月的療程接近。

然而,這一療法用到注射藥物,而純口服治療方案是現時抗結核藥物及新療法研發的趨勢,因為口服一方面可以减少病人的注射痛苦,另一方面也便於病人减少外出就醫,新增病人的依從性。此外,之前療法中含有吡嗪醯胺、喹諾酮類藥物,臨床上已經發現MDR臨床結核菌株有一半左右對這兩種藥物也耐藥,它們在療法中的具體作用不是十分清楚。

該研究表明,TB47與專利過期的口服老藥組合具有良好的治癒MDR結核病的效果,TB47+氯法齊明+利奈唑胺作為一個固定組合,且利奈唑胺使用不超過3個月。該組合+吡嗪醯胺四藥聯用,在≤4個月即實現零復發,即該組合可能在≤4個月治癒MDR結核,甚至比四種一線藥物治療普通結核病還要快。該組合中加入左氧氟沙星並沒有顯著縮短療程,加之很多臨床MDR結核菌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和該類藥物對病人(特別是兒童)的神經具有較大的毒性,囙此,該療法將來成功的話,可以免除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治療MDR結核病。

無吡嗪醯胺的TB47+氯法齊明+利奈唑胺三藥聯用達到徹底治癒的治療時間需要5~6個月,基本與四種一線藥物治療普通結核病的療程接近。加之,臨床檢測結核菌對吡嗪醯胺的藥物敏感性异常困難且MDR結核菌對吡嗪醯胺耐藥率很高,囙此,該三藥組合的療法很有希望用於臨床而不十分依賴藥敏檢測。同時該研究的結果也突出了快速診斷臨床結核菌株對吡嗪醯胺的藥敏的重要性,因為該藥與很多藥物合用均具有協同作用,縮短療程。

論文連結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與我方聯系,我方將在核實情况後對相關內容做删除或保留處理!聯繫郵箱:yzhao@koushare.com

資料標籤: 肺結核 吡嗪醯胺 藥品
本文標題: 廣州健康院研究證實治癒耐多藥結核病有新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43722313387
相关資料
大連化物所採用一步法合成策略開發出高性能光熱轉化石墨烯基複合相變資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熱化學研究組史全研究員團隊通過簡單易行的合成策略,開發了一種具有高光熱轉換效率的石墨烯基複合相變資料。該複合相變資料具有優异的相變效能和光熱轉換能力,為大規模製備石墨烯基光熱轉化複合相變資料提供了新思路。
標籤: 大連化物所 石墨 光熱 相變資料 石墨結構
清華醫學院紀家葵團隊揭示生殖細胞與性腺體細胞的互作機制
另外,雖然哺乳動物雄性和雌性減數分裂生殖細胞的發育依賴於性腺體細胞提供的完全不同的微環境,但減數分裂過程中生殖細胞和性腺體細胞的互作機制還不明了。
標籤: 減數分裂
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席波教授團隊在Lancet,Global,Health發表全球青少年二手烟暴露率變化趨勢數據
二手烟暴露可導致各種疾病和過早死亡,每年有120萬人死於二手烟暴露,其中約有6.5萬名兒童死於二手烟暴露引起的相關疾病。然而,現時缺乏全球青少年二手烟暴露率最新現狀和變化趨勢的數據。同時,該團隊基於1999—2018年至少進行兩次調查的數據
標籤: 二手烟 醫學院 齊魯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系統性總結評估現有止血資料 ,展望其未來發展
在過去的5年中,有助於傷口癒合的止血資料的開發成為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隨著此領域迅速發展,對於現有止血資料的系統性的總結與對未來止血資料發展的展望仍舊缺乏。
標籤: 創傷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