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數學科學學院林偉團隊提出複雜時空系統節律調製的方法和理論

生物節律的頻率和振幅作為兩個重要的物理量分別决定了上游訊號的特徵和强度,並進一步影響下游活動。但是,有關生物節律頻率和振幅的調控尚缺少系統性、普適性的理論進展,更為重要的是,仍然缺少一種基於數學理論的計算方法用於提前設計能够在複雜時空系統精確調節頻率振幅的控制器。

近年來,生物節律被證明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受到了越來越多科研人員的重視,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還授予了生物節律開創性的工作。除了人們熟知的晝夜節律(週期約24小時),生物體內所展現的其他有節奏的規律性變化都可以被統稱為生物節律,例如:神經元的動作電位、基因-蛋白轉錄翻譯過程、維持生命的心跳等。生物節律的頻率和振幅作為兩個重要的物理量分別决定了上游訊號的特徵和强度,並進一步影響下游活動。囙此,由於各種原因所導致的不正常的頻率或振幅會造成節律紊亂進而引起各種生理疾病,如睡眠障礙、二型糖尿病、肥胖等。所以,如何精確調控生物節律的頻率和振幅使其恢復正常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早期,就有學者通過大規模計算,開創性地研究了頻率和振幅可調性與節律系統迴響回路模式之間的聯系;近期,也有學者提出了一些生物學上可行的頻率振幅控制器,通過計算也給出了驗證。但是,有關生物節律頻率和振幅的調控尚缺少系統性、普適性的理論進展,更為重要的是,仍然缺少一種基於數學理論的計算方法用於提前設計能够在複雜時空系統精確調節頻率振幅的控制器。

10月8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線上發表了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秦伯韡博士、趙磊博士和林偉教授的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生物振蕩系統的調頻調幅控制器及最優能量實現》(“A frequency-amplitude coordinator and its optimal energy consumption for biological oscillators”)。該成果系統性地用嚴格的數學理論和普適的計算方法準確地設計了可用於調節時空生物振盪器內在頻率和振幅的控制器。該方法可以普適性地應用於不同尺度帶有擴散現象的生物節律模型,實現頻率振幅的可算可控。該成果也將有關生物振盪系統頻率振幅調製的早期理論成果成功推至“時空複雜系統”之中。

研究人員針對基因調控網絡抽象時空模型,利用米氏調節(Michaelis-Menten regulation)實現了對蛋白表達水准的調控。在該模型中,一旦蛋白濃度超過某一閾值便會進入“癌症區”。利用精准設計的控制器可以使蛋白濃度緩慢降低至正常水准(圖1)。

圖1抽象基因-蛋白互作時空模型中的振幅調控。

隨後,研究人員運用動力系統理論闡明了為何這樣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調節頻率和振幅,同時給出了詳細的計算方法。對於所研究的由分岔所產生的節律振盪,研究人員利用了米氏函數的線性區域對生物振盪器的內蘊線性作用進行了擾動,這樣的擾動可以對頻率和振幅產生較為可觀的變化。而運用中心流形、規範型理論,能够通過嚴格的計算過程揭示擾動强度和頻率振幅變化量之間的關係(圖2)。

圖2通過動力學理論實現頻率和振幅資訊的選取。

運用這類方法,研究人員也實現了對時空神經元模型(FitzHugh-Nagumo)的頻率調節,驗證了該方法的普適性(圖3)。之後,研究人員進一步揭示了控制器所遵循的一般規律:頻率-振幅調節器是對內蘊線性作用的一種擾動,而這樣的擾動只會同時加强或减弱內蘊作用(圖4)。囙此,所設計的控制器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放大器或阻尼器。最後,研究人員還考慮了控制器的能量消耗,並能够以此為依據挑選出最優的控制器。

圖3神經元模型中的頻率調節。

圖4研究所設計控制器的一般規律。

該工作中,研究人員將生物科學問題與應用數學方法緊密結合,提出了一種可行的研究方法,可以為生物節律調頻調幅的實驗性研究提供理論支撐,有望加速這一方向的後續發展。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博士後秦伯韡是該工作的第一作者,秦伯韡、林偉是該工作的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教育部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上海市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中國博士後基金委等支持。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6182-2

本文標題: 復旦數學科學學院林偉團隊提出複雜時空系統節律調製的方法和理論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42836258185
相关資料
兒童的視知覺10歲前還在發展?深圳先進院等發現兒童的整體拓撲知覺在中央和外周視野的不同發展特徵
一般認為兒童的視知覺在6-7歲基本達到成人水准。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兒童視知覺的發展在10歲前還沒有停止。近40年積累的大量“整體優先”的證據大都來自於成年人,而整體拓撲知覺在兒童上是如何發展發育的並不清楚。“該研究首次發現兒童的整體拓撲知覺在
標籤:
地球化學所,|,內陸水域內源生產新增是導致遺失碳匯的一個重要因素
考慮殘留的陸地碳匯或“遺失碳匯”已成為全球碳迴圈建模者收支計算的重點,如果不能解釋過去和現在的碳源和碳匯,我們就無法對化石燃料燃燒碳排放在地球生物圈中的未來儲存做出準確的預測。通過預估,與內陸水域“內源生產”增强有關的“遺失碳匯”可能達到每
標籤: 碳匯 地球化學 科學
廣州健康院發現血脂穩態調控新機制
一項全基因組關聯分析表明,ASGR1雜合突變人群血脂水准及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降低。進一步研究發現,Asgr1敲除小鼠血脂的降低是由於肝細胞對脂質的吸收增多而分泌减少。
標籤: 血脂 血脂异常 肝細胞 科普 調控
清華醫學院程功團隊揭示適應性進化導致寨卡病毒流行機制
2015年至2017年,寨卡病毒造成大範圍全球性暴發流行,由南美洲迅速擴散到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導致數百萬人感染。但是,近年來臨床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一些嚴重的神經系統症狀,包括格林巴厘併發症及新生兒小頭畸形等,與寨卡病毒的感染有關。囙
標籤: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