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農大農學院王州飛教授團隊為解析水稻種子活力調控機制提供新線索

水稻貯藏蛋白是影響稻米營養和食味品質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在調控種子活力中的作用鮮有報導。這些結果為胺基酸種子引發處理和分子育種選擇提高作物種子活力提供了重要線索。

近日,農學院王州飛教授團隊在中科院一區Top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2020=9.803)和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IF2020=5.699)分別發表了題為“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eals that the cupin domain protein OsCDP3.10 regulates seed vigour in rice”和“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eals that the cytochrome b5 involved in seed reserve mobilization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in rice”的研究論文,尅隆了調控水稻種子活力的新基因OsCDP3.10OsCyb5,為進一步解析作物種子活力調控機制提供新線索。


水稻貯藏蛋白是影響稻米營養和食味品質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在調控種子活力中的作用鮮有報導。本研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鑒定了一個控制成苗率的主效位點qSP3,證明該基因編碼cupin結構域蛋白OsCDP3.10,具有合成52 kDa球蛋白功能;與野生型相比,水稻Oscdp3.10突變體會顯著降低種子活力,且突變體種子中缺乏52 kDa球蛋白積累,導致早期萌發過程中胺基酸含量顯著降低;進一步證明OsCDP3.10基因可能通過影響種子萌發過程中胺基酸積累,刺激過氧化氫(H2O2)的產生,從而調控種子活力。這些結果為胺基酸種子引發處理和分子育種選擇提高作物種子活力提供了重要線索。(論文連結位址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bi.13731)。

圖1水稻Oscdp3.10突變體種子活力錶型


水稻種子萌發過程中物質動員是影響早期幼苗生長的重要因素,但有關控制種子物質動員的遺傳基礎尚不清楚。本研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鑒定了3個控制種子萌發期物質動員的位點,並對其中一個主效QTL位點qSRMP9候選基因進行驗證,證明該基因編碼細胞色素b5基因OsCyb5;與野生型相比,水稻Oscyb5突變體種子萌發過程中物質動員量顯著降低,從而影響早期幼苗生長;進一步研究發現Oscyb5突變體成熟種子大小、籽粒澱粉、蛋白質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於對照無顯著性差异,但在種子萌發過程中α-澱粉酶活性、澱粉和糖動員量顯著降低,從而導致葡萄糖貯備不足;水稻OsCyb5優异單倍型主要存在於秈稻和AUS稻中。這些結果為今後通過分子育種培育高活力水稻品種提供線索。(論文連結位址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22-021-03948-2)。

圖2水稻Oscyb5突變體種子活力錶型

華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彭麗玲和孫珊為第一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華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黃智波和中國水稻所應繼鋒研究員為第二篇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州飛教授和何永奇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仲愷工程學院楊彬博士參與了部分工作。

近來,王州飛團隊在水稻種子活力理論與科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尅隆了種子活力調控新基因OsIPMS1(Plant Biotech J,2019)、qSE3(Plant J,2019)、OsIAGLU(Plant Biotech J,2020)、qRL11(J Exp Bot,2021)、OsCDP3.10(Plant Biotech J,2021)、OsOMT(Plant J,2021)、OsCyb5(Theor Appl Genet,2021)、OsSAUR33(Int J Mol Sci,2021)等;基於相關理論開展種子收穫、乾燥和貯藏等技術研發,開發了可以用於作物種子引發的分子標記、新型引發劑等;相關基因和種子科技已授權和申請專利共8項,為進一步提升作物種子活力提供新線索。

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研發計畫、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華南農業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啟動經費等項目的資助。(文圖/農學院何永奇)

本文標題: 華農大農學院王州飛教授團隊為解析水稻種子活力調控機制提供新線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41121383862
相关資料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張力課題組發現運動促進戒毒康復的神經機制
藥物成癮伴隨皮層突觸重塑與功能改變,導致學習與記憶功能下降。研究團隊進一步採用平板跑步機有氧訓練模式,發現一星期的運動訓練可以有效逆轉樹突棘遺失、突觸失衡的現象,並提升學習能力。
標籤: 突觸傳遞 運動 科普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强、何冰團隊在納米藥物轉運機制方面獲重要進展
2021年10月21日,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强、何冰團隊發表了有關納米藥物轉運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奈米科技已經廣泛應用於藥物的研究與開發。相比於傳統藥物製劑,納米藥物能够顯著提升藥物的溶出、吸收並改變藥物分子原有的體內分佈和靶
標籤: 納米 張强 何冰 藥品 科普
中國空間站向上海矽酸鹽所移交首批在軌科學實驗樣品
10月22日,中國空間站覈心艙無容器材料科學實驗櫃在軌科學實驗樣品交接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空間站向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移交了首批在軌科學實驗樣品。
標籤: 科學
北師大化學學院吳立明、陳玲教授課題組在JACS發表重要研究成果,CsCu4Se3低本征晶格熱導率的機理研究
故此,對熱電現象的理論研究仍需更深層次的探索,理解並掌握資料電熱輸運的物理本質,對於該領域的進展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其中晶格熱導率作為唯一獨立的熱電參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晶格動力學研究表明CsCu4Se3結構中出現較大的晶格非簡諧性主
標籤: 陳玲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