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Genetics|科學减肥不再是空中樓閣!科學家發現14個導致肥胖的基因以及3個防止飲食誘導肥胖症(DIO)的基因

肥胖症及其相關的代謝綜合征是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鑒於這種疾病對病人和醫療系統的沉重負擔,人們對確定治療和預防肥胖症的藥理目標的興趣越來越大。為此,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已經確定了數百個與肥胖症有關的人類遺傳變異。下一個挑戰是通過實驗確定這些變體中哪些與肥胖症有因果關係,從而成為治療或預防肥胖症的目標。

肥胖症及其相關的代謝綜合征是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鑒於這種疾病對病人和醫療系統的沉重負擔,人們對確定治療和預防肥胖症的藥理目標的興趣越來越大。為此,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經確定了數百個與肥胖症有關的人類遺傳變異。下一個挑戰是通過實驗確定這些變體中哪些與肥胖症有因果關係,從而成為治療或預防肥胖症的目標。

2021年9月7日,來自佛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PLOS Genetics上線上發表了題為“Genes in human obesity loci are causal obesity genes inC.elegans”的研究論文,報告了14個促進肥胖的基因和3個防止飲食誘導肥胖症(DIO)的基因

肥胖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富含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高熱量飲食驅動的。但是我們的基因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調節脂肪的儲存,並影響我們的身體燃燒食物作為燃料的效果。囙此,如果我們能識別出將過量食物轉化為脂肪的基因,我們就可以尋求用藥物滅活這些基因,並將過度飲食與肥胖聯系起來。

基因學家已經發現了數百種與肥胖相關的基因--這意味著這些基因在肥胖人群中比在體重健康的人群中更普遍。挑戰在於通過直接促進或幫助防止體重增加來確定哪些基因起著因果作用。為了從穀殼中分揀小麥,奧魯克和她的團隊轉向了被稱為“卑微的蠕蟲”。線蟲。這些微小的蠕蟲喜歡生活在腐爛的植被中,喜歡吃微生物。然而,他們擁有我們70%以上的基因,而且,就像人類一樣,如果攝入過量的糖,他們就會變得肥胖。

蠕蟲對科學產生了巨大的益處。他們被用來破譯常見的藥物,包括抗抑鬱藥百憂解和穩定葡萄糖的二甲雙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過去的20年裏,由於發現了最初在蠕蟲中觀察到的細胞過程,但後來發現了對癌症和神經變性等疾病至關重要的細胞過程,囙此獲得了三項諾貝爾獎。它們也是基於RNA科技的治療學發展的基礎。

研究人員利用蠕蟲篩選了293個與肥胖症相關的基因,目的是確定哪些基因實際上是導致或防止肥胖的。他們通過發展一種肥胖的蠕蟲模型來做到這一點,給一些正常的飲食和一些高果糖的飲食餵食。

這種肥胖模型,再加上自動化和機器學習輔助測試,使他們能够識別導致肥胖的14個基因和3個有助於預防肥胖的基因。有趣的是,他們發現阻斷封锁蠕蟲變胖的三種基因的作用也會使它們活得更長,並且有更好的神經運動功能。這些正是藥物開發商希望從抗肥胖藥物中獲得的好處。

當然,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名額令人鼓舞。例如,阻斷實驗小鼠中的一個基因的作用,可以防止體重增加,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准。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加上研究中的基因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它們與人類肥胖有關)預示著這些結果在人類身上也是正確的。

O‘Rourke說:“現時迫切需要抗肥胖療法來減輕患者和醫療系統中的肥胖負擔。”“我們將人類基因組學與動物模型中的因果關係測試結合起來,有望產生更多的抗肥胖目標,因為它們預期會提高療效,减少副作用,囙此更有可能在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09736

本文標題: PLOS,Genetics|科學减肥不再是空中樓閣!科學家發現14個導致肥胖的基因以及3個防止飲食誘導肥胖症(DIO)的基因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40423841775
相关資料
瀋陽自動化所微納米課題組研究成果獲Advanced,Intelligent,Systems封面刊載
微創手術是現代醫學的標誌,手術導管機器人可以幫助醫生對病人狹小腔道內的組織結構進行精確微創干預治療。然而微型化、智能化一直是手術導管機器人的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挑戰。傳統手術軟鏡導管由於機械拉線驅動管道的限制,很難進一步縮小整體尺寸同時保證其可
標籤: 機器人 納米 科普
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應浩研究組合作發現馬尾藻甾醇緩解動脈粥樣硬化及其潜在作用機制
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主要成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體內膽固醇穩態失調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風險因素。綜上所述,該研究表明馬尾藻甾醇對LXRβ的啟動具有選擇性,能够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准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提供新的策略。
標籤: 馬尾藻 動脈硬化症 科普 膽固醇 羊棲菜
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楊守業教授團隊在臺灣錶生地球化學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臺灣島作為全球物理侵蝕和化學風化速率最高的地區之一,是全球錶生過程和碳迴圈研究的天然實驗室。過去十年,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楊守業教授引領的大陸邊緣沉積學團隊與臺灣同行密切合作,系統研究了臺灣山溪性流域的風化剝蝕、沉積源匯過程和在邊緣海
標籤: 地球化學 地球科學
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時玉舫教授團隊發現微環境中間充質細胞是腫瘤轉移灶形成的“推手”
腫瘤轉移是癌症治療的一大難題,然而腫瘤細胞向遠端擴散和定植的條件與機制,一直困惑著腫瘤研究人員。腫瘤細胞定植於其他組織的局部微環境,進而實現腫瘤向遠端器官轉移並形成轉移灶,也稱為預轉移微環境。
標籤: 乳腺癌 腫瘤 中性粒細胞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