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團隊提出,可通過魚翅消費者偏好這一杠杆點為達成永續漁業管理目標助力

包括鯊魚在內的994種軟骨魚中有36%被列於IUCN受威脅級別。全球而言,兼捕是鯊魚捕撈致死的主要因素,該因素與鯊魚各種產品的需求形成的相互作用,驅使了鯊魚捕撈。然而,全球只有4%的鯊魚捕撈得到永續管理,許多鯊魚種群持續下降。囙此,迫切需要新的管制和基於市場的措施來達成保護和永續目標。魚翅貿易是鯊魚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熱點問題。

近日,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周學紅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Conservation Letters(保護生物學領域頂刊,當前影響因數為8.105)線上發表了題為“Leveraging shark-fin consumer preferences to deliver sustainable fisheri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提出可通過魚翅消費者偏好這一杠杆點為達成永續漁業管理目標助力。

包括鯊魚在內的994種軟骨魚中有36%被列於IUCN受威脅級別。全球而言,兼捕是鯊魚捕撈致死的主要因素,該因素與鯊魚各種產品的需求形成的相互作用,驅使了鯊魚捕撈。然而,全球只有4%的鯊魚捕撈得到永續管理,許多鯊魚種群持續下降。囙此,迫切需要新的管制和基於市場的措施來達成保護和永續目標。

魚翅貿易是鯊魚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熱點問題。魚翅貿易主要由高價值魚翅羹需求驅動。過去近10年來,在中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及相關政策引導下,中國魚翅貿易量及價格呈現斷崖式下降,而全球的鯊魚捕撈量並沒有相應下降。在此背景下,充分、科學理解現時尚存的魚翅消費者的消費偏好,以更好地為基於消費者的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並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加强物種保護的聲音,以引導國際社會在更多維度內探索鯊魚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而不是“聚焦”中國的魚翅消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該研究採用線上離散選擇實驗方法(ChoiceExperiment,簡稱CE)研究了2914名中國魚翅羹消費者對價格、質量、稀缺度以及“割鰭弃體”的偏好程度。CE是研究個人決策行為的重要方法。CE採用聯合分析方法,使受訪者不需要主觀地將所列內容進行排序或分級,而是通過對選擇集的選擇以及模型計算,得出人們對“内容”的相對偏好以及“内容”中“水准”的變化與人們偏好的關係。

該研究使用“多項邏輯回歸法”(MNL)來對整體偏好進行評估,並用“潜在類別模型”(LCM)來研究消費者偏好可能存在的異質性。研究結果顯示,消費者偏好以非“割鰭弃體”管道獲取的高價、稀缺的鯊魚翅,同時,還發現三個有顯著異質性的消費者群體,這為魚翅利用的“炫耀性消費”的特徵提供了證據,也表明這些偏好也可以作為杠杆來激勵負責任的鯊魚捕撈。另外,為了降低不可持續的魚翅消費需求,未來的文宣資訊應聚焦於“割鰭弃體”和動物福利,而不是物種稀缺與滅絕。該項研究也說明,降低對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需求是一項科學課題與實踐。多樣化的鯊魚產品滿足全球範圍內特定的消費者需求,把導致鯊魚瀕危的複雜的原因單一化為魚翅消費,是缺乏科學研究基礎的。不客觀甄別不可持續鯊魚漁業的問題根源,僅僅針對特定群體的魚翅消費,借助名人效應開展的無差別、大規模的類似“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式的“降低需求運動”,很難達到鯊魚保護和可持續管理的預期效果,甚至會形成針對地域、族群、傳統、習俗的歧視和污名化。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周學紅教授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東北林業大學張偉教授和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强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瀕管辦和中央高校基金的資助,得到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的協助。

原文連結:

https://conbio-onlinelibrary-wiley-com-s.webvpn.nefu.edu.cn/doi/full/10.1111/conl.12842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可持續利用和生計專家組(IUCN-SULi)成員季偉對該研究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此項研究充分運用了保護經濟學方法,結合生物學和社會經濟學理論,尋求基於現實的關鍵干預措施,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實踐提供科學建議。正如該文標題,找到“杠杆點”,是非常重要的步驟。一方面,它可以確認一些可以促進永續管理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它可以對一些不可持續需求實現精准降低。

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Sh77Opu1mupy-lo4Rv7V3A

本文標題: 東北林業大學團隊提出,可通過魚翅消費者偏好這一杠杆點為達成永續漁業管理目標助力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40122623732
相关資料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隨機散斑光場調控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當雷射從粗糙表面,諸如紙或者牆面上反射時,注視著反射光的觀察者會看到尺寸細微的複雜顆粒圖樣,這種顆粒結構被稱為“散斑”,其來源於反射表面的隨機粗糙特性。通常,這些散斑光場的振幅空間分佈滿足瑞利統計,並且隨著光場的傳播(即繞射)會發生明顯的變
標籤: 繞射現象 科普 調控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科研人員研製出高性能太陽光熱墨水和光熱薄膜
太陽光熱是實現太陽能利用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其覈心是高性能光熱轉換資料。現時太陽光熱作為一種低品位熱源的利用,僅限於太陽能熱水器、節能建築、乾燥系統等領域,如何實現其高品位利用,成為了太陽能利用領域的挑戰性課題。此外,中空的納米籠結構能够進一
標籤: 光熱 太陽光 太陽 光熱發電 墨水 科普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科研團隊發明浮空器搭載的多大氣參數垂直廓線實測新方法
為適應氣象和空氣污染探測的新形勢,研發可移動、量測週期長、無假設前提的新型大氣參數垂直廓線測量方法,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大氣光學研究中心的邵士勇等聯合英國伯明罕大學、中山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發明了一種同時獲得多
標籤:
復旦物理學系,|,自旋電子學-超構表面技術結合實現寬譜手性偏振可調的太赫茲光源
靈活可調的圓偏振寬譜太赫茲光源在科學研究、通信和生物醫藥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近日,復旦大學陶鎮生、周磊、吳義政和田傳山教授聯合研究團隊,提出並發展了一種新型的自旋電子學-超構表面太赫茲光源,並成功證明了寬譜圓偏振太赫茲輻射的產生,以及對
標籤: 電子學 自旋電子學 自旋 手性 太赫茲科技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