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鋅,到底能不能預防感冒和對抗感染?

當Gaubius最初拿到“秘方”時,鋅主要由煉金術士出售,用於治療嚴重痙攣。然而,當Gaubius拿到粉末狀的版本時,他才發現那只不過是氧化鋅。但普遍觀點認為,補鋅在預防和治療感染方面的作用只適用於鋅缺乏症人群。除了流感和新冠疫苗接種外,預防和治療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選擇是有限的。

1771年,德國內科醫生Hieronymus David Gaubius向西方科學界推廣了一種“充滿前景的藥物”——鋅。當Gaubius最初拿到“秘方”時,鋅主要由煉金術士出售,用於治療嚴重痙攣。然而,當Gaubius拿到粉末狀的版本時,他才發現那只不過是氧化鋅。

在19世紀的一段時間裏,鋅被用來治療癲癇,但到了20世紀,這種藥物已經不再流行,也不再被人們所重視。

直到20世紀60年代,鋅才重新引起人們注意,成為治療先天鋅缺乏症和一種罕見遺傳性疾病(威爾遜氏病)的潜在療法,威爾遜氏病會導致重要器官中銅的積累。作為一種抗銅劑,鋅被證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這種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

現在,我們都知道,鋅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與許多生理功能相關,包括參與免疫功能和體內多種酶的合成,促進性器官發育,維持正常的味覺和食欲等。缺鋅可能會導致厭食症、口腔潰瘍、夜盲症、原發性男性不育症等。通常,我們可以從每日飲食中獲取鋅。如果作為補充劑服用,這種非處方藥也極容易獲得。

但普遍觀點認為,補鋅在預防和治療感染方面的作用只適用於鋅缺乏症人群。

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旗下《BMJ Open》上的一項研究對普遍觀點提出了挑戰,來自悉尼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對28項隨機對照試驗進行了薈萃分析,評估了補充鋅對預防或治療成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在更廣泛人群中的益處和風險。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時有發生,且多發生在社區。臨床表現從較輕的感冒到更嚴重的疾病,如病毒性肺炎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併發症。除了流感和新冠疫苗接種外,預防和治療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選擇是有限的。一些健康指南推薦使用鋅。然而,關於鋅的系統評估證據有限,給藥途徑和配方差异的現有研究尚未達成一致的結論,而且迄今也尚未對劑量、配方和處方進行詳盡的調查。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將涉及5446名參與者的28項隨機對照試驗納入了系統分析。

其中,來自中國的兩項使用鋅作為預防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大型試驗發現,極低劑量的鋅鼻噴劑可以降低臨床疾病的風險。來自美國的兩項較小規模的臨床試驗評估了口服鋅的預防作用。這些試驗都排除了鋅缺乏症人群,其他評估鋅治療普通感冒的試驗也都是在不太可能缺鋅的人群中進行的。

關於鋅預防作用的新證據發現,與安慰劑相比,它可以將出現輕度症狀的風險降低28%,出現中度到嚴重症狀的風險降低87%。

當鋅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急性病毒性感染時,新的證據發現,與安慰劑相比,第3天的症狀嚴重程度在臨床上顯著降低,但平均每日症狀嚴重程度評分並沒有降低。

也就是說,口服鋅可以將最嚴重的症狀縮短大約兩天。這是一個不太起眼的效果,尤其是考慮到整體症狀仍然很嚴重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如果感染感冒病毒,鋅並不能封锁他們感染疾病。

這篇系統評估和薈萃分析提出了鋅對無鋅缺乏症成人減輕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作用。但研究人員也提醒說,其中一些研究規模較小,沒有比較相同的劑量,可能在症狀報告中存在偏差。

此外,雖然這些發現很有趣,但它們並不能告訴我們鋅究竟是如何抑制感冒等病毒感染的。

不僅如此,在抗擊新冠病毒感染方面,鋅似乎也被派上了用場。一些健康指南建議那些患下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口服鋅。

儘管一些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尚未公佈,但一些醫護人員已經開始使用鋅作為新冠肺炎的治療藥物。

如果對患者進行正確的篩查,並且劑量不會太高,則使用鋅的風險就會很低(鋅水准過高會影響鈣的吸收功能)。除非患有一種使體內鋅滲入大腦的疾病,否則患者補充鋅幾乎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然而,有些劑量的鋅會帶來一些不太嚴重的副作用,例如噁心,或者像使用過多鋅鼻噴劑一樣,會導致嗅覺喪失。總的來說,研究人員還不清楚使用鋅的最佳劑量或管道是什麼。

研究第一作者、西悉尼大學的綜合醫學博士Jennifer Hunter說:“臨床醫生和消費者需要意識到,不同的鋅補充劑配方、劑量和給藥途徑的臨床療效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現時還沒有足够的研究表明鋅鼻噴劑、鼻凝膠、含片和口服鋅這幾種管道中哪些更好或更差。大多數試驗使用葡萄糖酸鋅或醋酸鋅配方,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鋅化合物的效果較差。”

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更多這方面的研究。

論文連結:

https://bmjopen.bmj.com/content/11/11/e047474

本文標題: 補鋅,到底能不能預防感冒和對抗感染?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39451418669
相关資料
王陳繼/顧偉等揭示調控卵巢癌細胞鐵死亡的分子機制
鐵死亡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新的細胞死亡管道,是在小分子物質誘導下發生的氧化性細胞死亡,具有鐵離子依賴性。其發生是細胞內脂質活性氧生成與降解的平衡失調所致,但其具體機理和調控管道還不完全清楚。囙此p14ARF通過促進鐵死亡來抑制腫瘤。該研究揭示
標籤: 癌細胞 科普 調控
西南大學牛國清組ME,|,應用組合代謝工程策略大幅提高天然除草劑莎斯托明的產量
近日,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牛國清研究員團隊運用組合代謝工程策略實現了天然除草劑莎斯托明產量的大幅提升,在搖瓶水准產量達到728mg/L,在小型發酵罐水准產量達到1973mg/L,為其工業化生產和應用奠定了基礎。
標籤: 鏈黴菌
成都生物所在厭氧共發酵產甲烷系統中微生物機制及理論的研究中獲進展
同時處理多個底物的厭氧共發酵相對於單一底物發酵具有更高的發酵表現及系統穩定性。現時,農業及生活廢物種類不斷增加,厭氧共發酵能同時處理多種廢物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降低了廢物處理的經濟成本。在此背景下,研究厭氧共發酵系統中微生物機制和理論能很好
標籤: 微生物 甲烷 微生物發酵 厭氧生物處理 厭氧發酵 科學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天體物理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白矮星是中低質量恒星演化的最終產物,銀河系中近97%的恒星都會以白矮星的管道終結一生,實驗室開展類白矮星條件量測對於解釋天文望遠鏡觀測現象、確定星體狀態和壽命、推測宇宙演化過程至關重要。宇宙中大部分白矮星內核主要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外層大
標籤: 天文 科學 天體物理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