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建設管理系吳璟合作揭示高鐵促進碳减排的機理

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長聘副教授吳璟等運用中國國家交通監測數據和統計學量化研究方法,發現中國高鐵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公路客運和貨運的運輸量顯著降低,從而每年减少相當於1118萬噸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個數位相當於2016年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33%。

在全球範圍內,東亞以及歐洲的高鐵網絡較為發達。其中,中國的高鐵總里程位居全球第一。高速鐵路作為近年來中國重要的客運交通工具,正在承載著越來越多的運力。高鐵雖然通常被認為比公路運輸和傳統鐵路更節能環保,但一直少有實證研究揭示新開通的高鐵網絡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交通運輸業的碳排放。

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長聘副教授吳璟等運用中國國家交通監測數據和統計學量化研究方法,發現中國高鐵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公路客運和貨運的運輸量顯著降低,從而每年减少相當於1118萬噸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個數位相當於2016年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33%。减排的實現主要是因為貨物運輸從公路轉向傳統鐵路,而這是由於旅客從傳統鐵路改乘高鐵、高鐵網絡釋放傳統鐵路的運輸能力所導致的。對公路交通的替代效應是高鐵對溫室氣體减排整體貢獻的主要來源。進一步研究發現,中國高鐵的環境效益尚未充分實現,這主要受制於中國火電為主的發電結構。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研究預測表明隨著未來中國發電結構中清潔能源占比的提升,高鐵的减排效應還將大幅增强。

2008-2016中國高鐵網絡發展情況(來源:Lin et al.)

基準假設和其他假設下的溫室氣體排放變化(來源:Lin et al.)

10月25日,《自然》子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線上發表了吳璟等人的研究成果“高鐵對公路交通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Impact of high-speed rail on road traffic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研究指出,中國高鐵開通後,平行的高速公路交通量减少,進而降低了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排放。同時,《自然》期刊“新聞與觀點”(NatureNews and Views)欄目發表了瑞士蘇黎世大學阿明·施穆茨勒(Armin Schmutzler)教授撰寫的題為“高速鐵路的潜在成效”(The hidden benefits of high-speed rail)的評述論文,認為這項研究是“分析高鐵對溫室氣體减排作用的首個貢獻”,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見解”。

本研究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林婭棠,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房地產系副教授秦雨,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副教授、恒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吳璟和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博士研究生徐曼迪共同開展,四人為共同第一作者,秦雨為本文的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的支持。

截至目前,本文研究成果已被中國日報(China Daily)、科技日報、人民日報(英文版)等官方媒體報導,並被中國政府網(英文版)、中國科技網、中國新聞網、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官網等媒體轉載,引發廣泛關注。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21-01190-8

資料標籤: 高鐵開通 交通
本文標題: 清華建設管理系吳璟合作揭示高鐵促進碳减排的機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39072457436
相关資料
華南植物園對森林土壤酸化研究獲新進展
現有的研究表明,氮沉降會對森林生態系統帶來顯著負面影響,尤其是導致或加劇熱帶森林土壤酸化。然而,關於氮沉降加劇熱帶森林土壤酸化的結論絕大多數是基於自然林的研究。相比自然林而言,人工林的植物類群和樹種結構相對比較單一,而長期氮沉降是否也會導致
標籤: 土壤酸化 土壤結構 科學 科普
物理所,|,HfTe3單晶中發現高壓誘導的高度各向異性超導電性
實驗研究表明,在許多低維CDW資料中通過摻雜、加壓等調控手段破壞CDW可以誘匯出SC。囙此,對CDW資料進行物態調控並揭示CDW與SC之間的密切聯繫是凝聚態物理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囙此,HfTe3中的各向異性超導態可以維持在一個更寬的溫度和
標籤: 各向異性 科學 科普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二濤研究組在叢枝菌根共生“自我調節”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磷元素是植物體重要的組成成分,參與植物體內眾多酶促反應及信號轉導過程。磷酸鹽是植物從土壤中獲取磷元素的主要形式,然而磷元素主要以有機磷或難溶性鹽的形式存在於土壤中,不利於植物吸收。多數植物除了通過根系直接從土壤中吸收磷元素(根途徑)之外,還
標籤: 植物 自我調節 共生關係
物理所,|,FeSi(110)單晶表面金屬態研究
FeSi的物理性質具有不尋常的溫度依賴關係,與f電子近藤絕緣體極為相似。2018年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迪哥分校的Maple教授課題組通過對高品質針狀FeSi單晶的輸運量測,在19K左右觀察到明顯的電晶體-金屬轉變,並發現新增表面積-體積比可以提
標籤: 科學 科普 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