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科研人員揭示蜈蚣草對砷長距離轉運的分子機制

蜈蚣草是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復研究的模式物種,其對砷超積累的分子機制是近年來環境植物分子生物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高效的砷長距離轉運效率是蜈蚣草超積累砷的重要特徵,其中木質部裝載是蜈蚣草高效砷轉運的關鍵環節,但該過程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我國土壤砷污染問題突出,嚴重威脅農業生態環境安全。植物修復科技是應對土壤砷污染的解決方案之一,也是實現土壤持續安全利用的綠色環保科技。蜈蚣草是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復研究的模式物種,其對砷超積累的分子機制是近年來環境植物分子生物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高效的砷長距離轉運效率是蜈蚣草超積累砷的重要特徵,其中木質部裝載是蜈蚣草高效砷轉運的關鍵環節,但該過程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中科院植物所何振豔研究團隊基於蜈蚣草全長cDNA酵母表達文庫和配子體RNAi沉默體系,鑒定到一個具有三價砷外排功能的轉運蛋白PvAsE1。PvAsE1是首個被發現具有三價砷外排功能的SLC13-like蛋白。PvAsE1基因的沉默可降低蜈蚣草孢子體地上部分和木質汁液中三價砷的含量,進而導致三價砷的長距離轉運效率顯著下降。進一步研究發現,PvAsE1主要在蜈蚣草根部木質部周圍薄壁細胞的質膜表達,通過介導三價砷的木質部裝載參與砷的長距離轉運過程。PvAsE1約在白堊紀-古近紀邊界時期進化出現,可能是該時期富砷環境壓力的適應性產物。該研究揭示了蜈蚣草高效長距離轉運砷的分子機制,探究了蜈蚣草具有砷超富集特性的演化機制,也為構建砷污染修復工程植物提供了覈心分子元件。

該研究成果於2022年1月11日線上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New Phytologist上。植物所助理研究員閆慧莉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副研究員何振豔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計畫的資助。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111/nph.17962

AsIII處理下PvAsE1-RNAi配子體的錶型

PvAsE1的組織表達和亞細胞定位

資料標籤: 植物 蜈蚣草 科普
本文標題: 植物所科研人員揭示蜈蚣草對砷長距離轉運的分子機制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34272988034
相关資料
化學所邱東課題組在構築高彈性水凝膠資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聚合物水凝膠,作為一類通過化學交聯或物理相互作用形成的高分子三維網絡,因其具有類似於生物組織的高含水量而表現出優异的生物相容性,在組織工程、藥物釋放、生物傳感等領域展現出極大的應用潜力。但因傳統水凝膠的力學性能較差,其實際應用大為受限。
標籤: 科學 科普
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揭示銀河系質量較之前量測變輕
銀河系總質量是天體物理的基本參數,與很多重要天體物理問題直接相關。近日,由國家天文臺王建嶺副研究員領銜的國際團隊,與巴黎天文臺FrancoisHammer和楊雁賓博士合作,利用蓋亞衛星最新觀測數據,結合新一代動力學建模方法,推導了銀河系重子
標籤: 天文 銀河系 球狀星團
北大高鵬、李新征聯合研究團隊利用晶界工程設計原子尺度撓曲電的普適性策略
晶界是一種典型的二維介面。這種局域原子結構的改變使得晶界處局域聲子行為、電子結構、離子活性等受到影響,從而可能產生不同於完美晶體的新特性。囙此,確定晶界處的原子排列,以及進一步確定相應的電子結構、聲子結構等,將有助於理解實際含缺陷資料的結構
標籤: 原子 原子結構 高鵬 科學 科普
復旦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睡眠課題組發現背側紋狀體多巴胺D1受體陽性神經元促進覺醒
帕金森病患者基底神經節多巴胺能細胞進行性遺失,伴有嚴重的睡眠障礙,如白天過度嗜睡等。背側紋狀體作為BG的主要資訊入口,綜合谷氨酸、多巴胺、腺苷等睡眠覺醒相關的神經遞質及調質的資訊,提示其可能調控睡眠覺醒行為。黃志力課題組發現背側紋狀體多巴胺
標籤: 紋狀體 多巴胺 神經生物學 多巴胺受體 睡眠 神經元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