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尹鑫茂教授在Nature子刊發表新型鎳基超導量子效應重要成果

近日,物理系上海市高溫超導重點實驗室尹鑫茂教授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在新一代鎳基量子超導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尹鑫茂教授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共同),這是他們在首次明確無限層鎳基超導材料NiO2宏觀量子效應及超導相圖之後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首次在鎳基超導薄膜中用實驗證實了抗磁性,論證了鎳氧化物薄膜的宏觀量子行為-超導態。

近日,物理系上海市高溫超導重點實驗室尹鑫茂教授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在新一代鎳基量子超導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果以“Observation of perfect diamagnetism and interfacial effect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in infinite layer Nd0.8Sr0.2NiO2superconductors”論文發表在近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尹鑫茂教授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共同),這是他們在首次明確無限層鎳基超導材料(NdSr)NiO2宏觀量子效應及超導相圖之後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圖1.無限層鎳基超導Nd1-xSrxNi02量子電子態相圖[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5,147003(2020)]。

高溫超導機理問題是量子宏觀效應及凝聚態物理研究的覈心問題,被Science雜誌將其列為人類最前沿科學問題之一。銅基和鐵基超導體是高溫超導兩大家族,人們一直希望再找出基於其他過渡金屬元素宏觀量子效應的高溫超導體。2020年,尹鑫茂教授和新加坡國立大學Ariando副教授、曾繩衛博士合作,首次構建了完整的無限層鎳氧化物超導相圖(見示意圖1),該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5,147003(2020)。銅基超導的母體化合物具有强關聯性,是莫特絕緣體,鎳基超導的母體也是一種電子關聯性較强的系統。鎳基超導母體中Ni的電子軌道佔據與銅氧化物一致,母體均具有3d9的外層電子軌道,通過摻雜空穴形成宏觀量子效應-超導態。囙此需要用實驗來證實鎳基超導的宏觀量子效應和電子結構,然而,現時製備高品質的鎳基超導薄膜仍然是巨大的挑戰,這對後續的實驗表徵帶來困難。並且完全抗磁性作為超導的另一個標誌性特徵也尚未在鎳基超導薄膜中報導。另一方面,SrTiO3襯底帶來的介面與量子效應對超導性的影響機制仍然是個謎。

本次Nature Communications論文中,作者成功製備了不同厚度的高品質鎳基超導薄膜,並利用光譜學研究了介面效應對鎳基超導薄膜的電學、磁學以及光學效能的影響。首次在鎳基超導薄膜中用實驗證實了抗磁性,論證了鎳氧化物薄膜的宏觀量子行為-超導態。根據之前文獻中的能帶計算,Nd1-xSrxNiO2存在一個較大的費米麵,主要由Ni的3dx2-y2軌道貢獻,d波超導能隙被認為主要分佈於此。而本論文中的光譜量測揭示了Ni-O的雜化耦合效應在鎳基超導薄膜中對量子超導態的重要性(見示意圖2),這將給鎳基超導中新的量子態物理模型的建立帶來新的啟示。

圖2.X射線吸收光譜觀察鎳基薄膜中的量子超導特性[Nat Commun 13,743(2022)]

尹鑫茂教授為上海大學理學院物理系上海市高溫超導重點實驗室新引進的高層次海外青年人才,2020年入選上海市海外高層次領軍人才計畫,2021年度獲批了國家級青年人才計畫。他長期著眼於高溫超導等多種量子新材料的光譜學研究,尤其是利用光譜學開展的銅基、鎳基高溫超導的量子效應研究成果不斷。2021年以來,已發表高水准論文近20篇。2021年以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分別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美國物理聯合會AIP旗下應用物理頂級期刊Applied Physics Reviews(影響因數19.16)和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響因數高達54.56)發表高水准論文4篇。

近年來,其所在的上海市高溫超導重點實驗室在高溫超導關鍵成材科技、超導量子磁通渦旋、超導量子約瑟夫森結型器件、非常規高溫超導、强關聯氧化物電子自旋和超導強電應用等方向上形成了很好的國際化研究氛圍,實驗室青年人才在量子功能資料與高溫超導領域具有很好的國際影響力,近年來主辦國內外學術會議或在重要學術會議上作大會報告20餘次,主持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畫、中科院戰畧先導專項或上海市重大重點專案、國家標準等十多項。

相關連結: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390-w

PRL 2020: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5.147003

本文標題: 上海大學尹鑫茂教授在Nature子刊發表新型鎳基超導量子效應重要成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32760114039
相关資料
JACS報導華東理工大學二硫動態手性化學研究進展
手性化學一直是分子科學的中心論題之一。手性作為基本化學資訊,其在分子、超分子尺度的轉移、傳遞和放大機制對理解生命體的手性起源和傳遞過程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該研究工作還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料生物學與動態化學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上海市科技
標籤: 手性 華東理工大學 科學 動態 科普 科技新聞
遺傳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闡明基於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中國水環境安全與農業綠色發展協同途徑
然而,不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存在複雜的互饋關係,包括協同(優勢)和權衡(劣勢),囙此如何從科學角度定量不同SDGs之間的關係,探索協同實現途徑成為重要的科學難題。
標籤: 可持續發展 水環境 水污染 協同設計 農業發展 環境保護
鄭州大學物理學院在非平衡過程《熵增-時間》的普適性測不准關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鄭州大學物理學院與中科院精密量測研究院等組織合作,利用超冷40Ca+離子所構造的量子模擬實驗平臺,精巧設計並實現了可控的量子體系非平衡熱力學過程,首次在單原子層面上準確驗證了量子開放體系的操控速度與體系的熵新增率必須受一個內禀的測不准
標籤: 量子 量子通訊 量子力學 大學物理 科學 科普
復旦大學魏大程團隊提出“分子機電系統”,實現精准生物檢測
生命體中與健康相關的一些標誌物豐度,特別是在某些疾病早期,往往很低。在複雜的生物液體中,檢測痕量標誌物會受到大量背景物質的干擾。囙此,實現生物液體中的精准檢測對於生物研究、精准醫療和疾病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標籤: 生物技術 機電 科學 科普 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