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關注,新冠康復患者心臟病飆升,即使是輕症也不例外

新冠疫情從爆發至今,不斷重繪了人類對病毒的認知,作為整個人類的“飛來橫禍”,其影響的領域和範圍也越來越大。許多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不僅會帶來疾病和死亡,還會引發其他併發症,並在患者康復後導致不同程度、不同症狀的後遺症。其中感染後住院的重症患者將來出現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但那些輕症患者也同樣面臨心血管風險升高。

新冠疫情從爆發至今,不斷重繪了人類對病毒的認知,作為整個人類的“飛來橫禍”,其影響的領域和範圍也越來越大。顯而易見,COVID-19大流行對世界經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並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秩序。

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是一種在人體內廣泛分佈的受體蛋白,主要存在呼吸道、腸道、腎臟、心臟和睾丸等器官和組織中。

許多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不僅會帶來疾病和死亡,還會引發其他併發症,並在患者康復後導致不同程度、不同症狀的後遺症。常見的後遺症有:嗅覺失靈、疲勞、呼吸困難、關節痛、胸痛甚至是抑鬱症。

2020年12月2日,Nature發表了一篇題為:Could COVID delirium bring on dementia?的文章指出【1】,新冠的全球大流行導致了許多患者出現譫妄症,將可能導致數年後全球癡呆症患者激增。

2021年6月23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發表的題為:Long COVID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home-isolated patients的研究論文【2】,對挪威312名新冠肺炎患者開展的調查發現,超半數居家隔離的青壯年(16-30歲)輕症患者在最初感染後的6個月,出現了長期持續的呼吸困難、味覺嗅覺喪失、疲勞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的症狀。

2021年8月28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題為:1-year outcomes in hospital survivors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的研究論文,這項由首都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日友好醫院、金銀潭醫院的研究者共同完成的迄今為止樣本量最大的關於出院新冠倖存者1年隨訪的縱向隊列研究顯示,絕大多數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發病1年後仍至少存在疲勞與肌肉無力、睡眠障礙、脫髮、嗅覺失靈、心悸、關節疼痛等异常症狀中的一項。

這些研究都提醒了我們,感染新冠病毒後,即使康復了也仍可能長期存在後遺症,囙此也有人將其稱之為“長期新冠”(Long COVID)。

2022年2月7日,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發表了題為:Long-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of COVID-19的研究論文【4】。

研究團隊對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管理的一個大型健康記錄資料庫進行分析,將其中超過15萬名感染新冠後存活30天以上的退伍軍人與兩組未感染新冠者進行比較。這項大規模研究表明,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康復的人,在一年內出現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會大幅增加,例如中風風險新增52%,心力衰竭風險新增72%。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那些65歲以下的,沒有肥胖、吸烟、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人,感染新冠後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仍會明顯升高。

這項研究表明,在感染新冠後30天,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包括腦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即使未住院的輕症患者,這些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明顯增加。整體來,風險從輕症未住院、住院到重症監護依次新增。

我們的結果提供的證據表明,新冠患者康復後,在一年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巨大的,囙此對新冠康復患者的護理應包括關注心血管健康和疾病。

總的來說,這項對比研究顯示,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康復的人,在一年內出現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會大幅增加。其中感染後住院的重症患者將來出現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但那些輕症患者也同樣面臨心血管風險升高。這也提示了接種新冠疫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為接種疫苗可有效避免新冠重症。

論文連結: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360-8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433-3

3.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1755-4

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689-3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0403-0

資料標籤: 心血管病 健康 心臟病
本文標題: Nature關注,新冠康復患者心臟病飆升,即使是輕症也不例外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32384250029
相关資料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研究所蔣濤研究員與王中林教授團隊Nano,Energy研究論文,正確表徵納米發電機輸出效能的方法
基於摩擦電效應、壓電效應和熱釋電效應的納米發電機在能量收集和自供電傳感應用領域發展迅速。然而,現時還缺乏標準統一的器件輸出效能表徵體系,這大大降低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參攷性,阻礙了納米發電機科技的發展。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研究所蔣濤研究員與王
標籤: 納米 王中林 科學 科普 energy
中南大學熊煒、曾朝陽團隊揭示EB病毒致癌新機制
中南大學腫瘤研究所博士生汪婕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曾朝陽研究員、熊煒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然而EBV編碼的miRNAs在腫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機制尚未闡明。該研究拓展了人們對EBV相關腫瘤免疫逃逸分子機制的理解,並為EBV相關腫瘤的免疫治療提供
標籤: 腫瘤
武大郭文飛課題組在AI、導航及遙感交叉領域取得新成果
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副教授郭文飛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教授郭遲為通訊作者,人工智慧研究院為通訊組織,碩士研究生杜皓參與完成該研究工作。GNSS-R是一種融合衛星定位和定量遙感的新型交叉科技,其典型應用之一是利用GNSS導航衛星等無線電訊號反
標籤: 人工智慧 遙感 科普
《自然•通訊》發表武大鄭傑非侵入性癌症診斷研究成果
鄭傑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主要負責資料處理、分析和機器學習模型建立的工作,合作者包括四川大學資料團隊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醫學團隊。該模型應用於1183名個體,其中包括233名健康對照者隊列和950名肝癌、肺癌、胰腺癌、結直腸癌、胃癌和甲
標籤: 癌症 鄭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