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李遠友教授課題組在農學Top期刊JAFC發表封面論文

Omega-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人和動物體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及生理功能的必需脂肪酸,對於促進人的大腦發育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故有“腦黃金”“心腦金”之稱,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在多種脂肪酸去飽和酶及碳鏈延長酶的作用下,機體的n-6和n-3LC-PUFA分別由亞油酸和α-亞麻酸作為前體合成而來。

2月10日,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李遠友教授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ilapia can be a beneficial n-3 LC-PUFA source due to its high biosynthetic capacity in the liver and intestine”,以封面文章線上發表於農學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論文網址: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afc.1c05755)。

Omega-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n-3 LC-PUFA)是人和動物體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及生理功能的必需脂肪酸,對於促進人的大腦發育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故有“腦黃金”“心腦金”之稱,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多種脂肪酸去飽和酶(Fads2)及碳鏈延長酶(Elovl5)的作用下,機體的n-6和n-3 LC-PUFA分別由亞油酸(LA,18:2n-6)和α-亞麻酸(ALA,18:3n-3)作為前體合成而來。

陸生養殖畜禽動物(猪牛羊雞等)及雞蛋、牛奶的n-3 LC-PUFA含量低,而水產品、特別是海洋魚類的n-3 LC-PUFA含量高,這賦予了魚類最特別的營養價值,也是消費者獲取n-3 LC-PUFA的主要食物源。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增長及健康消費觀念的改變,人類對漁產品的消費需求量將越來越大。然而,由於氣候和環境影響及過度捕撈等原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來自捕撈的野生漁業資源量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有下降的趨勢。囙此,滿足人類對水產品及n-3 LC-PUFA需求的增長今後將主要依賴於水產養殖。

羅非魚具有生長快、耐粗飼料、抗病抗逆性强等優點,已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養殖,2019年的養殖產量高達690萬噸。然而,由於養殖羅非魚的商品料主要使用富含LA、缺少ALA的豆油作為脂肪源,致使養殖產品的n-6 PUFA含量高,而有益於人體健康的n-3 LC-PUFA含量少,這降低了它的營養價值。為此,本研究通過養殖試驗,評估羅非魚肝臟、腸和腦的LC-PUFA生物合成特性,以及飼料LA/ALA比例對肌肉n-3 LC-PUFA水准的影響,以弄清養殖羅非魚的n-3 LC-PUFA含量低是由於其LC-PUFA合成能力弱、還是因為其飼料中的低水準ALA和n-3 LC-PUFA引起。

研究結果表明,羅非魚的肝和腸組織的n-3 LC-PUFA水准與飼料ALA含量呈正相關;但腦組織的n-3和n-6 LC-PUFA水准與飼料ALA和LA含量無相關性。相應地,LC-PUFA合成相關基因(包括肝臟的elovl5和腸的fads2,elovl5和pparα)的mRNA水准隨著飼料ALA水准新增而升高。此外,肌肉的n-3 LC-PUFA含量和質構特性也隨著飼料ALA水准的新增而得到提升。上述結果說明,羅非魚的肝和腸具有較强的n-3 LC-PUFA合成能力,且合成的n-3 LC-PUFA可以有效地沉積於肌肉中。囙此,在養殖生產中,如果飼料中含有適量的n-3 LC-PUFA或其C18前體(α-亞麻酸),養殖羅非魚也可以像其他大多數養殖魚類一樣,成為有益於人體健康的n-3 LC-PUFA來源。研究成果為全面瞭解魚類LC-PUFA生物合成特性新增了新的知識,為通過脂肪酸精准營養科技提高養殖羅非魚的n-3 LC-PUFA含量與營養價值、建立優質品牌等提供了依據及思路。

青年教師謝帝芝博士和碩士生關俊峰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遠友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藍色糧倉”重點專項:水產動物精准營養及其代謝調控機制(2018YFD09004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873040)和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2021A1515011123)等項目的支持。

本文標題: 華南農業大學李遠友教授課題組在農學Top期刊JAFC發表封面論文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32172402799
相关資料
速度與激情——冬奧雪車雪橇運動背後的科學
2月11日,我國運動員閆文港獲得北京冬奧男子鋼架雪車項目銅牌,這是中國運動員首次在該項目上登上領獎臺。他的同伴殷正則創下賽道出發紀錄,均創造了歷史。鋼架雪車、雪車、雪橇,都是在一條賽道上的競速項目,相信很多人不僅分不清楚它們的區別,更看不出
標籤: 科學
營養與健康所詹麗杏研究組發現乳腺癌中Lin28B對肺促轉移“龕”的免疫抑制新機制
三陰性乳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亞型,臨床上以侵襲性强、易復發和轉移為主要表現。囙此研究乳腺癌尤其是三陰性乳腺癌早期轉移機制,揭示干預新靶點是當前亟待解决的問題。進一步,研究人員通過特定乳腺癌原位移植小鼠模型證明了Lin28B的促轉移前免
標籤: 乳腺癌 免疫抑制 中性粒細胞
上大環化學院趙微教授團隊在《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年來,電化學發光成像科技在微納介面化學過程的量測中展現了巨大的潜力。趙微教授團隊報導了一種電化學發光成像與治療相結合的新技術,在單個活細胞水准上,對ECL驅動光動力治療中細胞焦亡的動態變化進行原位成像。
標籤: 科學 科普 電化學
固體所在鐵基高阻尼合金單晶的製備和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內耗與固體缺陷研究部在大尺寸FeGa單晶生長以及磁機械阻尼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此外,相較於具有更低磁致伸縮係數的FeCr/FeAl基傳統鐵磁阻尼合金,已有的對FeGa合金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其在阻尼方面具有任何優勢
標籤: 阻尼振動 阻尼作用 磁致伸縮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