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院馬雄教授牽頭中國自身免疫性肝炎聯盟發現疾病新易感位點,為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提供新思路

根據血清自身抗體,可將自身免疫性肝炎分為2種類型: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以中年女性為主,表現為抗核抗體和/或抗平滑肌抗體陽性;2型自身免疫性肝炎臨床上較為少見,以兒童和青年為主,表現為抗肝-腎微球體抗體1型和/或抗肝胞質1型抗體陽性。

2月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科馬雄教授牽頭,聯合來自全國14家醫院的中國自身免疫性肝炎聯盟(Chinese AIH Consortium)在肝臟病學領域著名學術期刊Hepatology(《肝髒病學》,影響因數17.425分)線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發現兩個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易感位點,對揭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發病機制具有重要作用。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種由异常自身免疫反應介導的慢性炎症性肝臟疾病,以血清自身抗體陽性、轉氨酶水准和免疫球蛋白G水准升高、組織學上表現為介面性肝炎為臨床特點。根據血清自身抗體,可將自身免疫性肝炎分為2種類型: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以中年女性為主,表現為抗核抗體和/或抗平滑肌抗體陽性;2型自身免疫性肝炎臨床上較為少見,以兒童和青年為主,表現為抗肝-腎微球體抗體1型和/或抗肝胞質1型抗體陽性。AIH發病機制複雜,一般認為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本項研究中,馬雄教授團隊牽頭招募了來自中國十個省/直轄市的1622例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10466例健康對照,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方法,聯合所有病例-對照樣本進行薈萃分析。研究確認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區域是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最顯著的疾病易感位點,並首次發現兩個與自身免疫性肝炎顯著相關的非HLA易感基因:分別是位於2號染色體長臂2q33.3區域的CD28/CTLA4/ICOS和位於3號染色體短臂3p14.2區域的SYNPR。研究者進一步通過生物資訊學注釋和功能實驗發現2q33.3存在增强子,可遠程調控CTLA4基因表達。

此外,該項研究還發現STAT1/STAT4、LINC00392、IRF8和LILRA4/LILRA5也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潜在的遺傳易感基因。

這項研究成果是自身免疫性肝炎遺傳學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發現,明確了新的疾病易感基因,強調了共刺激分子和神經-免疫相互作用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發病機制中的重要作用,為研發自身免疫性肝炎有效治療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據悉,仁濟醫院消化科馬雄教授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發病機制和診治研究,近十年來建立了包括自身抗體檢測標準化、臨床病理討論常規化、臨床診治最優化等流程,形成了仁濟醫院消化科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臨床特色和亮點。

該論文第一作者是馬雄教授的博士生李尤,並列第一作者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孫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劉燕敏、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王邦茂和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李嘉,通訊作者為仁濟醫院馬雄教授、唐茹琦研究員,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左先波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鄒正昇教授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閆惠平教授。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等多項課題的資助。

本文標題: 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院馬雄教授牽頭中國自身免疫性肝炎聯盟發現疾病新易感位點,為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提供新思路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31301745604
相关資料
上海交大劉振華課題組總結植物次生代謝小分子多樣性的(泛)基因組基礎
植物的基因組重複序列多、結構複雜、大小不一,使得長久以來挖掘植物次生代謝物多樣性的分子進化機制進展緩慢。隨著測序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植物基因組和泛基因組被報導,這些數據為解析代謝多樣性的基因組基礎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標籤: 植物 基因組 劉振華 科學 科普
福建物構所Chem,Rev綜述,功能性多核稀土超分子結構的配比特導向自組裝
與單核稀土化合物相比,多核稀土超分子組裝體系能够提供更多的結構優勢和功能優勢,但同時在結構的定向設計合成方面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該工作不僅為多核稀土超分子組裝體的結構設計和功能優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作用,還為具有特殊光學、催化和磁性能的新型分
標籤: 稀土 分子自組裝
福建物構所客體驅動的稀土分子籠手性自組裝與發光調控研究取得新進展
手性配比特分子籠在對映選擇性識別、傳感和不對稱催化等領域展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受限於帶有空腔特性的稀土配比特分子籠的結構匱乏,其主客體化學效能仍亟待挖掘,特別是基於非共價的主客體弱相互作用,以手性客體作為範本來誘導稀土配比特分子籠的立體選擇
標籤: 稀土 分子自組裝 科普 調控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Nucleic,Acids,Research,|,破解“合成生命”功能易碎性,開發“設計生命”的新原理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使得在生命體中設計動態複雜功能成為可能,進入更高級的“設計生命”階段。
標籤: 基因合成 自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