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多久才算够?科學家,重“質”輕“量”!這些特殊人群的基因為治療大腦疾病開闢了新方向

眾所周知,睡眠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生物過程之一,對生理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僅次於水和空氣。睡眠紊亂或睡眠不足已被證實與心臟病、肝病、代謝紊亂、免疫失調、焦慮/抑鬱等多種人類疾病風險新增有關,並且還會加速神經退化,導致無法治癒的阿爾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作者:生物技術君

眾所周知,睡眠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生物過程之一,對生理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僅次於水和空氣。睡眠紊亂或睡眠不足已被證實與心臟病、肝病、代謝紊亂、免疫失調、焦慮/抑鬱等多種人類疾病風險新增有關,並且還會加速神經退化,導致無法治癒的阿爾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總之,幾乎所有糟糕的健康狀況都可能與睡眠不足有關。

然而,就是有那麼一群羨煞旁人的特殊群體,他們是天生的“短睡眠者”,遺傳賦予了他們不需要每晚睡够7個小時(醫學建議)。

對於短睡眠者而言,他們可以終生减少夜間睡眠時間,每晚只需睡上四、五個小時足以精力充沛、精神抖擻。更重要的是,他們這樣長期睡眠不足可能不會對認知衰退產生影響,並可能終生遠離阿爾茲海默症。那麼,他們這種與生俱來的優勢能否為治癒普通人群的大腦疾病帶來線索呢?

北京时間3月16日淩晨,發表在《iScience》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神經病學系傅嫈惠、Louis Ptacek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實驗證實,自然短睡眠基因突變可以减少動物的阿爾茲海默症病理,這為治療因睡眠不足導致的阿爾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開闢了新的道路。

傅嫈惠與Ptacek長期從事人類睡眠基因,以及睡眠障礙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基因的研究工作。這些工作也少不了自然短睡眠者(FNSS)的特有基因。這些每晚僅睡4至6小時卻功能完全正常的基因已被證明在家族中存在。

到目前為止,該團隊已經在整個基因組中確定了5個在促進高效睡眠方面發揮作用的基因。研究人員表示,還有更多的短睡眠基因有待發現。

傅嫈惠曾假設,與睡眠時長相比,優質的睡眠品質能更好地預防神經退行性疾病。當然,對於一般人而言,睡眠時長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睡眠不足會加速神經退化。

傅嫈惠解釋說,那些天生短睡眠者的大腦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睡眠任務。換句話說,有效睡眠時間更少並不等於睡眠不足。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驗證了這一假設。

他們首先研究了兩個短睡眠者的基因突變(DEC2-P384R和Npsr1-Y206H)對阿爾茲海默症樣小鼠模型中tau和澱粉樣蛋白病理的發展。

研究人員發現,在攜帶短睡眠基因突變的小鼠中,tau病理學的發展減緩。

隨後,他們用具有不同短睡眠基因和另一種癡呆症基因的雄性和雌性小鼠重複了這一實驗,並觀察到了相似結果,實驗組小鼠的澱粉樣蛋白斑塊明顯少於對照組小鼠。

這表明,兩種不同的短睡眠等位基因都可以是阿爾茲海默症病理學的强大遺傳修飾因數,並可能賦予tau病理學進展和神經退行性變中澱粉樣斑塊形成的恢復力。

傅嫈惠說:“睡眠問題在所有的大腦疾病中都很常見,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睡眠是一種複雜的活動。大腦的許多部分必須協同工作才能讓你入睡和醒來。當大腦這些部分受損時,你就更難入睡,或更難以獲得高品質的睡眠。“

瞭解睡眠調節的生物學基礎可以確定有助於避免睡眠障礙問題的藥物。此外,研究人員表示,改善健康人的睡眠也有助於維持健康,囙此,有必要改善我們每個人的睡眠品質。但是追尋所涉及的許多基因仍是一個漫長的遊戲,他們把它比作要將千塊碎片拼凑在一起拼圖。

Ptacek說:“我們發現的每一個突變都是其中一部分。現在,我們正在研究邊邊角角,以達到更容易將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的地方,重要的是,畫面已開始呈現出來。”

儘管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在他們確定的少數幾個基因中已經發現了希望,其中至少一種可以被現有藥物的治療靶點,這些藥物可能會被重新利用。他們希望在未來的十年內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法,讓大腦疾病患者獲得更好的睡眠。

傅瑩說:“這項工作為我們瞭解如何延緩甚至預防許多疾病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最佳睡眠品質幫助每個人活得更健康、更長壽。”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2.103964

本文標題: 睡多久才算够?科學家,重“質”輕“量”!這些特殊人群的基因為治療大腦疾病開闢了新方向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04179643614
相关資料
河工大薑豔軍/劉運亭Angew|工程化胺脫氫酶催化α-(雜)芳基烷基酮的直接不對稱還原胺化
手性α-(雜)芳基伯胺是許多藥物和天然產物的覈心骨架和常用的合成砌塊,在藥物研發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α-(雜)芳基酮的直接不對稱還原胺化是合成該類化合物最直接的方法。然而,雜原子的配比特效應和雜芳環的不穩定性,使該方法極具挑戰性。生物催
標籤: 藥品
動物院王憲輝研究員和康樂院士團隊合作揭示飛蝗群聚信息素通過“催促”模式誘發雌蟲性成熟和產卵的同步效應
群居動物常常表現出高度的繁殖同步性,即群體中的個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殖週期。同步的性成熟和生殖週期有利於群體的維持和集體遷徙。其中,哺乳動物中發現的“懷特”效應論認為群體中雄性釋放的化學訊號可以誘導群體中雌性生理週期的同步性。這些實驗證明飛
標籤: 信息素 群體行為 科學 科普
廣州地化所梁戌然等-GRL,揭示東亞大地幔楔對流的東西分异結構
西太平洋板塊沿日本-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海溝西向東亞大陸俯衝,並滯留在地幔過渡帶的下部,滯留板片之上的地幔被稱為大地幔楔。東亞大地幔楔自白堊紀以來對東亞的板內火山,深源地震,克拉通破壞,乃至東亞大陸邊緣的演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對大地幔楔
標籤: 東亞研究
Nature,|,西湖大學最年輕博導王睿等發現鈣鈦礦光伏器件的穩定性限制異質介面
光電器件由不同半導體材料之間形成的異質介面組成。接觸電晶體之間的相對能級對齊决定性地影響異質介面電荷注入和選取動力學。對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頂部鈣鈦礦表面和電荷傳輸資料之間的異質介面通常會進行缺陷鈍化處理,以提高PSC的穩定性和效能。
標籤: 王睿 nature 鈍化 psc 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