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丨1.3億年前的鳥就擁有了鮮豔的彩虹色嗎?——來自化石的證據

而這種獨特顏色的出現與鳥類羽毛中一種特殊的細胞器——黑素體形態的演化息息相關。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一複雜的黑素體結構,當光線照在羽毛上時,不同角度的反射就會產生閃爍的絢麗色彩。這項研究表明早在1.3億年前的鳥類中就已經演化出了中空的黑素體結構,囙此擁有了擴展羽毛色彩的基礎,尤其是為鮮豔的彩虹色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大自然的五光十色是它展露的微笑”,鳥類羽毛的顏色則是其中最絢麗多彩的代表之一。鳥類羽毛的繽紛色彩主要來源於兩種途徑:色素色彩(也可以稱為化學色彩)和結構色彩。色素色彩顧名思義來源於色素的沉澱,而結構色彩則是由於羽毛內部的特殊結構與光學作用共同產生的效果。與色素色彩相比,結構色彩可以形成更豐富的顏色,也是鳥類羽毛顏色多樣性的主要來源,而其中鮮豔的彩虹色結構色彩更是在大自然中獨樹一幟。而這種獨特顏色的出現與鳥類羽毛中一種特殊的細胞器——黑素體形態的演化息息相關。例如,蜂鳥羽毛擁有變化莫測的絢麗色彩,科學家在與其它鳥類的羽毛進行對比後發現,蜂鳥羽毛中的黑素體擁有特化的結構:不僅扁平,還是中空的。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一複雜的黑素體結構,當光線照在羽毛上時,不同角度的反射就會產生閃爍的絢麗色彩。那麼鳥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擁有了鮮豔的彩虹色羽毛呢?

回答這樣的問題,人們首先想到的應當是在羽毛化石中尋找偏平的黑素體、中空的黑素體、或者既偏平又中空的黑素體,瞭解它們在羽毛演化中首次出現的時間。其中扁平的黑素體,現時最早出現在侏羅紀的巨脊彩虹龍的羽毛中,但中空結構的黑素體一直未在化石中發現。

近期,《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線上發表了南京大學泮燕紅教授、趙濤博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志恒副研究員、王敏研究員和臨沂大學王孝理教授、鄭曉廷教授等對一件1.3億年前的始孔子鳥標本的羽毛化石的最新研究結果。他們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並結合類比埋藏實驗,首次在這件標本的頭部的羽毛中找到了中空結構的黑素體。

這項研究表明早在1.3億年前的鳥類中就已經演化出了中空的黑素體結構,囙此擁有了擴展羽毛色彩的基礎,尤其是為鮮豔的彩虹色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圖1.形成彩虹色結構色彩的四種黑素體結構類型

圖2.始孔子鳥頭部羽毛化石中的中空黑素體結構。B,比例尺1000nm;C,比例尺200nm。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93/nsr/nwab227

資料標籤: 化石
本文標題: 南大丨1.3億年前的鳥就擁有了鮮豔的彩虹色嗎?——來自化石的證據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03723081901
相关資料
華中農大在納米疫苗免疫治療細菌性肺炎研究上獲進展
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已成為當前全世界面臨的嚴峻公共衛生問題,而疫苗是抗細菌或病毒感染最為經濟有效的管道。多數細菌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會分泌外膜囊泡,它們具有不可複製的雙層結構,並含有大量毒力相關蛋白,可以用作潜在的細菌疫苗候選抗原。更為重要的是,納
標籤: 肺炎 細菌 納米 肺炎疫苗 免疫治療 問題疫苗
華中農大在著床期動物胚胎細胞譜系分離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苗義良團隊首次揭示了圍著床期胚胎譜系分離中選擇性自噬與細胞命運决定的調控機制。naive-primed態過渡期間,naive態幹細胞的染色質結構以及錶觀遺傳發生了全域重塑以抑制naive態幹細胞
標籤: 細胞自噬 胚胎 動物細胞 科學 幹細胞 科普
武大李姝課題組在炎症等免疫反應調控領域取得系列成果
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組織損傷都會引起機體產生保護性的炎症反應。炎症反應受到嚴密而精細的調節,其失調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例如肺纖維化、膿毒症、腫瘤等。炎症反應如何受到精細調控一直是生物醫學領域的前沿熱點。白介素是一類在炎症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細
標籤: 李姝 白介素 膿毒症 肺纖維化
上海光機所在超低雜訊單頻光纖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期,中科院空間雷射資訊傳輸與探測科技重點實驗室在超低雜訊單頻光纖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基於腔內雙折射效應形成頻率參攷,成功實現單頻光纖雷射器的頻率穩定。該科技有望克服傳統雷射器頻率穩定科技複雜昂貴的限制,有效推動低雜訊單頻光纖雷射器及雷
標籤: 光纖雷射器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