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王愷團隊在藍光鈣鈦礦LED領域和鈣鈦礦單晶薄膜生長機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力工程系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藍光鈣鈦礦LED領域和鈣鈦礦單晶薄膜生長機制方面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ACSEnergyLetters、Nano-MicroLetters和AdvancedScience上。鈣鈦礦具有發光峰窄、色域廣、波長易調、製備方法靈活兼顧低成本等特點,囙此PeLED在顯示領域極具應用前景,而高效率藍光PeLED是其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力工程系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藍光鈣鈦礦LED領域和鈣鈦礦單晶薄膜生長機制方面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ACS Energy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Advanced Science上。

新型顯示產業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能够改變全球相關產業格局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具有極强的產業帶動力和輻射力。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PeLED)是用鈣鈦礦資料作為發光層進行電光轉換的器件。鈣鈦礦具有發光峰窄、色域廣、波長易調、製備方法靈活兼顧低成本等特點,囙此PeLED在顯示領域極具應用前景,而高效率藍光PeLED是其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具有大激子結合能、窄發射線寬的CsPbBr3鈣鈦礦納米片(NPL)是廣色域顯示藍光(460-470nm)發射層極具競爭力的候選者,但其電致發光效能受限於較差的載流子傳輸效率。短鏈配體封端的NPL可以有效改善載流子注入能力。然而,配體鏈長的减小會使得NPL厚度精准控制充滿挑戰,從而難以獲得所需的發射波長。研究團隊提出“富銨(NH4+)”配體包覆策略,有效控制了晶體生長動力學並鈍化表面缺陷,實現了同時具有載流子高效注入和可控發射特性的短配體(丁胺和肉豆蔻酸)封端的CsPbBr3NPL。同時,使用短共軛配體苯乙胺溴進行後處理鈍化缺陷,進一步提高了NPL的電學效能和發光效率(薄膜光致發光量子產率超過80%)。所製備PeLED最大外量子效率為2%(λ=463 nm),為文獻所報導藍光NPL PeLED中的最高值。相關成果以“Efficient CsPbBr3 Nanoplatelet-Based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s Enabled by Engineered Surface Ligands”為題發表在ACS Energy Letters上,並作為期刊封面進行了報導。課題組訪問博士生王浩然為論文第一作者,王愷和哈工大(深圳)教授趙維巍為共同通訊作者。

圖1.a)“富NH4+””配體殼層的作用機理;b)NPL的TEM和HRTEM圖;c)藍光NPL PeLED性能對比.

另一方面,鈍化鈣鈦礦缺陷,抑制非輻射複合損失,是提高PeLED效率的重要途徑。理想的鈍化劑除了滿足基本的缺陷鈍化作用外,還應同時具備强載流子限域作用和快載流子傳輸效能,從而能够在降低非輻射複合的同時促進載流子傳輸並產生高效輻射複合。有機長碳鏈鈍化分子由於介電常數小,其對載流子產生的强限域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輻射複合效率。然而有機長鏈會嚴重阻礙載流子傳輸效能,而短鏈分子的作用恰好與此相反。鑒於此,研究團隊採用有機鈍化分子(TBPO)不僅提高了載流子限域作用,新增輻射複合,同時還促進了電荷傳輸,提高了電荷複合效率,從而兼顧了載流子限域與傳輸效能。最終製備的藍光PeLED獲得了高達11.5%(λ=488 nm)的外量子效率,躋身國際上藍光PeLED最高效能之列。相關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Blue Quasi-2D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via Balanced Carrier Confinement and Transfer”為題發表在Nano-Micro Letters上。課題組訪問博士後任振偉為論文第一作者,王愷、南科大電子與電力工程系教授陳銳和香港大學教授Wallace C. H. Choy為共同通訊作者。

圖2.a)TBPO鈍化分子兼顧電荷傳輸與限域作用;b)藍光PeLED外量子效率-電流密度曲線(插圖:光譜色座標,器件工作光譜保持穩定).

鈣鈦礦單晶資料具有無晶界、缺陷態密度低、載流子壽命長、穩定性好等優點,被譽為極具前景的光電資料,在LED、雷射、光電探測、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而傳輸層上原位生長高質量鈣鈦礦單晶薄膜是其中重要的發展趨勢。研究團隊系統研究了在不同生長環境中鈣鈦礦單晶薄膜特性,結合理論分析,確定了影響鈣鈦礦單晶薄膜傳輸層原位生長的要素和最佳點,即前驅體溶液與傳輸層之間的低介面能、慢升溫速率和適中的前驅體溶液濃度。最終製備出缺陷密度僅為2.68×1010cm-3、面積厚度比為創紀錄的1.94×104 mm(薄膜厚度為540 nm)的高品質MAPbBr3鈣鈦礦單晶薄膜。得益於此,該鈣鈦礦單晶薄膜的載流子遷移率高達141 cm2V-1S-1,為文獻所報導MAPbBr3鈣鈦礦單晶薄膜中的最高值,並具有超過360天的長期晶體結構穩定性。同時,該工作也證實了該“最佳點”同樣適用於傳輸層原位生長其他鈣鈦礦單晶薄膜,包括MAPbI3、(PEA)2PbI4和(PEA)2PbBr4,說明該生長條件具有一定的普適性。相關成果以“In Situ Growth Mechanism for High-Quality Hybrid Perovskite Single-Crystal Thin Films with High Area to Thickness Ratio: Looking for the Sweet Spot”為題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王愷課題組研究助理唐曉冰(現為美國肯塔基大學博士生)和哈工大聯培博士生汪召錦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王愷、深圳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副研究員)宇譚和美國肯塔基大學教授楊福前為共同通訊作者,南科大是論文第一單比特。

圖3.MAPbBr3鈣鈦礦單晶薄膜的原位生長機制.

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深圳市基礎研究專案,以及能量轉換與存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粵港澳光熱電能源資料與器件聯合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量子點先進顯示與照明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論文連結:

1.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nergylett.1c02642

2.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820-022-00807-7

3.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104788

資料標籤: 載流子 藍光 科普
本文標題: 南科大王愷團隊在藍光鈣鈦礦LED領域和鈣鈦礦單晶薄膜生長機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03232825550
相关資料
黃土高原灌木人工林穩定性維持與永續管理研究獲新進展
黃土高原退耕還林等植被恢復工程使區域的植被覆蓋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但同時也出現了土壤幹層和林分退化等問題。檸條是乾旱荒漠地區的優勢灌木種,因其具有較强的防風固沙和水分保持功能被大面積引種至黃土高原地區。研究結果對氣候變化背景下黃土高原西部人工
標籤: 黃土高原 科普
雲南天文臺在毫秒脈衝雙星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王博研究員等人在毫秒脈衝雙星領域取得新進展,解釋了長軌道週期毫秒脈衝雙星的形成。近年來,觀測上發現了越來越多軌道週期在50天到500天的毫秒脈衝雙星。在獲得物質及角動量後,中子星自轉逐漸加快,達到毫秒量級,而此時紅
標籤: 雙星 天文 毫秒 中子星
空間中心科研人員發現中間層上部存在持久的重力波耗散層
重力波是大氣擾動在受浮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而產生的一種大氣波動。尤其是無法準確類比重力波耗散特性,從而導致對背景大氣結構類比出現偏差。研究發現,在中間層上部存在一個持久的重力波耗散層,其中心高度在80–85km之間,厚度大約為8–20km。這
標籤: 科學 科普
Nucleic,Acids,Research線上發表華東理工放線菌大型基因簇捕捉和沉默基因簇啟動新進展
然而,放線菌基因組DNA的GC含量大多超過70%,其中的大型沉默天然產物編碼基因簇的編輯/尅隆和啟動表達,一直是限制放線菌活性天然產物發掘與合成的科技難點。上述研究結果表明,CAT-FISHING作為一種高效的大型基因簇尅隆的平臺科技,將極
標籤: 基因合成 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物技術 科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