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抗癌實錘!運動可提高血液中抗癌蛋白的水准

隨著不健康的飲食管道和紅肉消費,缺乏身體活動以及肥胖等因素極大地提高了結腸癌的發病率。現時的研究表明,進行合理水准的體育活動可以將患結腸癌的相對風險降低12%至28%。在結腸癌被診斷後,適量的體育活動會降低癌症特异性死亡率和復發的風險。

隨著不健康的飲食管道和紅肉消費,缺乏身體活動以及肥胖等因素極大地提高了結腸癌的發病率。幾十年來結腸癌慢慢發展成世界範圍內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消化道腫瘤之一。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佈:流行病學證據表明,定期體育活動可以預防結腸癌。現時的研究表明,進行合理水准的體育活動可以將患結腸癌的相對風險降低12%至28%。在結腸癌被診斷後,適量的體育活動會降低癌症特异性死亡率和復發的風險。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者通過收集急性運動前後的人血清刺激結腸癌細胞系(LoVo)與非運動對照血清對癌細胞增殖的影響,觀察運動引起的血清細胞因數和細胞內蛋白表達的變化。進一步探索運動抑制結腸癌細胞增殖的潜在機制途徑。

研究者首先用急性運動前後收集的含有10%人類血清的介質孵化了48小時的LoVo細胞(人類結腸癌細胞系),並進行了非運動控制實驗。與運動前血清相比,用運動後血清刺激LoVo細胞會降低細胞增殖(-4.2%,95%CI-6.8至-1.5%;P = .006;圖1A),而與預控血清相比,控制後血清導致細胞增殖新增(5.4%,95%CI 2.2至8.6%;P = .003)。在控制預值後,與對照組相比,運動後血清减少了細胞增殖(-5.7%,95%CI-8.8至-2.6%;P = .002;圖1B)。

圖1.急性有氧運動條件血清對結腸癌細胞生長的影響。(A)在急性有氧運動和非運動控制實驗之前和之後收集了含有10%人類血清的培養基,48小時後,LoVo細胞的生存能力。(B)運動和控制實驗中血清刺激細胞生存能力的變化(平均±95%置信區間)。**P < .01

研究者通過評估運動是否調節了血清中七種體液因數的濃度,確定可能導致運動誘導的抑制細胞增殖和DNA損傷的體液因數。實驗證明運動後血清IL-6新增(24.6%,95%CI 11.2至37.9%;P = .002;圖2A),而沒有證據表明運動對血清IL-8、TNF-α、ON或OSM的影響(均為.05;圖2B-E)。IL-10和鳶尾素在血清樣本中無法檢測到。

圖2.急性有氧運動對血清細胞因數濃度的影響。(A-E)運動前和術後血清中白細胞介素6(IL-6)、IL-8、TNF-α、ON和OSM的濃度(平均±SEM)。**P < .01

為了探究IL-6是否可以直接調節LoVo細胞增殖以及影響γ-H2AX表達。研究者用重組IL-6刺激LoVo細胞,並表現出劑量依賴性作用(圖3A)。具體而言,IL-6劑量為10 pg/mL和100 pg/mL與1 pg/mL相比,γ-H2AX表達降低(圖3B)。與對照組相比,0.1 pg/mL,1 pg/mL,10 pg/mL和100 pg/mL也降低了LoVo細胞增殖。此外,有證據表明細胞增殖和γ-H2AX表達呈線性趨勢,這表明隨著IL-6劑量的新增,LoVo細胞增殖和γ-H2AX水准成比例下降。

圖3.白細胞介素-6(IL-6)對LoVo細胞增殖和細胞內γ-H2AX表達的影響。(A)在肌動蛋白和重組IL-6的0、10和100皮克/毫升45分鐘後,LoVo細胞中γ-H2AX表達的代表性免疫印迹。(B)LoVo細胞中γ-H2AX表達的量化,該細胞表現出IL-6的劑量-反應效應(五個重複實驗的平均±SEM)。(C)用重組IL-6直接刺激48小時後量化LoVo細胞增殖,顯示劑量-反應效應(8個重複控制實驗和4個IL-6劑量重複實驗的平均±SEM)。應用Bonferroni校正來調整多次比較。*P < .05;**P < .01;***P < .001

結果表明,急性運動新增了血清中IL-6的含量,急性有氧運動條件下的血清在體外實驗中减少了結腸癌細胞增殖。與此同時,細胞內γ-H2AX水准下降,表明DNA損傷减少。研究者用重組IL-6刺激結腸癌細胞,以劑量依賴的管道减少細胞內γ-H2AX表達和細胞增殖,模仿運動的效果。囙此,實驗的發現表明,運動對結腸癌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部分是由IL-6誘導的DNA損傷和修復調節驅動的。

通過研究暴露於人類血清的結腸癌細胞在急性運動前後收集的運動和細胞增殖的機制。與非運動對照血清相比,運動後獲得的血清可以减少癌細胞增殖。這種效應伴隨著DNA損傷標誌物γ-H2AX的表達减少。DNA損傷的减少與運動誘導的血清IL-6新增有關。新發現的機制可能部分是體育活動與降低結腸癌風險之間的聯系。

參考資料: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ijc.33982?af=R

本文標題: 運動能抗癌實錘!運動可提高血液中抗癌蛋白的水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01719071957
相关資料
高書山/雷曉光/孫周通等Angew|改造亞胺還原酶實現烷基化氮雜環手性胺的工業級合成
近年來,亞胺還原酶因其能够催化還原胺化反應直接合成烷基化手性胺而受到廣泛關注。近日,高書山/雷曉光/孫周通研究員團隊合作,基於亞胺還原酶的晶體結構對亞胺還原酶IR-G36進行設計改造,實現了烷基化氮雜環手性胺的高效合成,為IRED的理性設計
標籤: 烷基化
南科大鄭智平團隊將Grubbs催化劑的應用拓展到永續能源開發領域
鄭智平團隊考察了Grubbs催化劑在甲醇水重整產氫反應的應用(圖1)。團隊首次將廣泛用於催化烯烴複分解反應的Grubbs催化劑拓展到水相甲醇重整制氫領域,獲得第一類無需多齒和氮供體配體即可實現甲醇制氫的釕催化劑體系。該項工作將久負盛名的Gr
標籤: 乙醇 甲醇
水保所國家重點室在土壤碳激發效應過程中細菌群落結構演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水土保持研究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李世清團隊在細菌群落結構和土壤碳激發效應模式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2017級博士研究生付先恒為第一作者,李世清教授為通訊作者。然而,與激發效應模式相關的關鍵類群的各種功能特徵和細菌群
標籤: 群落結構 土壤結構 土壤檢測 群落演替 科學 關鍵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黃河陸源有機碳埋藏效率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黃河是中國邊緣海沉積物和有機碳的最大貢獻河流之一。渤海、黃海沉積物中總陸源有機碳的埋藏效率整體較高,平均高達89±30%,主要是由於黃河主要輸送難熔且陳化的細顆粒有機碳以及渤海、黃海相對穩定的沉積環境。
標籤: 黃河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