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動物所賴仞課題組牽頭從山蛭中發現可顯著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活性多肽

從功能上抑制十二因數和激肽釋放酶可以有效的抑制缺血性腦卒中發病過程中的血栓性炎症的發生,起到抑制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作用。近期,賴仞課題組牽頭從森林山蛭中鑒定了一個活性多肽sylvestin,該多肽可專一性抑制激肽釋放酶和十二因數的活性,作用的抑制常數分別為1.79nM和2.98μM。

腦卒中又稱腦中風,是一類腦血管迴圈障礙引起的疾病,可分為缺血性腦卒中(ischemic stroke)和出血性腦卒中(hemorrhagic stroke),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腦卒中的80%以上。缺血性腦卒中發病機理複雜,近幾年的研究表明血栓性炎症(thromboinflammation)在缺血性腦卒中發病過程中起關鍵作用,而接觸-激肽系統(the contact–kinin pathway)主導了血栓性炎症的發生。十二因數(factor XII)和血漿激肽釋放酶(plasma kallikrein)是接觸-激肽系統中兩個最重要的成員,也是血栓性炎症治療的關鍵靶標。從功能上抑制十二因數和激肽釋放酶可以有效的抑制缺血性腦卒中發病過程中的血栓性炎症的發生,起到抑制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作用。

蛭類是我國一種傳統的中藥,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蛭類的記載,《本草綱目》中也有蛭類在抗凝血方面的介紹。2005年,歐洲正式批准蛭類療法為合法的治療手段,每年僅在德國就有35萬條水蛭用於醫療。森林山蛭(Haemadipsa sylvestris)為山蛭科山蛭屬的吸血動物,體長約3釐米。該物種在印尼、緬甸、印度、越南以及中國雲南等地有分佈。山蛭主要棲息於潮濕的山區草地或水域附近,當人畜經過時,就會附著吸血。

近期,賴仞課題組牽頭從森林山蛭中鑒定了一個活性多肽sylvestin,該多肽可專一性抑制激肽釋放酶和十二因數的活性,作用的抑制常數(inhibition constant)分別為1.79 nM和2.98μM。sylvestin多肽對短暫性缺血性腦卒中及永久性缺血性腦卒中均表現出顯著的治療作用,同時sylvestin在體內也表現出良好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此外,sylvestin沒有溶血及細胞毒性,且也不具有出血風險,具有顯著的候選藥物開發特徵。本研究以“Novel contact-kinin inhibitor sylvestin targets thromboinflammation and ameliorates ischemic stroke”為題,於2022年4月13日發表於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期刊(doi: 10.1007/s00018-022-04257-7)。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治業博士(現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方鳴謙博士和多倫多大學的申傳斌博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賴仞研究員和多倫多大學的倪合宇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以及雲南省科技廳等項目的資助。

多肽sylvestin對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作用

資料標籤: 腦卒中 健康
本文標題: 昆明動物所賴仞課題組牽頭從山蛭中發現可顯著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活性多肽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00878567508
相关資料
北大物理學院孫棟課題組與合作者在拓撲半金屬中觀測到由光致能斯特效應引起的高效太赫茲發射
光熱電效應普遍存在於拓撲半金屬資料中,是拓撲半金屬領域中極具應用潜力的研究方向。近年來的一些研究已經觀察到由超快光熱電效應產生的太赫茲發射,囙此,研究人員有望利用光熱電效應,開發基於拓撲半金屬的超快太赫茲源。
標籤: 拓撲 科學 科普
武漢光電中心,|,環繞EP實現非對稱模式轉換的最新研究進展
在遵循宇稱-時間對稱的非厄米系統中,本征值與本征態在EP處同時簡並。通過將哈密頓參量映射到耦合波導的結構參數,該非對稱模態演化已經在模擬和實驗中得到了證明。對於傳統的非對稱模式轉換器而言,其環繞路徑靠近EP,傳輸效率較低,之前所報導的傳輸效
標籤: 光電轉換 ep 哈密頓 科普
王赤院士,中國空間科學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10-15年至關重要
王赤,空間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負責人,中歐聯合SMILE計畫中方首席科學家。與當今航太強國相比,中國空間科學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潛力無限。然而,實現科技趕超的機會窗口期並不是無
標籤: 王赤 天文 太陽系 航空航太
上科大物質學院劉巍課題組首次實現空氣中製備碳資料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劉巍課題組通過二元鹽動態包覆策略,實現了在空氣氣氛中碳資料的製備,該方法能實現碳化過程產氣的釋放,並在隨後創造一個密封的環境,使得碳資料不被氧化。該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Matter。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博士後鄭楠
標籤: 劉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