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病毒被新冠“啟動”,感染95%成人,導致新冠後遺症甚至絕症!

導語:EB病毒是一種人類γ皰疹病毒,已感染全球90%以上的人口,包括95%以上的健康成年人[1]。不管接受與否,此時此刻,EBV大概率正潜伏於你我體內,所以EBV感染被稱為“人人病”。此項研究共有357名受試者申請加入,其中185名新冠康復患者通過申請並被納入試驗池,最終68名有新冠後遺症的患者被納入試驗。

撰文|文競擇

來源|生物探索

導語: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種人類γ皰疹病毒,已感染全球90%以上的人口,包括95%以上的健康成年人[1]。不管接受與否,此時此刻,EBV大概率正潜伏於你我體內,所以EBV感染被稱為“人人病”。

EBV的傳播途徑主要經口接觸傳播,所以EBV感染又被稱為“接吻病”。那麼,這麼高感染率的病毒,會對人體健康帶來什麼影響?有沒有疫苗防護?當新冠遇上EBV又會有什麼後果?Pathogens、Science和Cell均對此進行了研究報導,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Pathogens:多數新冠後遺症由EBV的重新啟動導致

2021年6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與布朗大學等研究團隊在Pathogens發表題為“Investigation of Long COVID Preval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pstein-Barr Virus Reactivation”的研究成果(圖1)[2]。研究發現許多長期COVID症狀可能不是SARS-CoV-2病毒的直接作用結果,而是COVID-19病毒誘導的EBV再啟動帶來的結果。

圖1研究成果(圖源:Pathogens)

此項研究共有357名受試者申請加入,其中185名新冠康復患者通過申請並被納入試驗池,最終68名有新冠後遺症的患者被納入試驗。這68名患者被分為四組:兩個主要(長期)研究組和兩個次要(短期)研究組。“長期COVID組”由30名受試者組成,受試者在入組前至少90天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並且所有人都報告了用於本研究的一種或多種長期COVID症狀;“長期COVID對照組”由20名受試者組成,受試者在入組前至少90天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並且沒有任何長期COVID症狀;“短期COVID組”由9名受試者組成,受試者在入組前21-90天內都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並且所有人都報告了用於本研究的一種或多種長期COVID症狀;“短期對照組”由9名受試者組成。通過對受試者血液樣本分析發現:

1.試驗池的受試者中,長期COVID的整體患病率為30.3%(56/185),其中包括4名最初無症狀的COVID-19患者,後來也出現長期COVID症狀;

2. 66.7%(20/30)的長期COVID受試者與10%(2/20)的對照受試者EBV再啟動病毒衣殼抗原(VCA)IgM呈陽性,並具有顯著差异;

3.在COVID-19檢測呈陽性後21-90天,18名受試者中觀察到相似的EBV陽性比率,表明EBV的重新啟動可能在COVID-19感染後不久或同時發生。

本項研究主要成員也是長期研究COVID的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員Jeff Gold說:“很明顯,EBV重新啟動可能在SARS-COV-2感染的長期後果中發揮作用,新冠患者康復後一系列無法解釋的後遺症如疲勞、腦霧、皮疹等,與我們對EBV重新啟動帶來的後果預期相同。”

Science:EBV導致的絕症,無法治癒

2022年1月13日,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在Science發表題為“Longitudinal analysis reveals high prevalence of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clerosis”的研究成果(圖2)[3]。研究發現EBV是導致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主要原因,神經退化的血液標誌物--神經絲輕鏈的蛋白質的水准,僅在EBV感染後才會新增。

圖2研究成果(圖源:Science)

MS是一種病因不明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脫髓鞘疾病,當出現MS時,免疫系統會攻擊包覆神經纖維的保護鞘(髓磷脂),並導致大腦無法與身體其他部分進行溝通,最終導致神經受到永久損傷或退化。MS的體征和症狀大不相同,這取決於神經損傷程度以及哪些神經受到影響。一些MS重症患者可能難以或根本無法獨立行走,其他人可能需要長期緩解且不會出現任何新症狀(圖3)。遺憾的是,作為自身免疫性疾病,MS現時無法治癒,而且這種疾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但科學團隊認為EBV是可能的罪魁禍首。

圖3累及神經系統的MS(圖源:Mayo Clinic)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與美國軍方進行了為期20年的合作研究,收集了1993年至2013年間超過1000萬份民族多元化的現役美國軍人血液樣本,包括955份在服役期間被診斷出患有MS的病例樣本。通過分析美國軍人服役開始時和服役後每兩年一次的血液樣本數據,驗證了MS是由EBV引起的科學假設。研究發現:

1.感染EBV的軍人患MS的概率比未感染的軍人高32倍;

2.神經退化的血液標誌物--神經絲輕鏈的蛋白質的水准,僅在EBV感染後才會新增;

3. EBV感染不僅早於MS症狀發作時間,而且早於MS可檢測病理機制的時間。

此項研究的領導者Alberto Ascherio表示:“只有參與此項研究的人數眾多,才有可能首次證明EBV與MS的關聯。過去,EBV在普通人群中的高流行一直是證明EBV與MS因果關係的巨大障礙,這項研究表明,EBV是導致MS的主要原因,但顯然還涉及其他因素,例如EBV陽性個體的遺傳因素和維他命D缺乏症等。打個比方,大多數吸烟者永遠不會患上肺癌,同樣,大多數感染EBV的人也不會患上無法被治癒的MS。”

Cell:EBV的重新啟動是新冠長期後遺症的風險因素

2022年1月24日,美國華盛頓州系統生物學研究所諾獎得主James R. Heath團隊在Cell發表題為“Multiple early factors anticipate post-acute COVID-19 sequelae”的研究成果(圖4)[4]。此項研究發現長期COVID的發生有四個先期風險因素:II型糖尿病、血液中SARS-CoV-2 RNA水准、EBV感染水准和特异性自身抗體。

圖4研究成果(圖源:Cell)

大約31%–69%的COVID-19患者患有長期COVID,長期COVID可能持續四周或更長時間,包括記憶力減退、胃腸道窘迫、疲勞、嗅覺喪失、呼吸急促和其他症狀。研究人員認為長期COVID與自身免疫因素及體內殘留的病毒片段有關,囙此收集了309名COVID-19患者在不同時間點的血液和拭子樣本,並進行全面的錶型分析,且與臨床數據和患者報告的症狀相結合,進行了深入的多組學、縱向調查。結果發現:

1.感染全球90%人口的EBV通常在體內不活躍,但在SARS-CoV-2感染後早期被重新啟動,且與新冠長期後遺症的症狀顯著相關;

2.特异性自身抗體(與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存在會導致患者出現長期COVID;

3. SARS-CoV-2感染早期的血液病毒載量與患者康復後出現的長期COVID症狀密切相關,囙此在新冠病程的極早期施用抗病毒藥物可潜在預防長期COVID;

4.通過對參與者的電子健康記錄資料分析,發現II型糖尿病與某些長期COVID具有顯著相關性。

此項研究的通訊作者James R. Heath博士表示:“確定長期COVID的風險因素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不僅有助於瞭解新冠長期後遺症和針對它的潜在療法,而且有助於瞭解哪些患者發展成慢性疾病的風險最高。這些發現也有助於我們思考其他慢性疾病的影響,比如後急性萊姆綜合征。”

EBV終身伴隨與免疫系統不斷“拔河”

1 EBV的發現始於癌症

幾千年來,腫瘤一直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因為其根源的錯綜複雜,所以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Denis Parsons Burkitt與Michael Anthony於1964年發現了首個與人類腫瘤相關的病毒—EBV。Denis Parsons Burkitt常在烏干達幼童身上看到异常頜骨腫瘤,這種腫瘤便是後來的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圖5)。伯基特懷疑這種腫瘤是病原體導致的,因為腫瘤具有區域擴散特徵,可在兒童中傳播且生長快速,體積在24至48小時內新增一倍,其中充滿白細胞或者癌變的淋巴細胞。

圖5一名七歲的伯基特淋巴瘤患兒(圖源:Mikeblyth)

1970年代,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病毒學家Hank Balfour正在研究腎移植患者的長期生存前景,當時他注意到其中一小部分人的病情繼續發展為一種罕見的癌症,幾乎所有這些患者都感染了一種名為Epstein-Barr的病毒。Balfour表示:“EBV可以在人體細胞內長期潜伏,在身體組織中悄然同化,免疫系統幾乎不可能將其清除,一旦感染,在我們的餘生中EBV會一直陪伴著我們。”

2 EBV平時雖溫和,但致病性不容小覷

EBV是一種線性雙鏈DNA病毒,基本結構為核樣物、衣殼和包膜3個部分。EBV首先感染的靶細胞為上皮細胞和B細胞,其可逃避宿主的免疫損傷,在B細胞內潜伏感染,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可被再啟動並增殖,引起相應的疾病,是引起呼吸道感染、腫瘤的一種常見病毒。EBV終生持續存在,大多數人的慢性感染無症狀,但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無法控制EBV感染,會新增患嚴重疾病的風險。

圖6 EBV的感染臨床表現及致病機制(圖源:[5])

與EBV相關的疾病有血液系統相關腫瘤如Burrki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NK/T細胞淋巴瘤、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X-連鎖的淋巴細胞异常增生症、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系統性EBV陽性的T細胞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系統硬化症以及大腸癌、胃癌等非淋巴系統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鼻咽癌、慢性活動性EBV感染等(圖6)。

圖7與EBV相關疾病(圖源:Care Online)

3 EBV如何防護?有疫苗嗎?

作為一種無法清除的病毒,我們只能在預防上下功夫,那在這之前首先要知道EBV是怎麼感染的。患者及EBV攜帶者為傳染源,其唾液腺及唾液中存在大量病毒,永續或間斷排毒。EBV的傳播途徑主要經口接觸傳播,輸血、器官移植也可進行傳播(圖8)。人群對EBV普遍易感,其在人群中的血清學檢測陽性率可高達90%。EBV感染在四季均可發生,晚秋至初春較多。其感染遍佈世界各地,多呈散發,可有小範圍流行。在我國及亞洲等开发中国家,EBV初次感染年齡以嬰幼兒為主,已開發國家則以青少年時期為主。

圖8常規EBV感染途徑(圖源:Care Online)

EBV的難預防和致癌特性對疫苗防護提出了硬性需求,現時全球範圍內尚無EBV疫苗上市,但藥企已經摩拳擦掌。Moderna是全球唯一一個處於臨床研發EBV疫苗的企業,其研發路線為mRNA疫苗(圖9)。Moderna的臨床試驗針對的是18-30歲年齡段的人群,但鑒於有這麼多人在兒童時期感染EBV,其最終目標是將疫苗用於嬰兒。Moderna EBV疫苗臨床試驗負責人Katherine Luzuriaga表示:“很少有疫苗可以誘導完全免疫,然而,一種有效的EBV疫苗可能會限制該病毒的傳播,防止异常的免疫反應,並在感染開始時减少病毒載量。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在下游疾病發病機制中發揮作用,不僅僅是對MS,對EBV導致的相關癌症也是如此。”

圖9 Moderna EBV疫苗臨床研發(圖源:Moderna官網)

當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遇上扮豬吃老虎的EBV,對飽經疾苦的人類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希望新冠疫苗和在研EBV疫苗的到來能够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題圖來源:MIMS,僅用於學術交流。

參考資料:

[1]Neves M,Marinho-Dias J,Ribeiro J,et al. Epstein-Barr virus strains and variations: Geographic or disease-specific variants?J Med Virol.2017 Mar;89(3):373-387.doi: 10.1002/jmv.24633. Epub 2016 Dec 5.PMID: 27430663.

[2]Gold JE,Okyay RA,Licht WE,et al. Investigation of Long COVID Preval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pstein-Barr Virus Reactivation.Pathogens.2021 Jun 17;10(6):763.doi: 10.3390/pathogens10060763.PMID: 34204243;PMCID: PMC8233978.

[3]Bjornevik K,Cortese M,Healy BC,et al. Longitudinal analysis reveals high prevalence of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clerosis.Science.2022 Jan 21;375(6578):296-301.doi: 10.1126/science.abj8222. Epub 2022 Jan 13.PMID: 35025605.

[4]Su Y,Yuan D,Chen DG,et al. Multiple early factors anticipate post-acute COVID-19 sequelae.Cell.2022 Mar 3;185(5):881-895.e20. doi: 10.1016/j.cell.2022.01.014.Epub 2022 Jan 25.PMID: 35216672;PMCID: PMC8786632.

[5]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1263243/

資料標籤: 健康 養生
本文標題: “沉默”病毒被新冠“啟動”,感染95%成人,導致新冠後遺症甚至絕症!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6000182804300
相关資料
城市環境研究所在堆肥二次發酵過程中應用吲哚乙酸產生菌進行生物强化方面取得進展
本研究首次證明在堆肥二次發酵過程中接種適宜的產IAA菌進行生物强化,是一條可强化堆肥工藝效率並拓展堆肥產品功能的科技路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標籤: 吲哚乙酸 吲哚 乙酸 生物技術 科普
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詹求强教授課題組在《Nature,Nanotechnology》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針對這個科學難題,自2018年起,詹求强教授帶領碩士研究生努力探索適用於在納米尺度實現光子雪崩的新理論,並取得了重要進展。該校碩士研究生梁宇森、朱志旻以及博士研究生喬書倩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詹求强教授為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華南師範大學為第
標籤: 光子能量 科學 nature 雪崩 納米 科普
武大林乾乾課題組在倍增型有機光電探測器方向取得新成果
我院2020級碩士生白頌雪為第一作者,林乾乾教授為通訊作者。然而現時已報導的倍增型有機光電探測器在高偏置電壓下仍然具有相對較大的暗電流,同時對於其內在機制也缺乏深入認知。
標籤: 光電探測器 科學 科普
南師地科院蔡祖聰教授團隊程誼教授在《Global,Change,Biology》上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地科院蔡祖聰教授團隊程誼教授在陸地生態系統氮素迴圈領域取得研究進展。與此相反,硝態氮同化速率與銨態氮同化速率比值則是農田土壤最高。論文第一作者系該校博士後AhmedS.Elrys,通訊作者為南京師範大學地科院程誼教授。
標籤: 土壤結構 科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