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物理所STOTEN,農田施肥排放的氨氣影響都市有限

隨著我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十條)的實施,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鹼性氣體氨的减排政策卻遲遲未落地,導致銨鹽氣溶膠成為我國大氣細顆粒物的主要成分。然而,農業源排放的氨氣到底有多少能够傳輸到都市,進而影響到大氣細顆粒物的濃度水准,這個基礎科學問題並沒有清晰的答案。

隨著我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十條)的實施,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鹼性氣體氨的减排政策卻遲遲未落地,導致銨鹽氣溶膠成為我國大氣細顆粒物的主要成分。由於種植業和畜牧業是氨排放大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推進氨减排的倡議不斷被提上議事日程。然而,農業源排放的氨氣到底有多少能够傳輸到都市,進而影響到大氣細顆粒物的濃度水准,這個基礎科學問題並沒有清晰的答案。

氨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較短,其濃度高值一般出現在排放源周圍的大氣環境中。離開排放源後,氨很容易與酸性前體物反應而進入顆粒相。同時,氨在大氣擴散過程中會發生幹沉降或被植被和土壤吸附。上述因素都導致農田排放的氨氣很難發生長距離傳輸而進入都市大氣中。每年三月,伴隨著溫度升高,華北農田春播施肥進入密集階段,這一場景為檢驗農業活動對都市大氣氨濃度的影響提供了最佳時機(圖1)。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潘月鵬研究員團隊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發展了一套能够在小時尺度上量測大氣氨氮同位素的方法,進而對春季施肥期間都市氨氣來源進行了定量解析。結果發現,華北農業源(施肥)排放對北京大氣氨濃度的最大貢獻為43.5%(26.0%);如果考慮大氣傳輸過程中氨氣與銨鹽之間的氮同位素分餾效應,農業源(施肥)的貢獻僅為29.1 %(12.8%)。該研究認為,即使在氨揮發强烈的春季施肥期間,農業活動也不是都市大氣氨的主要來源(圖2)。

“儘管農業活動的影響有限,但本研究的同位素證據表明,農業氨排放的確能够發生長距離傳輸而直接影響北京氨氣濃度,挑戰了氨排放後主要發生近源沉降的傳統觀點”,潘月鵬研究員補充道,“在農業氨减排基礎上,進一步削减機動車等非農業源排放將有助於緩解氨排放引起的大氣細顆粒物污染”。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於環境領域知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7.96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17級碩博連讀生顧夢娜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潘月鵬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論文合作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和美國布朗大學。該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42077204)專案資助。

論文資訊:

Gu,M.;Pan,Y.*;Sun,Q.;Walters,W. W.;Song,L.;Fang,Y.,Is fertilization the dominant source of ammonia in the urban atmospher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2.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5890

圖1:農業源氨排放通過大氣傳輸影響都市氨氣濃度示意圖。

圖2:基於氮同位素組成測量值(a)和初始值(b)解析北京大氣氨來源。

資料標籤: 氨氣 農業 三農
本文標題: 大氣物理所STOTEN,農田施肥排放的氨氣影響都市有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998618215724
相关資料
大連化物所發表仿生催化芳環戊烯基化反應綜述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組陳慶安研究員團隊受邀撰寫了仿生催化戊烯基化反應綜述文章,系統介紹了該領域的研究現狀與發展前景。近年來,仿照π—戊烯基機理過程,發展化學催化體系,實現芳環的發散性戊烯基化反應的工作,受到了合
標籤: 大連化物所 科學 科普
過程工程所丨離子液體氨分離回收技術研發成功
5月10日,過程工程所與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化學分公司等組織合作研發的“離子液體法工業用氨吸收及迴圈利用綠色新技術”通過了成果鑒定。該科技的研發成功為工業含氨氣體的淨化及迴圈利用提供了先進可靠的解決方案,是離子液體在氣體分離領域大規模應用
標籤:
香港中文大學夏江組Angew|原核細胞內的無膜“細胞器”,基於蛋白質相分離的生物合成酶區室化
原核細胞相比真核,大都結構簡單。改造大腸桿菌作為細胞工廠生產生物活性分子時候也是如此。异源表達的生物酶一般認為將無序分散在細胞液中。香港中文大學夏江教授相信調控酶的相對位置和空間分佈,將會對生物合成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標籤: 細胞器 蛋白質結構 原核細胞 生物技術 蛋白質合成 科學
王曉峰等人CEJ,創紀錄效率!非鉛非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Cs2AgBiBr6被認為是無鉛無機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興候選者。然而,Cs2AgBiBr6的光伏效能受到限制,而報導的功率轉換效率幾乎低於3%。吉林大學王曉峰、XingMeng和德雷塞爾大學YuryGogotsi等人使用D149二氫吲哚
標籤: 王曉峰 效率 科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