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公佈

經基層組織推報和評審委員會評審,並經院党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决定授予王文達等13名衕誌“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授予理化技術研究所先進雷射合成技術研發團隊等6個集體“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作者:陳歡歡李晨陽

來源:中國科學報

為集中展示中科院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為實現“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要求貢獻青春力量,中科院開展了第一届“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活動。經基層組織推報和評審委員會評審,並經院党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决定授予王文達等13名衕誌“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授予理化技術研究所先進雷射合成技術研發團隊等6個集體“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

王文達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王文達主要從事光合作用機理研究,近年來通過多學科科技交叉研究揭示了矽藻捕獲綠光並適應複雜光環境變化的機理,主要成果以“破解矽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結構和功能之謎”為題入選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和“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也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重大標誌性成果和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為了科研目標,王文達常常在低溫實驗室工作長達10多個小時,甚至連續48小時在同步輻射光源採集數據,歷經6個月的不懈努力,終於獨自破解了第一個矽藻光合膜蛋白Native-SAD相位解析的世界級難題。

王奇慧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王奇慧及團隊長期研究重要囊膜病毒入侵機制並開發治療手段,取得系列原創成果:先後解析了新冠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等入侵機制;通過對動物源新冠病毒樣病毒的研究,揭示病毒進化特點,為新冠病毒的溯源提供線索;建立了關鍵技術平臺,研發了阻斷寨卡病毒、裂谷熱病毒等入侵的高效人源中和抗體;作為覈心骨幹研發了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獲得美國等16國緊急使用授權。相關研究得到國內外同行高度評價,引用總次數超4000次。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她帶頭投身抗擊新冠疫情的科研一線,日夜奮戰,在1周內獲得新冠病毒高效人源中和抗體,參加中國—WHO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入選全國科技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王敏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王敏長期從事鳥類起源和早期演化這一國際前沿研究,並取得了系列原創性成果:綜合多種研究方法系統討論演化模式,提出了若干新的科學假說,包括尾綜骨和尾羽在鳥類早期演化中獨立演化,原始鳥類的肩帶、腰帶和手部骨骼的癒合反映了發育的多效性,解剖學分區演化速率差异性等。2019年以《自然》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揭示恐龍—鳥類演化適應飛行嘗試的研究成果。2021年在《現代生物學》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有關鳥類尾羽演化的研究,揭示了性選擇和自然選擇的動態相互作用對鳥類早期演化的影響。

王敏曾獲得第十六届中國青年科技獎和第三届“科學探索獎”,還被選為國際古鳥類學會的執行委員,是現時亞洲唯一的入選者。

鄧德會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鄧德會長期致力於能源小分子催化轉化方面的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針對能源小分子轉化過程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科技瓶頸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原創提出“鎧甲催化”概念,開發出高活性、長壽命、低成本“鎧甲催化劑”,研製出電解水氫氧儀並實現產業應用;2)首次利用石墨烯限域單鐵中心實現甲烷室溫直接催化轉化;3)首次利用富含硫空位的二維硫化鉬實現低溫、高效、長壽命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

鄧德會曾獲得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四完成人)、日本化學會“傑出報告獎”(2018)、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17)、國際催化大會青年科學家獎(2016)、中國納米化學新銳獎(2016)等榮譽。

田通

中科院離退休幹部工作局綜合處副處長

田通2013年入職院機關離退休局以來,以實際行動“讓院黨組放心、讓老同志滿意”。2018年9月,田通積極回應號召,主動報名,掛任貴州水城區院壩村第一書記。兩年任期屆滿後,主動申請延期,至2022年1月返崗。駐村以來,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中科院科技優勢,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並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所駐村作為水城减貧摘帽考核村,以“零問題”通過驗收,並歷史性首次被評為“貴州省文明村”,全村1200餘名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田通積極推動中科院科學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科技推廣。作為團隊成員獲“2020年度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並先後受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及貴州省、所屬市區相關表彰。

孫靜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孫靜2019年來到西部工作,致力於水污染機理與修復科技研究,立志為西部地區水污染防治作貢獻。她以原生高砷和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和遷移規律為覈心,採用實驗和數值模擬手段,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完善了地下水砷/氟地球化學迴圈理論,形成一定的學術影響並受到廣泛關注,曾獲“侯德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她主持和參與中、美、澳等國的多項國家級科研專案,在行業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產生了積極的學術影響。

孫靜曾任“中國科協首届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執行主席、“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訪談嘉賓等,積極推動女性投身於環境保護事業。

李宗省

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

李宗省主要從事高寒山區生態水文與國家公園研究工作。他常年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冰天雪地進行野外考察和系統研究,構建了祁連山同位素生態水文觀測採樣網絡,量化了水體多相態加速轉換的規律、過程及其生態水文效應。他和團隊科學確定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範圍,提出了國家公園建設的關鍵原則,完成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編制了首份《祁連山生態變化評估報告》《祁連山生態治理成效評估報告》等,支撐祁連山成為生態環境科學修復治理的“博物館”與“教科書”。

李宗省紮根西部,已培養博碩研究生20餘名。他還組織多次公益活動,向西部貧困學校捐贈價值20餘萬元的學習用品和助學金。

吳正興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

吳正興長期從事水下仿生機器人系統研發工作,多年駐紮在一線試驗現場,參與湖試累計14個月、海試19次,覆蓋了整個項目的全部外場試驗,所研發的仿生滑翔機器海豚系統,攻克了仿生系統優化設計、多模態運動控制、大範圍路徑規劃及自主導航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指導學生研發的高速高機動仿生機器魚系統樣機,實現了7.1 BL/s(倍身長/秒)的穩態遊動速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仿魚式自主豎直躍水運動。

吳正興8次獲得IEEE ROBIO等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並獲中科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轉化獎二等獎。部分成果獲得2019年中國自動化學會科技發明獎一等獎和2021年中國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20年,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併入選了北京市科技新星。

陳捷凱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

陳捷凱專注於細胞命運决定中的錶觀遺傳調控研究,在體細胞重程式設計、幹細胞、生物計算、動物模型等理論基礎及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原創成果,近5年在權威雜誌發表論文42篇。他作為“973”青年項目首席科學家,揭示體細胞重程式設計中的錶觀遺傳調控機制,研究成果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作為負責人承擔“幹細胞與轉化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陳捷凱積極承擔科技抗疫攻關任務,解析危重症病人肺泡駐留黏液的產生機制,帶領團隊35天製備ACE2人源化小鼠供給新冠動物模型。他重視科技成果轉化,授權專利8項,指導團隊參加第一届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並獲銀獎。

周宗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

量子存儲是實現遠程量子通信的覈心器件,周宗權基於稀土離子研製高性能的固態量子記憶體。他的代表性成果包括:提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量子存儲方案“無雜訊光子回波”;實現一種新型量子中繼架構,即基於吸收型量子存儲的多模式量子中繼;把相干光的存儲時間提升至1小時,大幅重繪此前的世界紀錄(1分鐘)且滿足了可移動量子存儲的基本需求。

周宗權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包括《自然》封面文章在內的多篇研究論文,研究成果“稀土離子實現多模式量子中繼及1小時光存儲”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21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研究成果“基於稀土離子的固態量子存儲”入選教育部評選的202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桂敬漢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桂敬漢一直致力於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的高效合成研究,他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通過發展新型化學轉化以及仿生、發散式、彙聚式等合成策略實現了多個複雜甾體和萜類天然產物的簡潔高效合成(共20個,17個為首次合成),為天然產物複雜氧化態和覈心骨架的精准構建提供了簡便的方法,為天然產物的結構—生物活性關係研究及藥用價值發掘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桂敬漢現時發表SCI論文20餘篇,包括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頂級期刊發表的13篇論文。他的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為複雜天然產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助力醫藥工業高品質發展,服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晏宏

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晏宏一直致力於亞—太—澳熱帶—亞熱帶地區過去氣候變化研究。他帶領研究團隊利用硨磲、湖泊/泥炭沉積、蝸牛等載體,在古天氣研究新方向的開拓、硨磲高解析度古氣候研究、熱帶水文氣候變化動力學等領域取得多項進展,為理解當前全球氣候變化領域的熱點和難點提供了資料。他帶領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了硨磲高解析度地球化學及古氣候學研究,並開拓了古天氣研究新方向。

晏宏發表論著90餘篇,研究工作被引用2100餘次。獲“中科院院長特別獎”“陝西省青年科技獎”“劉東生傑出青年獎”等榮譽。他還擔任中科院青促會副理事長(2019—2021)、中國青年地學論壇理事長等職務,積極推動國內地球科學青年學術交流。

魏達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魏達紮根青藏高原15年,聚焦高寒碳匯研究。多年來,他走遍青藏高原25個野外台站,曾在海拔4700米的野外台站連續8年開展人工監測。為了認識青藏高原碳匯,他和同伴在可哥西裡和羌塘無人區等地超前佈局碳匯監測網絡。在承擔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期間,他們還開展了跨岡底斯山—唐古喇山—巴顏喀拉山—祁連山的野外採樣。從海拔3000多米的祁連山,到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喇山,一路上多是無人區。他們風餐露宿,啃硬餅子就鹹菜,苦中作樂採集了大量樣品,累計獲取3600餘條監測數據。這些工作為認識青藏高原碳匯變化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也有效服務了國家相關政策的製定。魏達曾獲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授予的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等。

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先進雷射合成技術研發團隊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先進雷射合成技術研發團隊是一支致力於先進雷射系統研究和應用的青年團隊,平均年齡僅32.5歲,專業方向涉及光學、資料、電子、自動化等多個領域。

“十三五”期間團隊重點承擔了某國家級重大專項任務,在自主提出的先進雷射合成原創方案的基礎上,突破系列覈心關鍵技術,抓總研製成功世界首套該類型先進雷射系統。2021年成功組織實施聯調測試試驗,首次實現該先進體制雷射的特定形態傳輸控制,為“十四五”系列重大系統研製奠定關鍵技術基礎。同年,該雷射系統參加國家級科技成果展。

團隊圍繞先進系統形成了“概念→原理→器件→單機→系統科技”的研發創新鏈,從覈心資料、工藝、器件、部件到系統全部實現自主可控,為我國先進雷射系統研製奠定堅實基礎。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海鬥一號”

全海深自主遙控潜水器研製與海試團隊

這支來自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人均年齡不到35歲的年輕團隊,承擔起了我國“十三五”全海深自主遙控潜水器科技與裝備的攻關任務。

歷經了近十年的沉澱積累和五年的集智攻關,他們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臺具備工作能力的全海深自主遙控潜水器——“海鬥一號”。

2021年,“海鬥一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挑戰者深淵”西部凹陷區的大範圍全覆蓋巡航探測,標誌著我國全海深無人潜水器正式跨入萬米科考應用的新階段,該事件入選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評選的2021年度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海鬥一號”還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16年到2021年,從“海鬥”號到“海鬥一號”,從戰戰兢兢萬米探索到實現從容自如萬米應用的提升,我國具備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全海深無人潜水器科技與裝備能力。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先進光學與結構資料研究集體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先進光學與結構資料研究集體是一支年輕的研究團隊,35周歲以下的青年人數占比達到85%。

面對國外的科技封鎖和資料禁運,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大口徑碳化矽陶瓷製備技術研究,並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大口徑碳化矽反射鏡資料研製科技,在“天問一號”“吉林一號”及多項國家重大工程任務中實現應用,從根本上解决了我國大型光電成像設備研製關鍵覈心基礎資料的“卡脖子”難題。面對高速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碳化矽/鋁複合材料的巨大市場需求,經過科技再創新,成功突破碳化矽/鋁複合材料製備關鍵技術,資料效能優於GJB5443-2005及國內外其他廠商,產業化後有望實現碳化矽/鋁熱管理封裝資料的國產替代。團隊積極回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積極推進具有市場化前景的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太赫茲超導

空間探測科技研究青年團隊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太赫茲超導空間探測科技研究青年團隊”成員平均年齡35歲,曾於2021年獲江蘇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團隊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並多次獲“十大天文科技進展”。

團隊主要專注國際前沿太赫茲超導探測科技和空間天文應用研究。他們研製了我國13.7米毫米波望遠鏡上的第一臺超導接收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高能隙氮化鈮超導隧道結的天文觀測;積極參與了現時地面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陣列ALMA的接收機研製;為國際亞毫米波望遠鏡陣列SMA做出重要科技貢獻;成功研製了現時世界上最靈敏的超導熱電子混頻器;實現了我國首例千像元太赫茲超導成像陣列晶片,靈敏度達國際前沿水准。現時該團隊正奮力研製中國空間站巡天望遠鏡“高靈敏度太赫茲探測模塊”,努力實現我國太赫茲超導探測科技在空間應用方面“零”的突破。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承建的“國家昆明高等級生物安全靈長類動物實驗中心”,是國家佈局在西南地區的重要的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之一。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實驗室快速回應,迅速開展新冠病毒應急科研攻關,成為了我國屈指可數的能够在細胞水准、分子水准、靈長類動物水准、齧齒類動物水准,多層次、多尺度開展新冠病毒模型建立、疫苗和藥物評估、致病機制研究的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科技支撐平臺。

團隊全過程參與新冠病毒株培養、新冠病毒感染靈長類動物模型和齧齒類動物模型建立、疫苗和藥物有效性評估等攻關實驗活動,為全國43家組織、63個用戶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科技支撐服務。評估有效新冠病毒疫苗13項;發現一系列化合物具有抗新冠病毒活性;實現1項新冠疫苗產品成果轉化。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資料表面與介面研究團隊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料表面與介面研究團隊主要面向軟物質介面與資料、减阻降噪/海洋防污、生物潤滑資料、高性能液體潤滑劑和苛刻環境固體潤滑資料5大研究方向。

代表性成果包括:在疏液减阻、親液潤滑以及介面吸附組裝和摩擦化學反應與潤滑抗磨關係規律方面開展了系統的創新基礎研究工作;提出了濕滑、濕黏與黏滑調控新理念,闡明了潤濕與潤滑的關係規律,揭示了介面水化潤滑的機理和疏水介面滑移與减阻機制,以及介面吸附組裝和摩擦物理化學反應與潤滑抗磨的關係規律;創新性基礎研究指導關鍵技術研發,研發了一系列自潤滑介面資料,實現了實際工程應用轉化;研發的航空緊固件防護資料已經成功應用於重要工程;突破了高鐵、風電等“卡脖子”潤滑油脂及自約束航太潤滑劑等關鍵資料的研製瓶頸。

《中國科學報》(2022-05-26第3版專題)

資料標籤: 科技 量子 研究員
本文標題: 第一届中國科學院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公佈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997325133621
相关資料
水生所在解析和控制真菌感染雨生紅球藻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由於該寄生性真菌的感染機理尚不清楚,研發人員難以針對性地製定防治辦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雨生紅球藻規模化養殖產業的發展行程。A,雨生紅球藻的不同細胞形態。B,真菌感染雨生紅球藻紅孢子及綠孢子的細胞學過程。
標籤: 雨生紅球藻 真菌孢子 真菌 科學 科普
物理所丨釐米級自支撐Hf0.5Zr0.5O2納米薄膜製備及鐵電物理研究
由於具有納米尺度穩定的鐵電性和良好的CMOS相容性,鉿基鐵電薄膜有望直接集成到當前的CMOS晶片中構建微納電子器件,解决傳統鈣鈦礦鐵電薄膜在電子器件應用上的難題。製備出無襯底自支撐HZO薄膜成為解决這一問題的關鍵,這也將有助於理解鉿基薄膜鐵
標籤: 納米 鐵電資料 科學 科普
吉大呂健和王彥超教授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通報》
硫作為一種典型的多價態元素,廣泛地參與地球內部的多種化學過程。早期,人們發現一些火山在其噴發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硫,其含量比火山熔體中所能容納的硫含量高出幾個數量級,這就是著名的火山噴發的“硫過量”問題。囙此,探索硫-氧在地球深部溫壓條件下的
標籤: 科學 科普
清華大學何向明團隊ESM,對LiNi0.6Co0.2Mn0.2O2正極資料電池初始不可逆容量損失的再認識
三元系層狀資料是一種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鋰離子電池正極資料。理論上,三元資料中的鋰離子完全脫出時比容量可以高達274mAhg-1;但在實際應用中,當鋰離子脫出超過一比例時,資料因過渡金屬遷移及高價過渡金屬氧化性强等原因,會引發三種變化而導致資
標籤: 電池 電解液